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拉双擎
-
特斯拉Model Y,险胜丰田卡罗拉
文源:源Auto 作者:大门 3月5日,源Auto从特斯拉中国方面了解到,特斯拉Model Y 2024年全年交付量109万辆,以1万辆的优势压过丰田卡罗拉,又一年成为全球乘用车销量冠军。 值得
-
各地购车补贴新政又双叒叕来了,这次你冲吗?
导语 Introduction 购车补贴政策越玩越大、越玩越花。 作者丨李思佳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何增荣 当前的中国车市,正经历着一场由政策驱动的消费复苏浪潮。 去年,中国车市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年汽车产销量再破3000万辆创下历史新高
-
自主5强2024年销量榜:4家已超200万辆,新能源+出口双暴增
伴随着市场的激烈竞争,“价格战”依然是贯穿2024年全年的关键词。就在2024年年底,一封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价的内部邮件,再次引发对于外界的“价格战”的争论
-
丰田新战略曝光:放弃双车战略,再造中国市场
燃油车和电动汽车的全球市场再平衡,2025年将是决定全球车企生死存亡的关键一年,而日系汽车品牌已提前开始布局以应对挑战。 本田与日产计划于2025年6月合并,成立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仅次于丰田和大众
-
雷克萨斯要国产,狼又双叒来了?
在雷克萨斯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市场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终于不是狼来了。 据日媒报道,丰田汽车日前敲定了在中国建设生产纯电动汽车(EV)的新工厂的方针,决定在上海建立一座全新的电动汽车工厂,
-
双11静悄悄,汽车价格很难再大降了?
降价空间有限,于是2024年的双11开启超过10天后,车企多数静悄悄。 别克GL8陆上公务舱,限时降价至19.79万元,日产逍客·荣誉限时一口价降到9.98万元,这是自2024年10月14日左右双11促销周期开启至今,汽车企业唯二对双11有积极响应的产品
-
双车战略,比亚迪比丰田玩的更好
10万元出头这个预算,一般是主流家用轿车的区间。要在这个价位买主流紧凑型新能源SUV,其实并不容易。但比亚迪则是一口气带来俩选择,一个是王朝网旗下的宋Pro DM-i,另一个是海洋网旗下的海狮05 DM-i
-
上半年自主车企财报盘点:比亚迪名利双收
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汽车制造业在2024年上半年展现了不同的经营业绩。汽车门网将对比亚迪、赛力斯、吉利、长城这四个汽车厂商的2024年上半年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并结合销量数据,对各车企的财务状况和市场表现进行盘点
-
上汽集团“渡劫”:营收净利双降、子公司由盈转亏
图片来源:度哥 2023年4月摄于上海车展 汽车行业深度转型期,即使是上汽集团(600104.SH)这样的“巨头”都在持续经历“阵痛”,经营压力不断加大
-
关于“双宋”,比亚迪留了一手
导语 Introduction 有时候,定价还要横向来看。 作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何增荣 今年,竞争残酷的中国车市,令所有人感到窒息。
-
从车市“黑马”到销量、口碑双遇挫,深蓝汽车怎么了?
图片来源:度哥 2023年11月摄于上海车展 从新能源“新生”到车市“黑马”再到“马失前蹄”,背靠长安汽车的深蓝品牌走出了一条迅速冲高又回落的跌宕之路
-
重大突破,上汽一箭双雕,击中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软肋?
近日,上汽召开了新能源发布会,一石激起千层浪。 作为最大的汽车集团,上汽搅局动力电池,并披露了不俗的成绩。 如果上汽能按照计划推进,则犹如一箭双雕,准确击中了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软肋,这个软肋是所有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里锂电池企业的软肋
-
-
“双7”对决的背后,华为与小米一较高低
导语 | Lead 沈从文在《边城》里写下了这么一段话: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放诸车市,一款车的成功与否有很多偶然因素,但也逃不过背后必然因素的收束。智界S7降价
-
-
毛利、销量双承压,“特斯拉杀手”Rivian能挺过生死线吗?
Rivian 于 2024 年 2 月 21 日美股盘后发布了 2023 年四季度财报。来看关键信息: 1)毛利率不及预期,但暂时性影响可控:本季度毛利率有所恶化,剔除存货价值和合约损失影
-
新能源市场“双车战略”兴起?换汤不换药而已
最近,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流行起了一个新词叫双车战略,不过说它是新词,倒不如说是把经典“姊妹车”的概念,重新包装了一下。以新上市的吉利银河E8为例,乍一眼看上去,熟悉汽车的消费者一定会有种眼熟的感觉,没错
-
汽车零部件IPO,存贷双高之谜
文/瑞财经 李姗姗 2023年刚过,当年汽车销量数据迅速新鲜出炉。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实现历史性突破,并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
-
超越卡罗拉!2023年特斯拉Model Y杀疯了,成全球最畅销车
2024年谁会超越特斯拉Model Y?作者|楚门“Model Y将成为今年最畅销的汽车!”2023年5月17日,特斯拉股东大会在美国得州超级工厂举办时,马斯克当着所有股东的面许下承诺。Model Y
-
赢双科技应收账款飙升另一面,比亚迪“依赖症”负作用显现
《港湾商业观察》黄懿2023年12月14日,上海赢双电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赢双科技)科创板IPO进入一轮问询。赢双科技主要从事旋转变压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过半收入来自新能源汽车领域。作为
-
产能与技术双过剩,2024年中国汽车何去何从?
