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研发
-
大众汽车的秘密武器:“消化”小鹏技术,中国研发体系迭代
应对新能源转型,大众在中国建立了跨国车企中最大规模、最健全的研发体系。外界即将先看到第一批成果。今明两年,大众中国的三家整车公司会推出一批先进架构的新能源车,这批车在一些关键技术上高度依赖小鹏的技术。
-
上汽更扁平了:国际、自主板块合并办公,研发总院逐步整合
上汽整合“大乘用车板块”的计划,雏形搭好了。文|邢芮芳编辑|冒诗阳汽车像素(ID:autopix)原创我们独家了解到,上汽国际将在近期与上汽乘用车合并办公,接近 200 人的团队,将搬进上汽乘用车位于上海嘉定区安研路办公区的 2 号楼中
-
中国车企要自研、国产替代?高通、英伟达打响汽车芯片价格战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销售国、出口国。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占了全球新能源汽车的70%以上。 这带来了什么影响?意味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由中国说了算,众多的需求也是中国市场定义的。 而
-
比亚迪542亿,小米240亿,但最舍得投入研发的却是它
随着车企2024年度财报的陆续出炉,各家企业的研发投入情况也随之公布。 在已经公布财报的车企中,比亚迪再次以542亿元的绝对值大幅领先于其他企业,小米集团则以241亿元位居第二,需要注意的是,这并非小米汽车的研发投入金额
-
从“缺芯潮”到“价格绞杀战”:制裁阴影下的中国汽车芯片该如何突围?
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硝烟中,一枚指甲盖大小的芯片,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从华为断供到台积电断芯,从数字芯片的“制程竞速”到模拟芯片的“隐秘战争”,这场关乎未来的科技角力,早已超越商业范畴,成为国家战略的生死局
-
欧美厂商,垄断全球80%的汽车芯片市场,中国自给率仅10%左右
按照海关的数据,2024年,中国出口汽车(含底盘)640.7万套,增长22.8%。而汽车出口金额为1173.53亿美元,同比增长15.5%。 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销售国,也是第一大汽车出口,可以说,中国的汽车工业,从曾经的落后上百年,彻底崛起了
-
软件进度拖累下一代电车,奔驰 MB.OS 多研发项目转移至中国丨Pix独家
自研软件的进程,拖累了奔驰全新电车的量产进度。这家准备抢在宝马、奥迪之前推出下一代电动车的德系豪车品牌,开始让中国团队承担更多的软件研发任务,并定期向奔驰董事会主席、CEO康林松汇报。文|曹琳编辑|冒
-
坏消息还是好消息?中国汽车芯片自给率,从10%升至15%了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汽车芯片自给率,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已经达到了15%左右,另外还有85%需要进口。 而这则消息一传出来,有人说这是好消息,也有人说这是坏消息。 说好消息的,则是因为在一
-
独家|研发部被连锅端后,宋汉明会成为神龙的“末代厂长”吗?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句诗,用来表述神龙汽车富康轿车推动轿车进入家庭并不为过。 除了和桑塔纳、捷达齐名的中国轿车“老三样”富康外
-
独家丨雷诺“重返”中国:在华建研发团队,为欧洲开发电动车
跨国车企构建在华业务的另一种方式,研发、供应链,开始比市场更重要。 文|陆飞扬 编辑|冒诗阳 汽车像素(ID:autopix)原创 雷诺集团从2021年开始逐渐将在华业务“轻资产”化,彼时的核心任务是降本
-
-
-
【财报深度解读】半年研发砸202亿,谁说比亚迪靠“人海战术”?
作 者 | 梦萧了解更多金融信息 | BT财经数据通正文共计4081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车市素来有“金九银十”的说法,而今年的“金九银十”成为车企打响销量决战的舞台
-
华为徐直军:美国对华芯片制裁不会取消,中国如何应对?
作者 | 章涟漪 编辑 | 邱锴俊 “从商业应用角度看,从来没有一项技术进步像AI一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9月19日,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上,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发表主题发言,分享了自己对于智能化的观察和思考
-
-
登顶A股“研发之王”!比亚迪成功秘诀是什么?
