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乐放弃收购惠普
-
奥迪放弃新命名体系:引发认知混乱,且需开发大量新电车
(欧洲版本新命名提下的A6) 在实行了不到一年的短时间后,奥迪宣布放弃了其新的产品命名体系。奥迪在2023年宣布会实行全新命名规则,根据当时的计划,奥迪会采用奇偶数来区分燃油车和电车。 其中,
-
比亚迪放弃卷低价了,奥迪们会害怕?
保住400万辆的成绩之后,比亚迪的下一步是吃下30万元及以上的市场。 各个高管的办公室之间,步行到达时间将不超过2分钟,这个细节里,是王传福要真正撸起袖子开始卷。之所以,比亚迪在深圳坪山高铁站旁的新办公室落地,给出了设计师这样的硬性需求,是这家企业要开始下一轮的变化了
-
丰田新战略曝光:放弃双车战略,再造中国市场
燃油车和电动汽车的全球市场再平衡,2025年将是决定全球车企生死存亡的关键一年,而日系汽车品牌已提前开始布局以应对挑战。 本田与日产计划于2025年6月合并,成立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仅次于丰田和大众
-
丰田不再犹豫!放弃南北丰田,雷克萨斯国产正式落地
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广阔舞台上,丰田的豪华品牌——雷克萨斯国产问题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国产?何时国产?与谁合作国产?这些问题曾困扰业界多年。 而今,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电动智能化
-
七百多亿打水漂,通用为啥突然放弃火爆的Robotaxi?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伴随着特斯拉和萝卜快跑等一众自动驾驶出租车的走红,Robotaxi概念持续火热,各种自动驾驶出租车公司都在冲刺上市,就在这个市场烈火烹油渐入佳境的时候,一家知名汽车巨头的Robota
-
中国汽车,正在放弃对中产的幻想
每年12月,新车价格都会因为车企的降价冲量来到新低点。直到特斯拉在官降的基础上,又推出了“5年0利率”的大杀器,让2024的年终冲刺多了几分惊心动魄。 不过,在这场持续了近两年的价格战中,中国消费者已经见惯了大场面
-
国家并未放弃燃油车 动力多元化是基本战略
在一片唱衰燃油汽车的舆论氛围中,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日前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表示,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同时,不能放弃传统燃油车及内燃机技术的发展。郭守刚的表态,被媒体解读为工信部鼓励燃油车,国家不放弃燃油车
-
1-9月销量7600辆,净亏48亿!路特斯放弃全面电动转投混动
11月21日晚,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路特斯(LOT.US)公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2024年1-9月,汽车交付量超过7600辆,同比增长136%。2024年1-9月,路特斯总收入为6.53亿美元,同比增长105%;服务收入为2,900万美元,同比增长129%
-
-
上汽集团转型阵痛:飞凡汽车放弃独立重回荣威
近期,上汽集团(600104.SH)股价坐上了“过山车”,继两连板后,股价在11月18日触及19元/股年内最高点。但次日股价迅速回调,最终以跌停收盘。截至11月20日午间收盘,报16.88元/股,涨幅2.18%
-
Pix独家丨大众安徽新车延后:放弃 MEB,全部切换小鹏架构
ID. 与众的销量过于惨淡,引发的连锁反应之一,是大众安徽也不再指望 MEB 了。 文|邢芮芳 编辑|冒诗阳 汽车像素(ID:autopix)原创 01. 更依赖小鹏的架构了
-
-
失误还是高招?广汽本田放弃雅阁油电混动的真相
近年来,传统燃油车市场在中国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而自主品牌崛起与智能电动车的迅速普及,让曾经在中高级轿车市场上独领风骚的经典车型,如雅阁、凯美瑞、迈腾和帕萨特,也难以再稳坐“王者”宝座
-
放弃造车之后 , 苹果又对自动驾驶说再见
作者 | 褚万博编辑 | 章涟漪苹果造车项目从有到无,痕迹正在一点点被抹除,这回连自动驾驶也不玩了。最近,据外媒MacRumors报道,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 (DMV) 已于9月27日取消了该公司的自动驾驶汽车测试许可证
-
-
-
-
25亿收购问界商标专利,赛力斯和华为的双赢
采写/万天南 编辑/陈纪英 最近,赛力斯可谓双喜临门。 今年1-6月,赛力斯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200949辆,348.55%的同比增速,在一众新能源汽车中轻松夺冠。 主攻高端豪华车市场的AITO问界M9,更是一路高歌猛进,累计大定超10万辆,稳坐50万以上车型销量第一
-
-
长城汽车裁撤德国总部,战略调整还是放弃挑战?
中国新能源出海也并非一帆风顺。 长城汽车近期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关闭其位于德国慕尼黑的欧洲总部。这一消息在业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毕竟这发生在长城汽车进军欧洲市场不到两年半之后。2021年11月,长城汽车在疫情的阴影下,毅然决然地在德国慕尼黑设立了欧洲总部,以此作为拓展欧洲大陆市场的桥头堡
-
放弃2000万辆目标 特斯拉的压力来了
近日,特斯拉发布了《2023年影响力报告》。报告表示,特斯拉希望像前几年那样“通过售出尽可能多的特斯拉产品来取代化石燃料”。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报告中未提及此前提出的年销
-
恒大汽车获三成股权收购,复牌高开能否扭转危机?
