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长安汽车新能源:高端之殇

2021-05-31 14:01
蛇眼财经
关注

近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其与华为、宁德时代联手打造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AB品牌即将上市。而随着原长安蔚来的股份变化和更名,AB品牌对外的正式名称和运营主体也被确定下来。

本月20日,长安汽车发布其控股子公司——长安蔚来披露公告显示,“长安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阿维塔科技有限公司”,而且今后将以独立运营、独立发展的形式,与长安汽车、华为以及宁德时代携手共创包括智能电动网联汽车平台(CHN)在内的一系列智能汽车产品。

这就意味着阿维塔科技现在是长安汽车、华为和宁德时代三方合作的具体执行方,而长安汽车与蔚来汽车在进军高端汽车市场上的合作则就此结束。从现实情况来看,长安汽车与蔚来汽车的合作是以失败告终,这也使得外界会对长安汽车的新合作打一个问号。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长安汽车需要盟友

谭本宏曾表示,长安汽车做中高端品牌,一定是通过与合作伙伴一起来打造。而他这么说的主要是因为在竞争激烈的中高端市场,长安汽车有明显的短板。

目前国内的中高端汽车品牌定价范围大致在15-30万之间,而长安汽车官网上共上线了22款车型,在这个定价范围内的只有UNI-K(2021)、CS75 PHEV(2018)、CS95(2017)和CS55纯电动版(2020)这四款车型。

其中,长安汽车今年三月上市的新车型UNI-K是其在智能化研发水平的集中体现。UNI-K外观设计感强,性价比高,此前还在2021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中,胜过大众途观、宝马3系等车型,以满分成绩获得落地先行赛金奖,在预售期和上市后都有不错的销量。据乘联会数据显示,长安UNI-K车型4月销量6608辆,2021年1-4月累计销量10052辆,排名第41位,在热门车型哈弗大狗、理想ONE和特斯拉Model Y之前。

不过,UNI-K定价在15.39-18.49万元之间,仍是传统燃油车,所以只能算是长安汽车基于自身优势领域向中高端市场的一次较短距离的成功突进,还不足以带动外界改变对长安汽车的固有印象,实现品牌升级,而且长安汽车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进展也并不理想。

长安汽车2011年就进入到了电动车和新能源车领域,2017年发布新能源战略“香格里拉”计划,2018年专门成立了全资子公司长安新能源,但至今还未打造出一款有力的拳头产品。目前长安在售的新能源车型有四款,分别是奔奔E-Star、CS55纯电版、CS15E-Pro、逸动EV460,其中卖得最好的奔奔E-Star售价不到3万元,而且其销量虽然在今年一季度的新能源乘用车榜单中排名第9,但还不及五菱宏光的同类车型MINI EV。

产品不太给力就导致长安新能源成立以来一直在亏损。财报显示,2020年长安新能源亏损11.6亿元,2018年起三年累计亏损近20亿元。

究其原因,新能源车相比燃油车,能量驱动系统和冷却系统等内部部件和基础配置安全不同。而且从锂电池到钠电池、从液态电池到固态电池,正处在快速发展期的新能源电池技术更迭快、门槛高,所以在此领域布局不久的长安汽车即使加大投入力度,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追赶上行业最高水平。

可以看出,长安汽车在品牌定价和新能源技术方面的水准都有待提高。而为了尽快在行业中取得一席之地,长安汽车就需要针对性地寻求盟友来壮大自己的力量。

其之前与蔚来的合作没有成果,就是没有做到对症下药。

一方面,蔚来的高定价主要是基于远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优质服务,这对成立已久的长安汽车并不具有可借鉴性和可复制性;另一方面,虽然蔚来有一定的新能源电池研发成果,比如E17上的半固态电池和掺硅补锂技术,但主流产品的电池供应还是依赖宁德时代,其自身不能向长安汽车提供独立完整的电池支持。

因此,与蔚来汽车分道扬镳之后,长安汽车选择了当下可以快速拉升企业品牌定位的华为和国内领先的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但找准伙伴后推出的阿维塔品牌,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依旧有待考量。

强强联合,仍有局限

长安汽车、华为和宁德时代三方的合作始于2020年四季度,协议基于三方优势,共同研究汽车应用生态、Vehicle OS(车辆操作系统)、计算与通信架构、高压系统及底盘机械等平台技术,联合打造一个高端智能汽车品牌、一个智能电动网联汽车平台、和一个智慧能源生态等一系列丰富的智能汽车产品,内部代号为“CHN项目”,和更名后的阿维塔科技公司任务一致。

