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2019年补贴政策:从业者盼稳定,消费者不接受涨价

二、 消费者:46%不能接受同配置车型涨价

对于消费者而言,补贴政策最大的影响自然是跨年车型的价格。

如果网传版本,假设都是拿一倍补贴,而且地补还存在,且为国补的50%,400公里续航车型,2018年可以拿7.5万补贴,而2019年只有6万。如果厂家全部转移给消费者,消费者就得多花1.5万元。

网传补贴政策

对此,我们的调查显示,46%的消费者完全不能接受同配置车型涨价。不过有近四成的消费者觉得,如果厂商有其他形式的补偿,可以考虑。另有15%的消费者比较大方,表示可以适当接受。

即便可以接受涨价,消费者对涨价的幅度接受度也很低,86%只接受10%以内的涨幅。也就是说,补贴退坡带来的成本上升,厂家别指望大幅转嫁给消费者。

那么有指标的消费者会尽快买车吗?大部分不会,只有三分之一消费者表明会突击购车。有36%表示会等新车。另外三成表示会观望国家政策和厂家政策。

不过,需要告诉这部分消费者的是,国家政策很可能在2018年最后时刻才出台,观望无益。而厂家也不会给出跨年政策,因为厂家也要等国家政策。

由于补贴政策引导,每年的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提升都比较快。对此,消费者似乎已经形成确定预期。有53%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期待新产品。37%表示会观望。

以上两个问题没有考虑消费者手中的购买指标的有效期。对于购车指标即将到期的消费者来讲,近期购车的可能性无疑更大。

网传版本的补贴政策仍然鼓励长续航,这似乎切合消费者心理。有34%被调查者希望续航里程在500公里,还有41%选择了400-500公里。这显示消费者仍然倾向于长里程车。不过这一偏好可能在限购城市比较突出。本次调查有56%对象在汽车限购城市。

无论消费者反应如何,补贴政策调整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强行割裂,是历年来的问题。显著表现就是“年底效应”,一位从业者说,“每一次补贴政策调整都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奇怪表现的开始。突击上牌,通过某种以租代售模式快速抢占补贴。”最后一个月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往往数倍于月度平均值。还好,补贴终于要退完了。

以上意见,固然很多反应了从业者和消费者自身利益,但一方面这样的利益诉求是否存在合理性?另一方面,大家提出的共性问题是不是要改?于此,还望决策部门考虑。(完)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