曾记得小时候课本上描述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经典场景,就是把卖不出去的牛奶倒进河里,当今的汽车或许也陷入了“牛奶过剩”的困境。不管是生产效率持续提升,市场需求疲弱,还是投资过度,在经历过无车可造的黑暗时期之后,汽车产业却迎来了史上最严重的产能过剩
-
-
光束终获生产资质,双品牌车型进度差异明显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78批)拟发布内容的公示,披露了新增车辆生产企业清单。清单中,除了有几天前就开始讨论的蔚来外,还出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车企。 这个车企,就是长城和宝马的合资企业——光束汽车
-
-
唐唯实“另寻新欢”打脸东风!朱江明套现1.7亿“一箭双雕”!
明明合资了30年的伙伴也已经在智能新能源领域全线布局,Stellantis(斯特兰蒂斯)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唐唯实却选择了投资成立不到8年的零跑汽车。东风集团在这一波操作中确实尬死了,但对于零跑汽车合伙
-
威马汽车又又双叕要上市:科创板、港股、借壳、美股…下一站是?
撰稿|区长来源|贝多财经图片来源:贝多财经拍摄。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借壳”港股上市公司Apollo出行(HK:00860)失败后,威马汽车将目标转向了美股上市公司开心汽车(NASDAQ:KXIN)。
-
-
唐家族全擎高价值系列上市,售价24.98万元起
不久之前,比亚迪迎来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下线,成为首个达成这一里程碑的中国品牌。践行主流价值,比亚迪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响应用户不断升级的需求,优化产品体验。以品牌势能引领,王朝旗舰SUV唐家族在市
-
爱玛科技营收净利双增但股价走低,竞争下半场如何抢占先机
《投资者网》丁琬璎8月21日晚间,爱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玛科技”,603529.SH)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爱玛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02.17亿元,同比增
-
唐家族全擎高价值系列新车重磅登场,预售价25万元起!
8月25日,成都车展正式开幕。比亚迪唐家族全擎高价值系列新车重磅亮相,迎来参展观众的热烈围观,人气超群。在车展上,新车型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格为25万元-31万元,并带来包括“2大无忧购车政策、1大无忧用车保障、5大专属贵宾服务、5大智联在线服务”在内的多重盛唐礼遇
-
特斯拉又双叒叕降价!下半年电动车价格战为何如此“凶猛”?
近日,特斯拉在国内接连降价。先是国产Model 3和Model Y再次推出降价措施,其中,Model 3提供8000元的限时保险补贴,Model Y两款四驱版车型降价1.4万元,其中ModelY长续航
-
双积分干掉燃油车,碳积分帮BBA反击
作为全球新能源车推广的引领者,国内有关鼓励政策中,诸如国补、购置税补贴、绿牌等措施,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相对更为熟悉。至于今天要聊的双积分政策,由于打交道的更多是车企,所以消费端的感知并不强。但“双积分”对于国内新能源车的推广同样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
“双积分”考核变严,电动化落后车企的“噩耗”?
在进一步改革的呼声中,“双积分”政策迎来新的变化。近日,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决定》(下称“《决定》”),明确新政策将自2023年8月1日起施行
-
一统北美充电网络,特斯拉名利双收
本文来源:智车科技相比于传闻中的新车型迟迟没有问世,特斯拉当前正在北美做一件大事。包括福特、通用、Rivian、Stellantis、Rivian这些北美市场上的主流车企,已经或者正在积极考虑接入特斯拉的充电网络
-
车界“举人”又双叒出手,歪风邪气何时休
2023年的车市,呈现出了冰火两重天的格局。一边,是传统燃油车的降价贬值,无人问津;另一边,则是新能源汽车的如火如荼。据乘联会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2023年5月销售71.5万辆,环比增长12.6%,同比增长60.7%,渗透率达到了30%
-
事故、关厂、产销双降,上汽大众“失速”了?
图片来源:度哥 最近,上汽大众的日子不算好过,ID.4 X碰撞起火、安亭一厂永久关停、前5个月产销双降,一桩桩、一件件都让这个合资翘楚像在“渡劫”。 从最糟心的ID.4 X碰撞起火说起
-
双品牌营销整合,半年后神龙将迎战新能源汽车市场
尽管亲眼看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经历一轮又一轮的激烈角逐,神龙汽车仍选择给自己留半年时间,用于全面迈向新能源前的营销变革和组织架构调整。近日,为加快全面电动化转型,提升内部效率、提升经销商盈利性,更好更
-
一季度营收、利润双降,小鹏G6能否扛起销量大旗?
文|王启蒙 以“技术”作为品牌护城河的小鹏,今年一季度营收、利润、销量全线下滑,汽车毛利率跌至-2.5%。不过,何小鹏认为毛利率重挫为“短期现象”,有信心在下半年进入正循环
-
营收、利润双增难掩“忧患”,日产加速在华电驱化发展
2022财年日产汽车实现合并净收入同比增长25.8%,经营利润同比增长52.5%。其中,日产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中国市场经营利润高于全球利润率0.5个百分点达4.1%。 从经营面来看,业绩稳超预期,但也难掩日产汽车全球销量下滑的窘境
最新活动更多 >
-
4月1日立即下载>> 【村田汽车】汽车E/E架构革新中,新智能座舱挑战的解决方案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