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报废前灯“重获新生”,科思创赋能汽车材料循环再进阶

● 由报废前大灯回收制成的PCR聚碳酸酯,助力汽车行业迈向循环未来

● 产品已上市销售

● 通过德国莱茵TüV认证,兼顾合规性与高性能表现

● 大众与蔚来正验证材料性能

材料制造商科思创宣布推出采用汽车报废车灯回收制成的消费后再生(PCR)聚碳酸酯新品系列,标志着车用材料闭环再生领域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该产品线是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发起的一项联合项目的最新成果,合作伙伴包括大众汽车与蔚来汽车。该产品系列含50%回收成分,已通过德国莱茵TüV认证,可重新用于生产汽车部件。目前,大众与蔚来正推进材料验证,未来有望将其应用于新车型设计。

科思创工程塑料事业部全球总裁王丽表示:“这一全新聚碳酸酯产品线的推出,标志着我们在助力汽车行业迈向循环未来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通过将报废前大灯转化为高品质PCR材料,我们既帮助客户应对日益严苛的法规要求,同时也为推动车用塑料闭环再生做出积极贡献。”

该合作项目汇聚了多家领先车企以及回收商奥塞尔等产业链伙伴,旨在共同探索报废车辆高价值塑料的闭环回收路径。项目重点聚焦完善回收体系,以及打造稳定可靠的再生材料供应链。通过合作,科思创已与价值链伙伴开发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将报废前大灯经物理回收工艺制成适用于多种汽车应用的高性能PCR材料。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东亚区首席代表马瀚(Martin Hansen)表示:“这次合作凸显了跨行业协作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汇聚重要行业参与者,我们不仅为报废车辆中高价值塑料的回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更通过创新推动汽车行业实现可持续的材料闭环。”

新型PCR材料的推出恰逢其时。作为典型的资源密集型行业,汽车行业正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和监管压力。例如,欧盟旨在通过报废车辆指令对新车回收材料比例提出规范,中国正推行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其他主要市场也出台了各种可持续发展要求,这一切正推动全球汽车制造商寻求创新且可持续的材料解决方案,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法规要求。

科思创的PCR新品系列符合汽车应用的严苛性能要求,不仅具备出色的表面质量,确保最终产品的卓越美观效果,同时遵循严格的车内空气质量(VIAQ)标准。该材料兼具可持续性与高性能,使汽车制造商能够在不牺牲产品品质的前提下满足法规要求和环保目标。

作为践行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承诺的一部分,科思创正不断拓展含回收成分的材料产品线。近年来,科思创已推出回收含量高达90%的PCR聚碳酸酯,并在上海建立了其全球首条物理回收聚碳酸酯专用生产线。去年,科思创首次推出了基于质量平衡法生产、含消费后化学回收原材料的聚碳酸酯产品系列。

关于科思创:

科思创是全球领先的高品质聚合物及其组分的生产商之一。依托创新的产品、工艺和方法,公司在众多领域帮助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生活品质。科思创在全球范围为交通出行、建筑和生活起居以及电子电气等重要行业的客户提供服务。此外,科思创聚合物还应用于运动休闲、电信和医疗健康等领域,以及化工行业本身。

公司全面致力于迈向循环经济,目标到2035年实现范围1和范围2净零排放,到2050年实现范围3净零排放,最终达成气候中性。2024财年,科思创销售额达到142亿欧元。截至2024年底,科思创在全球拥有46个生产基地,约17500名员工(按全职员工计算)。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