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扬子江汽车:新能源趋势倒逼传统车企技术升级

石油资源的不断枯竭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发展新能源汽车势在必行!外资车企的涌入搅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新势力造车的异军突起让传统老牌车企倍感压力……

7月26日在深圳举办的“OFweek2018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论坛”上,扬子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雷洪钧在接受OFweek新能源汽车网采访时认为,传统车企唯有通过不断的创新进步和技术升级,才能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长足发展!

(扬子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雷洪钧)

新能源趋势倒逼传统车企转型升级

今年5月8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对《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第3批)》予以公告,根据公告统计,第3批特别公示车企共有64家,其中,整车生产企业5家,客车及运输类专用车生产企业高达53家。

对于传统的老牌车企来说,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国家政策的调控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正在加速一部分没有造车实力的企业推出汽车行业。新能源的趋势倒逼传统车企必须技术升级才能保持长足发展!

2012年7月,为了推进落后企业推出管理机制,国家工信部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对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汽车生产企业,实行为期2年的特别公示管理(新建企业除外),要求其整改、尽快满足准入条件。其中,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在两年的整改时间内还未能满足准入条件,将被强制退出汽车行业。

雷洪钧介绍到,扬子江汽车从1929年武汉公用汽车修配所,后更名为武汉市公用客车厂,2004年改制后,与资本实力雄厚的武汉市经发投旗下的东湖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资产重组,通过增资控股,成功实现了转型。2016年3月由东风扬子江正式变更为扬子江汽车后,专门从事各类客车、特种专用车整车以及新能源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10年开始,在新能源汽车的趋势下,扬子江汽车迁址武汉新基地,从传统汽车生产向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战略转型。经过六年多的时间转型调整与布局,从技术研发团队、产品科技创新、生产制造硬件改造与扩建、新能源汽车远程监控平台等、逐步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与发展平台,形成了门类齐全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链。

雷洪钧(图左)在接受OFweek新能源汽车网的采访

雷洪钧在接受OFweek新能源汽车网的采访中表示,扬子江汽车由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过程中,形成四大类新能源产品,主要包括了公交车、客车、专用车和物流车等。此外,当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除了电动化之外,智能化、网联化之外,无人化也是目前发展的趋势!雷洪钧介绍,除了新能源纯电动的产品,扬子江汽车也开始触及自动驾驶汽车,目前已经研发出来,第一批将会在8月份下线。由于目前无人驾驶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在有人监管的情况下,第一批下线的30台5米长的景区和物流车将会在特定场景中投入使用。

常温常压氢能技术突破,2020年前推出氢燃料电池汽车

当前电动汽车技术的逐渐成熟,除电动汽车之外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也被人们所重视。日本很早就将建设氢能社会定为国策之一,现已形成基本完整的技术路线,而目前中国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还是一个商业化刚刚起步的市场。

雷洪钧认为,发展背景的不同导致了发展水平的差异。中国现阶段的氢燃料电池技术远落后于美欧日韩等国,无论是产业链还是商业化都有明显差距。但是,今年国家政策已经明确提出,要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企业及资本各方都在加大投入,来缩小氢能源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早在 2016年9月,扬子江汽车就和中国地质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制了全球首台“常温常压氢能公交车”,这也标志着中国“常温常压储氢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但目前这项技术属于学术研究项目,没有进行商业化发展。未来会不会推出氢燃料电池汽车?雷洪钧介绍到,扬子江汽车将在2020年之前推出氢燃料电池的汽车。但氢燃料电池的汽车不会完全取代电动汽车,只会像储能资源一样起到一个补充的作用。

全球首台“常温常压氢能公交车”

对于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最大阻碍,雷洪钧认为,首先是市场需求,国家层面在掌控市场走向的时候,很多媒体对外宣传的是需求推动发展,而事实上,如果没有好的产品,也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好的产品是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最大要素。此外,目前产业链的配套技术还不够成熟,比如加氢站的建设、技术线路的选择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小结:

动则进,不动则退!汽车产业的变革给初创车企带来发展机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有望借此实现弯道超车。然而,对于传统汽车企业来说,国家层面出台的政策在支持企业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能力、产品性能,以及培育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同时,也在淘汰产能不足的企业出局。传统企业唯有在产业变革中不断转型创新,进行技术升级,才不会沦为造车新势力的壳资源。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