2017双积分情况解析
-
高阶智驾NOA功能解析:技术架构与实现路径
芝能科技出品 NOA(Navigation on Autopilot)作为高阶自动驾驶的核心功能,涵盖高速智慧导航辅助驾驶、记忆行车/通勤模式及城区智慧导航辅助驾驶三大类。 其实现依赖复杂的系统架
高阶智驾NOA功能 2025-04-08 -
奥迪AG的2024年以及2025战略转型与全球布局的全景解析
奥迪集团,作为大众汽车集团中豪车品牌集合,也是大众集团豪华品牌的销量顶梁柱。但是过去的几年,特别是2024年,奥迪在全球算是遭遇最大的危机,销量同比下跌12%,营业利润下跌超过30%。 那么奥迪
-
比亚迪智能驾驶技术解析
根据数据显示,在2024年1至9月期间,标配L2级别智能驾驶配置的市场中,丰田以13.0%的市场份额领先,而比亚迪和大众分别紧随其后,市场份额分别为12.2%和9.8%。而在具备NOA功能的车型方面,理想汽车以31.5%的市场占比遥遥领先,其次为问界与蔚来,分别达到24.5%和13.6%
-
各地购车补贴新政又双叒叕来了,这次你冲吗?
导语 Introduction 购车补贴政策越玩越大、越玩越花。 作者丨李思佳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何增荣 当前的中国车市,正经历着一场由政策驱动的消费复苏浪潮。 去年,中国车市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年汽车产销量再破3000万辆创下历史新高
-
积分新政驱动,新能源车企依然面临续航电耗双重“考验”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2025年工信部对车企燃料消耗和新能源积分提出了新的要求,《关于2026—2027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有关要求(征求意见稿)》也将在2月5日结束公开征求意见阶段
-
自主5强2024年销量榜:4家已超200万辆,新能源+出口双暴增
伴随着市场的激烈竞争,“价格战”依然是贯穿2024年全年的关键词。就在2024年年底,一封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价的内部邮件,再次引发对于外界的“价格战”的争论
-
丰田新战略曝光:放弃双车战略,再造中国市场
燃油车和电动汽车的全球市场再平衡,2025年将是决定全球车企生死存亡的关键一年,而日系汽车品牌已提前开始布局以应对挑战。 本田与日产计划于2025年6月合并,成立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仅次于丰田和大众
-
雷克萨斯要国产,狼又双叒来了?
在雷克萨斯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市场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终于不是狼来了。 据日媒报道,丰田汽车日前敲定了在中国建设生产纯电动汽车(EV)的新工厂的方针,决定在上海建立一座全新的电动汽车工厂,
-
啥情况?!某车企官宣5家公司“公章搞丢了”!
宝能陷入公章风波。11月8日,宝能汽车发布了宝能汽车集团下属子公司的公章遗失声明。在声明中,深圳市宝能东江汽车投资有限公司称,因管理不当,公司公章、营业执照正副本不慎丢失,已在深圳商报刊登遗失声明(详见深圳商报2024年11月8日A6版),并同步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了公示
-
从“模仿”到“被研究”,外国车企深入逆向解析中国新能源技术
当中国车企在欧盟和北美地区接连遭遇高关税壁垒,在巴黎车展上表达了“不会推翻那些发展了100多年的车企”后,海外媒体和机构却对中国的新能源车更加感兴趣了。 中国新能源车已经开始
-
双11静悄悄,汽车价格很难再大降了?
降价空间有限,于是2024年的双11开启超过10天后,车企多数静悄悄。 别克GL8陆上公务舱,限时降价至19.79万元,日产逍客·荣誉限时一口价降到9.98万元,这是自2024年10月14日左右双11促销周期开启至今,汽车企业唯二对双11有积极响应的产品
-
97.7亿元补贴资金即将下发,工信部公布新能源汽车补贴清算终审情况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发布了《关于2021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终审和2022年度补助资金预拨情况的公示》。这一公示旨在根据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
-
双车战略,比亚迪比丰田玩的更好
10万元出头这个预算,一般是主流家用轿车的区间。要在这个价位买主流紧凑型新能源SUV,其实并不容易。但比亚迪则是一口气带来俩选择,一个是王朝网旗下的宋Pro DM-i,另一个是海洋网旗下的海狮05 DM-i
-
上半年自主车企财报盘点:比亚迪名利双收
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汽车制造业在2024年上半年展现了不同的经营业绩。汽车门网将对比亚迪、赛力斯、吉利、长城这四个汽车厂商的2024年上半年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并结合销量数据,对各车企的财务状况和市场表现进行盘点
-
上汽集团“渡劫”:营收净利双降、子公司由盈转亏
图片来源:度哥 2023年4月摄于上海车展 汽车行业深度转型期,即使是上汽集团(600104.SH)这样的“巨头”都在持续经历“阵痛”,经营压力不断加大
-
关于“双宋”,比亚迪留了一手
导语 Introduction 有时候,定价还要横向来看。 作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何增荣 今年,竞争残酷的中国车市,令所有人感到窒息。
-
从车市“黑马”到销量、口碑双遇挫,深蓝汽车怎么了?
图片来源:度哥 2023年11月摄于上海车展 从新能源“新生”到车市“黑马”再到“马失前蹄”,背靠长安汽车的深蓝品牌走出了一条迅速冲高又回落的跌宕之路
-
重大突破,上汽一箭双雕,击中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软肋?
