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不能停下来!
外卖、货运、出行、自动驾驶……2020,滴滴停不下来。
经历了2018年两起重大安全事件后,滴滴迎来了将近两年的沉静期。
但2020年的滴滴,动作频繁接连不断:复活快的新出租、推新品牌“花小猪”、搞社区团购、整同城货运……
几乎开启“暴走模式”的背后,是市场对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信心的动摇、投资者退出诉求下滴滴维持企业估值的焦虑。
滴滴的2020:根本停不下来
5月6日,疫情刚刚消散,滴滴对外释放信号:网约车业务盈利。这是成立八年的滴滴首次宣称盈利,尽管这种盈利是否可持续,外界依然不得而知。
在2020年随后的日子里,滴滴在业务端和资本市场都表现得相当活跃。
1)自动驾驶独立融资
作为出行业务领军企业,自动驾驶概念的热门标签,滴滴自然不能落下。5月底,滴滴宣布旗下自动驾驶公司完成首轮超5亿美元的融资,由软银愿景基金2期领投。
这笔投资还破了个记录,成为当时国内自动驾驶公司获得的最大单笔融资。
2)花小猪上线
6月末,全新打车品牌“花小猪”APP和微信小程序在多个城市陆续上线,用找好友“砍一刀”即可获得高额补贴的裂变营销,得到不少关注,被称为“打车界的拼多多”。
起初谈起横空出世的子品牌花小猪,滴滴还遮遮掩掩,直到品牌颇具规模后,才向市场大方提及。
还有人爆料,即便在公司内部,知道孵化花小猪产品业务(代号“霸王花”)的员工也不多。后来,滴滴的这番“左右互搏”被市场解读为自我竞争、抢占低线城市份额、继续渗透市场。
3)青菜拼车品牌升级
7月20日,滴滴拼车进行了业务升级,更名为“青菜拼车”。拼车业务市场上其他竞争对手做得并不多。
12月,青菜拼车宣布将在100个城市推出1折拼车活动,最高可以减免100元。
滴滴方面称,从2019年到青菜拼车上线运营至2020年12月,已减少碳排放近5万吨,年内累计为乘客节省高达42亿元车费——看来是要向市场讲述一个既经济又绿色的商业故事。
4)“快的”复活
9月,滴滴将此前并购的“快的”品牌复活,旗下出租车业务升级为“快的新出租”。共同回归市场的,还有重金——滴滴宣称补贴1亿元打车津贴。对此,公司名曰“拉动消费、帮助司机师傅提升单量和收入”。
快的新出租运营一个月,滴滴称内部数据显示,平台出租车订单同比增长10%。
5)新能源造车
造车业务,滴滴也没有落下,搭上了恒大的车。
9月15日,恒大汽车以配售方式在港股市场筹集资金40亿港元,引入的投资者有滴滴出行,也包括腾讯控股有限公司、红杉资本、马云的云锋基金等知名机构。
6)社区团购
11月,互联网巨头开始在下沉市场社区团购中搏杀,滴滴旗下橙心优选活跃其中。
这是公司罕见地在非出行领域出手,并大手笔加入“烧钱大战”,尽管从供应链等角度来说,滴滴在这一业务上不如竞争对手有优势。
7)同城货运
12月,彭博报道称滴滴旗下的货运公司“滴滴货运”正在寻求首轮融资,总规模在3亿美到4亿美元,或将公司估值推高至20亿美元。这一业务于今年6月上线,9月即宣布整体日订单量超过10万,成为货拉拉、58旗下快狗打车的竞争者。
滴滴飞奔着驶过2020,等着它的是偌大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
估值危机
滴滴狂奔的动力,来源于估值危机。
2020年年中,滴滴被曝即将赴港上市,估值或达到800亿美元(详见BT财经报道《滴滴当前的最优先事项不是IPO,是什么?》)。但直到年底也没有进一步动作。
回顾滴滴成立的八年时间里,共开展了19轮融资,总募集金额超1600亿元人民币,其中最大的股东当属软银。投资机构等待八年之久没有退出,这个时间不算短了。
在2018年重创后,市场普遍认为监管将是压制滴滴估值的第一大难题,公司的估值因此很难再进一步。
滴滴在2017年对外宣称融资估值超过500亿美元,2018年的低谷时期据说在私募市场已经掉价到400亿美元出头。2019年,有少量滴滴股份在公开市场寻求转让,报价显示当时的估值也只有400多亿美元。
虽然估值在IPO时翻倍并非不可能,但从舆情风向来看市场对滴滴的估值依然信心不足。
