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企业
-
报废前灯“重获新生”,科思创赋能汽车材料循环再进阶
● 由报废前大灯回收制成的PCR聚碳酸酯,助力汽车行业迈向循环未来● 产品已上市销售● 通过德国莱茵TüV认证,兼顾合规性与高性能表现● 大众与蔚来正验证材料性能材料制造
-
特斯拉中国3月零售份额创一年新高,Model 3/Y齐发力
Model Y改款交付后的首个完整月,特斯拉中国销量显著回暖。 据乘联分会数据,3月特斯拉中国零售销量环比大增176.8%至74127辆,同比则增长18.8%;同期,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份额达到7.5%,创2024年4月以来新高
-
特斯拉Q1创十一个季度交付新低,中国市场月销量回暖
特斯拉主力车型Model Y改款带来的生产线切换,导致公司2025年Q1交付量出现大幅下滑。根据特斯拉美股周三盘前发布的公告,公司Q1交付新车336681辆,同比、环比分别下滑13%和32%,并创2022年Q3以来新低
-
南美洲车市|巴西2025年3月:比亚迪创历史新高
2025年3月,巴西轻型汽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4.3%,达到183,502辆,第一季度累计销量上涨6.8%至516,282辆。 ● 在品牌竞争中,菲亚特以21.2%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比亚迪以29.8%的同比增长率和4.4%的市场份额创下历史记录,中国品牌在巴西市场的强劲崛起
-
日本七大车企业绩持续下滑?日系车这到底是怎么了?
在世界汽车市场上,日系车可谓是非常有名的一大派别,当年日系车凭借着优秀的产品质量和极度省油的特点在世界市场上全面突破,甚至于在欧美市场后来者居上成为了车企的典范,然而就在最近日本七大车企都出现了不同程
-
-
两大中央汽车企业筹划重组!
2月9日,东风集团股份(00489)、长安汽车(000625)均发布了关于控股股东可能发生变更的公告。据东风集团股份公告,其接到控股股东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风公司”)通知,东风公司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
存量时代,“创二代”们艰难接棒
“如果犯错的话,一定会全盘皆输。” 创二代,是传统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下,加速新能源转型的一条重要路径。 从去年开始,新造车的“江湖”持续分化,背靠传统车企的“创二代”们正在呈迅猛之势崛起
-
小米股价创历史新高,再次冲击1万亿市值!
北京时间1月3日小米集团(01810.HK)大涨6.62%,收盘股价来到了36.25港元,成功超越了2021年1月5日的35.90港元,创下了历史新高,市值达到了9097.1亿港元,距离万亿港元市值只差10%
-
汽车零部件企业也要购买NPU?高度集成系统改变汽车生态
芝能智芯出品 智能汽车行业的变革不仅在主机厂间上演,更深刻地影响着供应链各个环节。 一级供应商(Tier 1)正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从分布式AI系统的集成,到人工智能半导体的开发,再到以增量零部件为核心的新战略
-
利好因素叠加,多家车企创单月交付新高
进入“金九银十”,主流厂商纷纷发布“拳头”产品,近50款新车扎堆上市,叠加国家层面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等政策扶持,车市热闹非凡,多家车企均在9月创下销量新高
-
“银十”交卷:10月新能源车销量炸裂!14家车企业绩创历史新高!
“金九”过后,“银十”到来。或许是十一长假这个黄金消费期,让“银十”的含金量更胜“金九”。 刚踏进11月,接连14家车企晒出了10月份的销量成绩单
-
-
国安部披露某境外企业非法测绘,特斯拉、吉利等连夜回应
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10月16日10:03发文称,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某境外企业A公司通过与我国具有测绘资质的B公司合作,以开展汽车智能驾驶研究为掩护,在我国内非法开展地理信息测绘活动。A公司为某国
-
极氪回应:某境外企业以智驾为掩护,开展非法测绘的争议
刚刚,央视新闻曝光了某境外企业以汽车智能驾驶研究为掩护开展非法测绘。 A公司为某国重点敏感领域项目承包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规定,并不具备在我国单独开展地理信息测绘活动的资质。为规避我
-
-
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实施细则》详解,换车or换电池哪个对公交企业更有利?
前言:根据交通部最新发布的政策原文,将给予城市公交企业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更换动力电池定额补贴。对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的,每辆车平均补贴8万元;对更换动力电池的,每辆车补贴4.2万元。 换车还
-
Stellantis和零跑的合资企业开工了!