临近8月底,上市车企纷纷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汽车纵横》统计了33家整车类上市公司的半年报,真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在盈利能力方面,以比亚迪、吉利汽车和长
-
中国汽车芯片到底差在哪里?
作者 | 章涟漪 编辑 | 邱锴俊 在汽车不断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的今天,芯片价值越发显现。根据麦肯锡数据预计,2030年国内仅L3及以上的高阶自动驾驶汽车的半导体规模即可达到130亿美元
-
一图看懂比亚迪2024年上半年财报:研发人员超10万 累计研发狂砸1500亿元
快科技8月28日消息,比亚迪今日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 财报显示,显示公司在这一时期内的总收入达到3011.2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5.76%,而净利润更是达到了136.3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4.44%
-
亏损严重的蔚来,为何要啃“智驾芯片”硬骨头?
导语 | Lead 对于蔚来来说,能够抢先发布车规级5纳米高性能智驾芯片,势必为其在今后的智能驾驶领域的竞争中占据一个有利的位置。但是流片成功,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李斌和蔚来接下来面临的挑战只会越来越多
-
国产车不买单!全球第一汽车芯片巨头,利润跌52%,裁员1.4万
汽车中其实是需要大量芯片的,一台普通的燃油车,芯片颗数大约在300-500颗。 而新能源汽车,普遍超过1000颗,如果智能化更强的新能源汽车,最多的会超过2000颗,甚至3000颗,并且随着越来越智能化,需要的芯片就越来越多
-
-
形势严峻:中国一年需要汽车芯片超200亿颗,自给率不到15%
众所周知,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超过了3000万辆,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销售国、出口国。 如下图大家可以看到中国汽车总销量有多牛了,第二名的美国、第三名的日本,产量大约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相差太远,断层式第一
-
“日产停止研发燃油发动机”,中国网友高潮了
如何打赢油车保卫战,以及e-POWER混动的市场推广之战,是摆在东风日产眼前的两个重要课题。至于纯电,就像弗朗索瓦?贝利所说,“我们的未来是电动汽车”,不是现在。 正文
-
继苹果后,三星也打算终止“自动驾驶”研发?
继苹果造车失败后,三星也步后尘终止“自动驾驶”研发?近日,有外媒报道称,三星电子正打算放弃“自动驾驶”,旗下多家自动驾驶相关企业已经暂停了L4级别自动驾
-
-
-
-
-
-
余大嘴吹的牛又一次实现了,自主研发可以更快取得成功
在刚刚过去的1月份,问界以2.81万辆的销量成为新势力品牌第一名,这让业界再次惊叹余大嘴的魅力,也赞扬余承东再次证明了在新行业创造奇迹的能力,这对于新造车行业乃至汽车行业将带来深远的影响。问界成为新造
-
抢占智驾芯片“高地”,英伟达“称霸”下的小厂突围
出品 | 探客出行 作者 | 廖鸿杰 编辑 | 冯羽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近来,华为因智驾芯片产能不足,导致新车交付不力,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而关注的焦点几乎都是集中在华为MDC 810计算单元(形同英伟达Orin智驾芯片)中某个组件的短缺
-
-
股价暴涨2倍后,汽车芯片“跌落神坛”
过去两年,消费、工业领域芯片砍单、减产明显。汽车曾一度是芯片领域全村的希望,汽车芯片龙头英飞凌从2020财年到2023财年,营收增长了1.9倍,净利润增长了8.5倍。业绩飙涨带飞了股价,从2020年初到现在,英飞凌股价上涨了2.5倍
-
-
-
-
-
车规级芯片通常需要具备哪些特点?
车规级芯片是指在汽车电子系统中使用的芯片,它们需要具备更高的可靠性、耐用性和稳定性,以满足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各种严苛环境和安全要求。这些芯片通常被设计用于控制汽车动力系统、安全系统、信息娱乐系统和其他汽车相关的计算机控制功能
-
押注SiC芯片,理想汽车为何走这步棋?
撰文/陈邓新编辑/高智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头部玩家,理想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2023年12月11日,理想正式发布了OTA 5.0,全场景智能驾驶成为互联网热议的焦点,而在热议的背后,理想的另外一个大动作却被忽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