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召回
-
捷豹路虎两个月被动召回74万辆车,前2月在华销量又降58%
撰文/ 程睿出品/ 五星评车3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显示,日前,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捷豹路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捷豹路虎(宁波)贸易有限公司(合称“捷豹路虎”)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合计召回汽车超过74万辆
捷豹路虎 2025-04-03 -
奔驰投140亿够用吗?一年召回137.7万辆车38%属被动
撰文 / 程睿 出品 / 五星汽车 作为豪车代表的奔驰,再也“壕”不起来。 近日,有消息称,梅赛德斯-奔驰管理层将在4月给所有员工发信,为离职员工提供非常丰厚的遣散费
-
召回频发!宝马在华销量跌幅居BBA之首
近日,宝马集团(下称“宝马”)因产品隐患召回部分进口R18系列摩托车,这仅是其2025年产品召回行动的其中一例。作为豪华品牌的标杆,大规模召回事件一度成为重创宝马业绩的因素之一,导致其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超三成,营业利润率等关键指标也被下调
-
沃尔沃电动化,能否慢工出细活?
导语 Introduction 鉴于中国车市的电动化进程远远快于海外,沃尔沃究竟该以怎样的方案来应对这棘手的现状? 经过两年的洗牌和重构,要说如今的车市格局是怎样?显然,依托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壮大,中国车市就是当前最具前瞻性的地方
-
新能源困局下的沃尔沃:国内销量陷五年最低点,销售端再现争议
近日,市场上流传出了沃尔沃将在3月的瑞典斯德哥尔摩发布会上正式发布新款燃油旗舰轿车S90,以及全新车型旗舰级纯电动轿车ES90的消息。 据悉,ES90被沃尔沃誉为“品牌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汽车”,首次搭载双英伟达Orin AGX智驾芯片组,算力达到了508 TOPS
-
-
-
价格战恶果来了?比亚迪召回9.6万辆汽车的一个确定和一个疑问
木林森 作品人 车 江湖一起见证中国汽车产业崛起 因为存在安全风险,比亚迪宣布召回9.6万辆汽车。 对于比亚迪的召回行为,可以理解为比亚迪负责任的表现,哪怕这是比亚迪的法定责任(义务),也值得点赞
-
-
沃尔沃为何要留住插混?2030年想要100%靠纯电不现实
导语 | Lead 在调整电动化战略的跨国车企的名单中,最近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员,沃尔沃汽车正式对外官宣了其将放弃之前承诺的2030年只销售纯电动车的承诺。插电式混动车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在沃尔沃的车型“型谱”中占据重要的角色
-
被沃尔沃抛弃的极星,跌出了轨道
被沃尔沃所抛弃的极星,再度面临着被资本抛弃的风险。 当收到纳斯达克的通知时,极星已经在资本市场上沦落到和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同样的水平。 坐拥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控股集团两大后台的极星汽车,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将自己从一个富二代混成纳斯达克最惨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之一
-
被“油改电”拖累,沃尔沃转型起飞梦落空?
图片来源:度哥 2023年4月摄于上海车展 在经历了半年内两次“高层震荡”之后,沃尔沃汽车预想中的在华转型起飞,似乎没能如愿到来。
-
继召回110万辆车后,特斯拉争议最大功能,要被禁止了?
作为行业标杆企业,特斯拉经常处于风口浪尖。其争议最大的功能——单踏板模式,多次引爆舆论。 继去年召回110多万辆车后,近日监管再次出手,难道特斯拉“单踏板&rdq
-
-
销量不高还遭召回,江淮新能源路在何方?
相比于比亚迪、特斯拉等一线厂商,江淮汽车在新能源方面的存在感显然是偏弱的。这种弱不仅体现在销量上,还体现在产品的推出速度和效率上。 尽管2023年江汽新能源大张旗鼓的召开了发布会,并发布了《江淮汽车
-
告别柴油机,沃尔沃电动化没有退路?
沃尔沃向电动化转型的决心远比外界想象中的更为坚决。目前,沃尔沃已彻底放弃内燃机研发,全面淘汰柴油车。 2024年3月27日,瑞典Torslanda工厂内,随着最后一台柴油版沃尔沃XC90缓缓驶下生产线,沃尔沃汽车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
-
吉利已经不再依赖沃尔沃
文 | 小卢鱼 编辑 | 杨旭然 吉利控股近期计划出售持有的沃尔沃集团全部B类股份的消息逐渐发酵,根据市场测算,这部分股份约折合人民币96.3亿元
-
被沃尔沃“抛弃”的极星怎么办?
导语 | Lead 沃尔沃要扔掉极星(Polestar)这个包袱,轻装上阵。下一步,极星怎么来走,吉利能否扛起极星向前的重任? 本文出品|禾颜阅车工作室 撰文|张大川 编辑|禾
-
2024开年遭史上最大规模召回,市值蒸发1.5万亿,特斯拉的心碎了?
作者|多伦·莱文&Rickzhang 正文共计4961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特斯拉,这个电动汽车行业的巨头,近期再次陷入召回风波。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宣布,特斯拉因仪表盘上的制动、驻车和防抱死制动警示灯不符合要求,正在美国召回近220万辆汽车
-
沃尔沃停止向极星“输血”,吉利又多了个高端电动品牌?