为了用业绩提振估值,滴滴在2020年初提出了“0188”战略,发力在未来三年内实现0重大安全事故、日订单量超1亿、行业渗透率超过8%、全球月活超8亿。
滴滴创始人程维还亲自宣布公司未来3年的将落实“4轮+2轮”出行业务和非出行业务(如自动驾驶、滴滴金融)双线推进。
与此同时,公司还加大内部反腐,以保持企业文化健康廉洁。滴滴8月31日发布《关于贪污腐败行为告供应商伙伴函》宣布开展受贿索贿,贪污腐败、舞弊、管理不当等行为的调查,已查处4人。
2020年,滴滴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向市场讲述了同城货运、社区团购等全新的故事,目的就是提振估值。
虽然“小心思”被市场看透,但提升估值并非没有可能。和滴滴并称为小巨头的美团“本行”外卖也是利润微薄的业务,但是市值早已突破万亿元人民币,是滴滴的两到三倍,法宝之一就是全面开花的业务路线。
不过,成为下一个美团谈何容易。多重因素影响下,滴滴的未来依旧充满不确定性。
新故事、新难题
虽然滴滴极力想讲好新故事,但一路上总有些阻力。
比如,来自出租车行业“亦敌亦友”的压力。
虽然上线快的新出租时,滴滴曾向出租司机群体“示好”,称大力补贴惠及司机师傅和乘客双方,但出租司机群体似乎并不买账。
就在反互联网巨头垄断声音正劲之际,12月7日,出租车产业联盟发布文章,呼吁监管机构继续滴滴收购Uber合并案的反垄断调查,并举报滴滴垄断行为。
在微信公众号“出租汽车产业”发布的文章里,直指滴滴在网约车领域“一家独大”,2020年5月,滴滴月活5439万人是第二名的22倍多;上线花小猪低价获客,扰乱行业秩序。
不过对于这一“举报”,没等到滴滴回应,已经有大量消费者站出来表态。其中既有支持反垄断调查的,也有人认为出租车行业本身就垄断严重,滴滴是市场里不可或缺的可以与之抗衡的竞争者,不应该再受到打压。
除了行业内的压力,滴滴也承受着不少外部压力,最大的一点莫过于资本市场对于整个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信心动摇。
曾经,Uber和滴滴、爱彼迎、WeWork是共享经济几大明星独角兽,一度获得资本热捧。但都因为商业盈利一直难以跑通,在IPO时纷纷折戟或元气大伤。
2019年,与滴滴交叉持股的“海外兄弟”Uber遭遇大规模裁员、股价破发、核心团队继续流失等负面,依旧在难以盈利的泥沼里挣扎。直到2020年,Uber外送等业务初具规模,股价才逐渐从低迷里走出来。
同样已经上市的出行平台Lyft的2020年第三季财报显示,当季净亏损4.595亿美元,同比只收窄0.8%,盈利的势头依旧微弱乏力。
共享经济另一大领域独角兽WeWork更是遭遇IPO流产的重创。它为中小创业企业提供可短期、少量出租的工位,以节省初创企业运营成本。但这一商业模式多年难盈利,2016到2018年三年时间里,营收年年翻倍,但是亏损也随之翻倍,让市场看不到规模效应带来的经营成本优势,WeWork的IPO在2019年戛然而止,其主要投资方软银更是元气大伤。
曾经的共享经济明星独角兽接连倒下,市场甚至开始质疑,共享经济被热捧多年,但它会不会终究是个伪命题?
彭博曾经援引蓝莲花资本顾问的分析师Shawn Yang的观点称,许多投资者都在质疑滴滴能否实现盈利,而Uber和Lyft的股价不力,凸显投资者对整个共享出行行业的怀疑。
这样的质疑显然对滴滴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早有市场观点认为,滴滴已经错过了最佳的上市窗口期。
滴滴想要漂漂亮亮IPO,不仅需要令市场信服的故事,更需要实打实的经营和盈利数据。而以上两者,无一不难。
滴滴显然也不想被禁锢在共享经济的老故事上,2020忙碌狂奔一年,外卖、货运、出行、自动驾驶……不停地扩展边界,在线下市场跑马圈地。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直播中立即观看>> 【线上&线下同步会议】领英 跃迁向新 年度管理者峰会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
10 吉利早就该合并极氪领克了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