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大众”的未来规划里,没有“江淮”的名字?

2020-12-10 18:23
AutoMan
关注

丢掉名份的江淮迎来股价大涨,似乎总有种悲凉的味道。但转念一想,大浪淘沙正是千百年来的发展规律,对于江淮、对于大众,这都是合理的结局。

尽管近两日汽车股整体有所回调,但江淮汽车却走出了显著的上涨弧线。

12月8日午后,江淮汽车(600418.SH)开盘后迅速涨停,每股价格为10.99元,总市值突破208亿元。12月9日,江淮汽车继续逆势上涨。

让资本市场燃起对江淮汽车热情的原因是:大众汽车集团增持江淮大众股份至75%投资交割完成。12月8日上午,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

至此,前身为江淮大众的大众中国(安徽)有限公司,成了国内第一家由外方控股的合资车企。江淮的名字,彻底被抹去了。

江淮,终究连名份都没有

3年前,江淮大众组建了50:50的合资公司。尽管彼时外界并不理解大众为何要在南北大众之外重新上演类似的合作模式。

按照彼时合资合同约定,“双方要充分利用合资资源,不断提升研发能力,设立全新自有品牌和商标。”基于这样的合作共识,2018年5月,合资公司首款产品思皓E20X下线。

不过,在大众的长远规划中,思皓显然并不是其目标。伴随股比变更,江淮大众改名前已把思皓品牌出售给江淮。今年北京车展上,江淮汽车正式发布了思皓品牌,并同时宣布新品牌下首款车型思皓X8正式上市。

从时间上来看,合资公司的股权变更进行得颇为顺利。12月3日,江淮汽车上市公司的公告显示,江淮大众合资合作事项,目前已经完成工商变更以及交割。12月8日,合资企业已正式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大众正逐步实现其版图扩充;而江淮话语权渐弱,其身份终究逃不过“代工厂”。

事实上,近年来自主品牌两极分化明显,主流自主品牌通过推出高端车型或高端子品牌进行高端化路径的探索,弱势品牌则渐渐被大浪淘沙。在技术和品牌层面均有欠缺的江淮,则另辟蹊径抱上了大众与蔚来“两条大腿”。早在2016年时,江淮就已经牵手蔚来,通过代工蔚来旗下高端电动产品进入公众视野。不过,在江淮蔚来的车型推出后,就有消费者扣掉车尾“江淮”二字。后来,蔚来的车型上已经看不到江淮的字样了。

弱势自主品牌在市场竞争中逐渐掉队,更有大量企业已然倒下。江淮的选择或许也是基于其自身处境最好的出路。尽管没有“名份”,但江淮活了下来。

大众电动化落下关键一子

从另一层面,“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的成立,则是大众在新能源布局的重要一步。这标志着大众汽车集团顺利完成对江淮大众的战略投资,并获得合资公司管理权。同时,全新研发中心也在合肥竣工。

未来,大众汽车(安徽)旗下产品将基于集团MEB模块化电驱动平台打造,其首款车型计划于2023年投产。而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二期扩建工程也计划于2021年启动,最大年产量预计可达35万辆,预计将于2022年底竣工。

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迪斯博士表示:“今年约10亿欧元的投资,将加速大众汽车(安徽)的发展。而大众汽车(安徽)的发展,也将进一步强化中国市场在集团电动化、数字化战略中的作用。”

“大众汽车(安徽)使我们能够充分发挥集团在全球电动出行方面的协同效应,推进中国电动化战略,并助力集团到2050年全面实现碳中和愿景。”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表示。
在他看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出行市场,也是汽车产业领域的创新强国。这也是为什么大众需要强化本土研发能力,“创建研发中心是为此迈出的第一步。”
按照大众汽车集团的宏伟蓝图,未来,安徽将成为大众打造电动出行的新基地。不只是江淮大众,大众汽车集团还收购了合肥电池供应商国轩高科的战略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据了解,大众汽车集团还正在与国内外供应商协商,计划在大众汽车(安徽)工厂周边建造一个专属供应商园区。

股比博弈,下一个是谁

2018年4月,国家发改委公布汽车行业合资企业外资股比放开的时间表以来,各项承诺陆续兑现。伴随政策,企业层面的股比博弈已在悄然进行。
尽管大众中国(安徽)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由外方控股的合资车企,但论合资股比的变更,最早透露出明确方向的却是华晨宝马。

2018年10月,宝马宣布与华晨打破50:50的股比合作关系,前者以36亿欧元收购华晨宝马部分股权,将持股比例提升至75%。这项交易将经过相关部门审查后,最终将于2022年完成。

华晨将在2022年才失去乘用车项目的控制权,江淮却因为和大众是基于新能源项目合作,从更名之日开始,就正式失去了"江淮大众"新能源项目的控制权。只不过,华晨在2022年到来之前,就已经陷入破产重整中。

合资股比的放开,不仅为中国市场引入了特斯拉国产,也引发了江淮大众、华晨宝马的股比变更。而更多合资企业的博弈也在暗自进行。在合资股比放开的过程中,中国车企如何发挥主场优势,更好的应对未来的竞争、争取到更大的权益,将是车企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