而阿维塔品牌作为他们联合打造的汽车品牌,则集中聚合了长安汽车的整车制造优势、华为的智能解决方案研发优势以及宁德时代的能源供应优势。

不同于与蔚来的合作,在这次合作中长安汽车很快就拿出了成果。

在前不久的“2021年长安汽车世界智能大会”上,长安汽车表示阿维塔品牌计划推出5款车型,首款车型代号“E11”,基于CHN架构下的EPA2(Ethernet for Plant Automation,工业现场设备开放网络平台)平台打造,定位高性能纯电动四驱SUV,长安汽车负责车型的产品定义,软件服务层面搭载华为的智能座舱平台CDC、自动驾驶域控制器ADC以及部分三电零部件,于2022年正式上市。

根据长安方透漏,这款车型在造型设计、安全、品质等方面都很有竞争力,还拥有高阶智能驾驶、A1智能座舱等智能化体验。从已知情况分析,这款汽车未来或相当于长安汽车进阶版的“UNI-K”,可以助力长安汽车的品牌定价向上再升一级,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

首先,在长安汽车之外,华为还同时选择了北汽和广汽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支持他们打造各自的子品牌。而北汽近日已经上线高端新能源车型华为HI版阿尔法S,广汽也宣布将与华为合作开发L4级自动驾驶,这就意味着长安汽车凭借华为并不能完全实现差异化的智能服务。

而且华为近日公开表示,不会投资任何车企,也不会控股参股,主要是基于自己的ICT(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力提供智能汽车Inside服务,而此番明确界限就向外界表明了自己不会参与车企之间的竞争,这也让包括长安汽车在内的华为汽车概念股集体崩盘。少了华为的口碑加持,未来长安汽车要实现品牌上行还靠自己的产品力。

其次,宁德时代作为目前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动力电池制造商,不仅也和其它车企有合作,而且在先进电池技术的研发应用上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比如,固态电池在安全性、储能、续航等方面胜过液态电池,而从固态电池的专利申请来看,日韩和美国厂商优势更明显。另外,手握千余项固态电池专利的丰田曾表示,将于2021年正式亮相固态电池及相关技术,这就会对宁德时代以及搭载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车企形成一定的冲击。

最后,结合长安汽车目前的品牌定位,如果E11定价不合理,也无法保证消费者会为此买单。而长安汽车要拉平与现有高端品牌之间的差距,在消费者层面拥有良好的口碑形成品牌溢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总的来看,以E11为首的阿维塔品牌可以助力长安汽车冲击高端市场,但尚不足以让它在竞争激烈的高端市场拔得头筹。要真正落实品牌上升,长安汽车需要强化自己的标签,打造更优质稳固的产品体系。

而长安汽车也清楚这一点,它并没有将智能新能源汽车的鸡蛋全部放在阿维塔这一个篮子里。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曾表示,长安汽车将基于方舟架构和CHN架构,打造EPA0、EPA1和EPA2三大平台,未来五年将陆续推出26款全新智能电动汽车,阿维塔品牌的产品规划只占5款。而多面布局就会让它在这场快速升级的产业变化中走得更稳。

高端市场挑战多

但长安汽车仍不免要面临诸多挑战。

2020年12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双增长,产销双双超过20万辆,分别达到23.5万辆和24.8万辆,环比增长17.3%和22.0%,同比增长55.7%和49.5%,达到历史新高,而新能源汽车的产销规模扩大对于长安汽车来说,有利也有弊。

利处表现在消费层面的大规模应用可以倒逼社会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成,反向刺激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弊端表现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参与者闻风而来,会加大长安汽车的通关难度。

比如,除了蔚来、特斯拉等新兴品牌外,长城汽车、吉利汽车等国内的老牌车企也都纷纷进军中高端市场,还有行业外部实力选手小米、360、美的等,也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切入汽车市场。每家都来头不小,高端市场这湖水已被搅浑,长安汽车的品牌向上计划自然会受到影响。

而且参与者越来越多,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相关部门最新调整的免征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就上调了纯电动车的全电里程和电能消耗量的标准,混合动力车则提高了燃料消耗量要求。在基础标准上升的情况下,消费者对高端市场的产品要求就会更高。

而长安汽车除了要面临外部竞争和内部制造带来的双重压力外,还要面对并不热情的消费者。

出于经济原因,不同于资本方的狂热,用户消费层面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买入显得顾虑重重。其一,目前新能源汽车普遍要比燃油车贵,但充电却并不算便利。其二,新能源汽车贬值快,二手车卖不起价,导致汽车保值率低。而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频出,说明一手车的使用寿命也不见好。

这些考量就使得短期内燃油车和混合动力车更受欢迎,而长安汽车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大力投注于未来的竞争高地,也许会使当下消费端的经营出现断层。但没有在燃油车时代取得绝对竞争优势的长安汽车,无论前路多么难走,也只能硬着头皮冲进即将到来的新能源车时代。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