近日,上汽召开了新能源发布会,一石激起千层浪。 作为最大的汽车集团,上汽搅局动力电池,并披露了不俗的成绩。 如果上汽能按照计划推进,则犹如一箭双雕,准确击中了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软肋,这个软肋是所有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里锂电池企业的软肋
-
-
“双7”对决的背后,华为与小米一较高低
导语 | Lead 沈从文在《边城》里写下了这么一段话: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放诸车市,一款车的成功与否有很多偶然因素,但也逃不过背后必然因素的收束。智界S7降价
-
理想汽车电池供应商解析
近期,有多位网友发帖称理想L系列存在电池混装的情况,电池从原来的宁德时代换成了欣旺达等厂商,甚至有人质疑理想在电池上“减配”,由此甚至引来了部分网友的口诛笔伐。 针对电池
理想汽车 2024-03-23 -
-
毛利、销量双承压,“特斯拉杀手”Rivian能挺过生死线吗?
Rivian 于 2024 年 2 月 21 日美股盘后发布了 2023 年四季度财报。来看关键信息: 1)毛利率不及预期,但暂时性影响可控:本季度毛利率有所恶化,剔除存货价值和合约损失影
-
新能源市场“双车战略”兴起?换汤不换药而已
最近,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流行起了一个新词叫双车战略,不过说它是新词,倒不如说是把经典“姊妹车”的概念,重新包装了一下。以新上市的吉利银河E8为例,乍一眼看上去,熟悉汽车的消费者一定会有种眼熟的感觉,没错
-
大赚300亿元的背后,比亚迪2023年新能源车终端销量解析
净利润增速明显高于整车销量增速,比亚迪单车价值提升。比亚迪公布的2023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3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0亿-310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74.46%-86.49%。根据比亚迪官方公布的数据,2023年新车销量首次突破300万辆大关,达到3
-
汽车零部件IPO,存贷双高之谜
文/瑞财经 李姗姗 2023年刚过,当年汽车销量数据迅速新鲜出炉。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实现历史性突破,并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
-
赢双科技应收账款飙升另一面,比亚迪“依赖症”负作用显现
《港湾商业观察》黄懿2023年12月14日,上海赢双电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赢双科技)科创板IPO进入一轮问询。赢双科技主要从事旋转变压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过半收入来自新能源汽车领域。作为
-
产能与技术双过剩,2024年中国汽车何去何从?
曾记得小时候课本上描述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经典场景,就是把卖不出去的牛奶倒进河里,当今的汽车或许也陷入了“牛奶过剩”的困境。不管是生产效率持续提升,市场需求疲弱,还是投资过度,在经历过无车可造的黑暗时期之后,汽车产业却迎来了史上最严重的产能过剩
-
-
光束终获生产资质,双品牌车型进度差异明显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78批)拟发布内容的公示,披露了新增车辆生产企业清单。清单中,除了有几天前就开始讨论的蔚来外,还出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车企。 这个车企,就是长城和宝马的合资企业——光束汽车
-
-
唐唯实“另寻新欢”打脸东风!朱江明套现1.7亿“一箭双雕”!
明明合资了30年的伙伴也已经在智能新能源领域全线布局,Stellantis(斯特兰蒂斯)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唐唯实却选择了投资成立不到8年的零跑汽车。东风集团在这一波操作中确实尬死了,但对于零跑汽车合伙
-
良药还是毒酒?车企自研芯片全解析:三大品类,四重挑战
作者|Alex博士 编辑|德新 本文推荐拓展阅读:HiEV洞察 | AI芯片禁令下,本土智驾承压能力全解析 - 维科号 (ofweek.com) 科技浪潮风起云涌,小小的芯片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如此的重视
-
余承东卸任车BU CEO 华为造车出现了新情况?
据媒体消息,华为光产品线总裁靳玉志已于近期接任车BU CEO一职,而余承东改任董事长。随着上述变更,华为当前的车BU的部分管理架构包括:董事长余承东、CEO靳玉志、CSO王军、总经理李文广
-
比亚迪海豹成本解析:CTB、八合一总成、液冷板底置、冷媒直冷,还有哪些亮点?
诚如王传福所言,在中国市场具备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型,出口国外提价20%依旧具有竞争力,这是自给自足的供应链、愈发成熟的技术以及现有的规模体量给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底气。作为占据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逾30%市场份额的头部企业,比亚迪的竞争优势,远不止如此
-
威马汽车又又双叕要上市:科创板、港股、借壳、美股…下一站是?
撰稿|区长来源|贝多财经图片来源:贝多财经拍摄。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借壳”港股上市公司Apollo出行(HK:00860)失败后,威马汽车将目标转向了美股上市公司开心汽车(NASDAQ:KXIN)。
-
-
爱玛科技营收净利双增但股价走低,竞争下半场如何抢占先机
《投资者网》丁琬璎8月21日晚间,爱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玛科技”,603529.SH)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爱玛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02.17亿元,同比增
-
特斯拉又双叒叕降价!下半年电动车价格战为何如此“凶猛”?
近日,特斯拉在国内接连降价。先是国产Model 3和Model Y再次推出降价措施,其中,Model 3提供8000元的限时保险补贴,Model Y两款四驱版车型降价1.4万元,其中ModelY长续航
最新活动更多 >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在线会议观看回放>>> AI加速卡中村田的技术创新与趋势探讨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