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加持下,目前造车新势力的产品价格越来越高,直接抢占了不少BBA的豪华品牌市场,反观奔驰宝马的电动产品只能打折促销,被用户戏称为“杂牌电动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沃尔沃也是认清了现实,果断与极星汽车分手了
-
特斯拉、本田再召回,规模达去年三成居然是好事?
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3起乘用车召回公告,包括特斯拉、本田、讴歌、理念、道奇5品牌在内的共计2291506辆乘用车将被召回。值得一提的是,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共计召回728万台
-
特斯拉在美召回200万辆的背后
导语Introduction美国给辅助驾驶踩刹车,中国L3开始上路测试,差距就此拉开?作者丨马西风责编丨崔力文编辑丨靳鹏辉特斯拉和美国监管机构(NHTSA)僵持不下,终于服软,确定将召回200多万辆汽车
-
特斯拉大规模召回,自动驾驶过犹不及?
作为对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为期两年调查的回应,特斯拉于2023年12月召回了200多万辆汽车,旨在解决自动驾驶的一系列问题。解决方案目前只有软件升级,通过软件更新限制其Autopilot功能的使用,以解决自动驾驶的安全缺陷
-
电动化仍具潜力,换帅之后,沃尔沃2024年蓄势待发?
提起沃尔沃,可谓是家喻户晓,这个几乎与安全划上等号的汽车品牌,曾经风光无两,即使被吉利收购也是发展得有声有色,是一个独树一帜的豪华品牌。但随着汽车新能源化越演越烈,沃尔沃也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频陷换帅风波
-
沃尔沃让别人去好莱坞,自己却玩无间道
以人事调整推动电动化进程更像是缘木求鱼。 今年8月的一次媒体沟通会上,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把外界对其内部人事调整的解读比作好莱坞的剧本,以此斥责媒体的阴谋论
-
特斯拉将召回203万辆汽车
12月13日,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网站披露,因辅助驾驶系统Autopilot没有足够的控制措施来防止滥用,存在潜在安全风险,特斯拉将召回203.12万辆搭载Autopilot(自动驾驶辅助)的汽车
-
特斯拉在美开启最大规模召回,中国用户却坐不住了
特斯拉又又又“召回”车辆了!12月13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发布文件称,特斯拉将“召回”超过203万辆车,以修复其“有缺陷”的FSD自动驾驶系统
-
-
203万辆!因自动驾驶缺陷紧急召回,特斯拉:问题不大
成本几乎为0 作者|王磊 楚门 203万辆! 特斯拉刚刚宣布启动大规模召回,这几乎是在美国销售的所有车辆。 召回原因,恰恰是特斯拉引以为傲的自动驾驶,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称其存在“缺陷”
-
再现召回,现代汽车如何走好中国发展道路?
图片来源:度哥2023年4月摄于上海车展 继悦达起亚和北京现代先后发布召回计划后,现代汽车(中国)近日也发起了召回计划。 12月13日,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官网消息,现代汽车
现代汽车 2023-12-14 -
涉及车辆超数十万,一汽丰田、广汽丰田等将进行大规模召回
刚刚进入12月,车市就传来召回消息。近日,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及丰田中国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累计涉及车辆超数十万,可谓本年度较为大规模的集中召回。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召回信息来看,此次丰田召回共分为三个部分,且召回车型、原因也并不相同
-
转型变局下,沃尔沃在华能否重拾高增长?
图片来源:度哥2023年4月摄于上海车展在临近年底的销售冲刺时间段,豪华车品牌的代表之一——沃尔沃也是铆足了劲,开始转型加速。日前,沃尔沃汽车官方公布了几张旗下全新纯电动车型EM90的预告图,并配文“11月12日,遇见沃尔沃EM90”
-
销量低迷又遇大规模召回,东风日产“祸不单行”?
图片来源:度哥2023年4月摄于上海车展在销量跌跌不休的同时,日产汽车“技术日产”的光环也在大规模召回下渐渐失色。日前,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自即日起,召回2022年8月25日至2023年5月29日生产的部分东风日产品牌艾睿雅电动汽车,共计2958辆
-
-
百万辆车召回,销量大幅下滑,日产如何解决中国“烦心事儿”?
因发动机废气再循环阀(EGR阀)密封不严,东风日产在国内进行了大规模召回。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显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
-
-
“夺权”猜想背后,沃尔沃转型路难行?
图片来源:度哥2023年4月摄于上海车展这几日沃尔沃汽车突发的人事变动颇受关注,尤其是前沃尔沃汽车大中华区总裁钦培吉离职三日便火速履新吉利汽车,引起广泛讨论。整个事件中,最具讨论性的有两点:一是钦培吉
-
吉利沃尔沃内斗再陷罗生门:袁小林一语双关回应“我们就一方”
针对媒体广泛报道的8月18日吉利与沃尔沃就大中华区的“夺权”事件,8月24日成都车展前夕,沃尔沃大中华区召开媒体沟通会,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袁小林当众表示:“哪来的双方,我们就是一方”
-
沃尔沃“去中国化”吉利拼死抵抗,它们离分手还有多远?
落后且当年体量小得多的中国车企收购欧洲著名的老牌车企,吉利收购沃尔沃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迄今为止的唯一。但,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或许,吉利与沃尔沃的“分手”,已经就此打下伏笔。
-
吉利与沃尔沃的第三次裂缝
吉利顾此失彼,给了沃尔沃“夺权”时机。 沃尔沃突然夺权,吉利出手叫停。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13年,一向以“互利合作”形象出现,也算是第一次将矛盾以不算体面的方式搬上了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