7月30日晚,Stellantis集团宣布,“零跑国际于本月从中国向欧洲发运首批零跑电动汽车。”据悉,零跑C10和T03将通过海路被运往欧洲,未来几个月还将发运更多车辆。
-
创SUV油耗3时代!宋L DM-i震撼上市13.58万元起
7月25日,比亚迪王朝全新中级SUV宋L DM-i在开封上市,新车基于新技术、新平台、新标准打造,百公里亏电油耗低至3.9L,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超1500km,以“大宋”之名开创SUV油耗3时代,颠覆用户对中级SUV的油耗续航认知
-
增速不增量,呼风唤雨的车企“创二代”何时出头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机遇。7月初,各大新能源厂商集体放榜。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份国内新能源销量预计在86万辆左右,同比增长32.7%,渗透率预计会提升至49.1%,形势依然一片大好
-
“拉横幅”背后 合创汽车“救赎”之路如何走
“攘外必先安内” 作者:乔治 编辑:时完 风品:楚逸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繁花似锦、烈火烹油,新能源车市不断上演着冰火两重天
-
这些“创二代”还得坚持几年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即便“含着金钥匙出生”,资金技术都不缺的“创二代”新势力车企,也不一定取得成功
-
合创汽车为什么会“死”
钱有了去向,也没有了去向。 就在这两日,有媒体报道称,合创汽车被“拉横幅”,横幅内容分别为“合创汽车不退还员工跟投款”“求珠江投管保护员工,合创汽车还我血汗钱”
-
-
合创汽车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伴随着新能源车的出现,在前些年国内造车新势力就如雨后春笋,在两三年的时间内,就涌现出了很多。 据不完全统计,在鼎盛时期国内造车新势力品牌就接近上百家。可以想象一下,曾经的国内新能源车市是多么的热闹。 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国内曾经上百家的造车新势力,如今看来也只是昙花一现
-
赢创推出电池外壳用 TEGO Therm 防火涂料,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TEGO® Therm 具有优异的隔热性和耐火性,可降低电动汽车电池热失控所造成的风险▲提高安全性,同时满足必需的机械性能要求和阻燃标准,尤其是UL 94 V-0 阻燃等级▲适用于喷
-
创历史新高!吉利诉威马技术侵权获赔6.4亿元
历时6年,吉利起诉威马窃取商业机密和技术侵权案件终审落槌。6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公众号发布消息称,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审结了一起国内两家知名车企之间因大量员工“跳槽”引发的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秘密侵权纠纷上诉案
-
“没有企业能亏几百亿”,广汽集团董事长喊话国家介入内卷!
北京时间 6 月 6 日,在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 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发表演讲表示,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出面适当介入当前过度卷的现状,以恢复有规律的市场秩序。 并且表示,“
广汽集团 2024-06-07 -
魏文清:造就一批世界一流跨国汽车企业势在必行
汽车工业是支撑人类美好生活标志性产业之一,是制造业的皇冠。建设汽车强国是现代化强国所必需的。从2009年起我国已连续成为全球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在百年不遇的汽车大变革中,中国汽车产业勇立世界前沿,换道赛车,已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导者,同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开发水平也处于世界一流
-
事关造车,小米新投了一家青岛企业
◎文 | F.Lin. ◎编辑 | 小木 造车新势力小米造车产业链上,新增加了一家青岛企业。 企查查显示,5月10日,青岛云路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云路
-
国产燃油车比电车更牛,连日本企业都认可了,大举出口海外
日前日本企业川崎重工再次从国内一家汽车企业购买燃油发动机,两家企业合作已超过10年时间,川崎重工从中国汽车企业采购的发动机主要在日本和美国市场销售,显示出中国的燃油发动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
中日汽车龙头创历史纪录:丰田净利润5.3万亿、比亚迪毛利率28.1%!
都说汽车是一个规模效应产业,这个规模效应最终的结果就是反应到了企业的盈利水平上。所谓的规模,就是龙头企业才有的规模效应。 下面选择两个代表车企来解读龙头的赚钱能力有多可怕。 一个就
-
极氪正式登陆纽交所,创中国最快上市造车新势力记录
汽车狂人李书福喜提第九个IPO 5月10日,极氪正式登陆纽交所,股票代码为“ZK”。 因获超额认购,极氪扩大了IPO规模,以每股21美元的价
-
-
小米造车,给予大家居企业的增长启示
◎作者 | 路凡、钟楷 当多年之后,当我们回顾2024年,不管从民生、消费、产业、管理还是娱乐等层面,你我都将很难绕过一件事:小米造车的阶段性成功! 小米汽车,成为当下理解中国智造,理解产业生态,理解营销玩法,理解消费情绪的一个绝佳入口
-
雷军称纯电轿车没有一家是挣钱,企业家直播成为当下热门焦点
近日,小米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雷军在公开场合表示,当前纯电轿车市场尚未有企业实现盈利,这一言论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雷军作为科技行业的领军人物,其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看法无疑具有深远影响
-
跨国企业屡屡掉坑,特斯拉进入印度能玩转吗?
印度汽车市场又有了新的动向。 有消息称,特斯拉目前正在与信实工业洽谈在印度建立工厂的事宜,双方就建立一家潜在的合资企业进行讨论,初步阶段的讨论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
-
暴跌近90%后,再次巨亏百亿,争议极大的网红企业,是机会还是陷阱?
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在大哥和二哥的2023年报早已经出来的情况下,小鹏的2023年报姗姗来迟,该如何看待小鹏汽车的这一份年报呢? 新能源正前方就开门见山吧,虽然依然是巨亏,但这份年报却颇有亮点,可
-
尼得科,电驱首家不要市场要利润
在电驱动市场的极卷之下,一向以高性价比抢市场为战略的尼得科也受不了了,在2023财年第三季度(也就是2023年的第四季度)对电驱业务进行了战略调整,不再亏损抢市场,而是将盈利性变成第一要素。 采取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 限制不盈利的订单,产品本地化开发、本地化采购,同时电驱业务中心转向海外
最新活动更多 >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在线会议观看回放>>> AI加速卡中村田的技术创新与趋势探讨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