5月26日晚间,恒大汽车在港交所发布最新公告,披露了关于潜在股份转让的相关信息,并宣布公司股票将于5月27日恢复交易。公告显示,恒大汽车29%的股份将被收购,买方会提供信贷资金,帮助恒大汽车持续经营电动汽车业务
恒大汽车 2024-05-27 -
-
销量下滑不怪华为,小鹏最好的结局是被德国大众收购?
汽车行业,最怕自嗨,毕竟遥遥领先,都自我发现停下不喊了。 降价4.1亿港元,面积5171平方英尺,随着许家印在香港的豪宅以4.7亿港元接近半价售出,关于他个人的故事将陆续接近尾声
-
一体铸造工艺量产太难,特斯拉打算放弃?
最近有传闻称,特斯拉正在考虑放弃“一体铸造”这个被他们带火的概念,原因是,马斯克觉得这件事要想落地的难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事实上,特斯拉的“一体压
-
赛力斯拟引入重庆国资:收购AITO问界工厂服务商100%股权
快科技4月30日消息,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发布公告,重庆国资拟成为上市公司的重要投资者。 公告显示,发行股份交易者包括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重庆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赛力斯 2024-04-30 -
丰田智驾十年回顾:起个大早的“端到端”,为什么后来放弃了?
丰田汽车公司,作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一直在智能化领域不断探索和尝试。我们之前文章《丰田汽车的智能化之路》和《丰田的智能化之路 -智能驾驶技术篇》也分享了丰田智能化探索的方向,丰田很早就提出了当前火爆的端到端概念,一切貌似都在安排中
-
总经理亲自辟谣,不会放弃飞凡,马上就有大动作!
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在外界眼中,上汽集团里,风头唯一胜过智己的,有且只有飞凡了。 只是对于飞凡而言,网络上这般高涨的热度和舆论,它唯恐避之不及,因为在与“裁员”“合
-
嘲讽小米的贾跃亭,还在永不放弃?
导语 Introduction 新能源市场的乱象不会因为小米的出圈而减少。 作者丨曹佳东 责编丨曹佳东 编辑丨段永琪 过去一周,汽车圈所有的话题焦点基本就集中在小米SU7和雷军本人身上了
-
-
理想内部信:放弃年销量80万辆目标、放弃全面开花销售MEGA
北京时间3月21日,根据多家媒体报道称,理想汽车CEO理想今日发布“内部信”,该“内部信”的标题是“如何解决理想汽车当下面临的问题”,该内部信第一部分阐述了“理想MEGA的节奏问题”的解决方案中提及“放弃全面开花的销售策略”
理想汽车 2024-03-22 -
欧美并未放弃电动车,只是害怕中国车进入
最近几天,关于欧美将放弃电动汽车的说法甚嚣尘上。什么欧美放弃电动车,中国将自娱自乐,唱独角戏等等。 其实,这些说法都是误读,欧美国家并未放弃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只是害怕竞争力强大的中国汽车,并采取反补贴调查、以及准备提高关税等措施,遏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进入
-
欧美放弃电动汽车,或导致美股泡沫破灭,这是美国没有想到的
近期苹果宣布放弃电动汽车,随即奔驰和宝马表示放弃全面电动化,欧洲又宣布碳中和的目标将有所改变,由此业界认为欧美正在放弃电动汽车,这对于电动汽车行业影响甚大,然而更大的后果可能是导致美股泡沫的破灭。美国
-
西方放弃新能源汽车,或是惧怕中国已掌控新能源产业链
在苹果宣布放弃投入百亿美元的电动汽车之后,宝马和奔驰也宣布将放弃彻底电动化,欧美的企业如此不约而同,让人错愕,然而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可能是因为西方发现整个新能源产业方面都已比不上中国了,这可能才是他们放弃电动汽车的根源
-
连苹果都放弃造车了,小米还会远吗?
3400人的研发团队、超百亿的资金,雷军甚至亲自试驾了超过150辆汽车取经。如此巨大的人力与金钱投入下,诞生出了小米SU7。但有些尴尬的是,小米SU7似乎有点不敢定价。 迟迟不公布售价就是因为小米的成本跟不上市场竞争的价格
-
苹果放弃造车?我们都被骗了
本文作者:森森 版式设计:静文 一则非车企不造车的新闻,让汽车圈炸开了锅。 特斯拉马斯克:“” 理想汽车李想:“是绝对正确的战略选择。” 小鹏汽车何小鹏:“没想到
-
苹果为什么放弃汽车?
据彭博社报道,2月20日苹果营运长威廉斯和负责电动车项目的副总裁Kevin Lynch在参加鸿海庆祝活动时宣布,将放弃长达十年的电动车研发计划。鸿海庆祝活动以非公开形式举行,客户及相关人士等约500人参加
-
苹果放弃造车让许多车企松了一口气
作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美国科技公司巨无霸,苹果公司日前中止进行了近十年的电动汽车项目,在业内掀起一场波澜。有评论认为,苹果放弃造车,使特斯拉少了一个强劲的对手。也有分析认为,苹果放弃造车是明智的选择。在电动汽车如此之卷的大环境下,苹果造车短期内要实现盈利难度很大
苹果 2024-03-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