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车企与国六B的博弈,车主是如何成为牺牲品

2021-05-27 10:08
车门视车
关注

    数月来,很多大众探岳和途观L的车主特别苦恼。每隔几千公里就会堵塞的汽油颗粒捕捉器(GPF)成了车主们的一块心病。更无奈的是,除了拉高速或去店里执行颗粒捕捉器再生,别无他法。车主们背负着经济和时间上的双重负担。

    国六b排放政策实施后,各大车企都面临着空前的排放压力。在发动机燃烧技术还无法完全满足国六b排放要求的背景下,一场车企与国六b排放之间的博弈已经拉开了帷幕。探岳和途观L加装的颗粒捕捉器,成了大众应对国六b的筹码。

    从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我国只允许“国六”排放标准的轻型汽车销售和注册登记。但或许是大众的相关技术跟不上,亦或者是发动机的改动成本过于高昂,目前还无法跟上标准,只能为汽车添加颗粒捕捉器。

    颗粒捕捉器的价格并不昂贵,但它本身可并不像它的价格一样让人省心。因为容量有限,随着尾气滤的增加,颗粒捕捉器会产生堵塞,从而出现动力下降、油耗增加、自动启停失效等问题。

    是否所有汽车都有颗粒捕捉器呢?基本上是,就算现在不是,在2023年RDE测试工况强制考核后,所有企业也都会装上。但大部分企业对此都是有应对措施的,比如在发动机断油时,向颗粒捕捉器中引入大量的氧气,再配合600度以上的高温将捕捉的颗粒燃烧,从而达到颗粒捕捉器再生的目的。理论上,车主对此是不用过多费心的。

    但大众探岳和途观L并非如此。表面上看,大众探岳有主动和被动两种“再生”策略,看似全面,但治标不治本。关键的被动再生作用没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更多的是车主自主进行主动再生。大众对此的应对方式依旧是贯彻自己尚有的主动再生措施的实行,忽略车主所需承担的主动代价,让车主自费进行更换、定期跑三十分钟的高速、甚至给汽车加98号汽油。对于车主的抱怨和投诉置若罔闻,颗粒捕捉器的一切问题都需要车主自行解决。自身技术问题为何要消费者买单?依托着中国最大的市场,行径为何如此让人寒心?

    归根究底,一切问题的增加都是从《规定》的实行开始的。政策的实行似乎没有给车企留有足够的缓冲时间,车主们苦不堪言的同时车企同样叫苦连天。政策施行之前是否可以先督促车企进行“再生”技术的提升,等技术成熟后再施行呢?这样车企与车主的矛盾应该不会像如今这样激烈吧。车企车主都是中华人民,政策的施行尽量先为人民的生活考虑是否会更为和睦呢?亦或者是我们所看到的东西都太浅显了。

    国家当真没有考虑到车企的现状吗?政策的颁发岂能儿戏?新能源汽车的逐渐兴起对燃油车的压力显然是与日俱增的,排放量的越发严格不也是如此吗?这是一个科技社会,也是一个强力倡导环保的社会。国六b的排放要求可以说是史上最高,这无非是帮新能源汽车推了一把,给燃油车踹了一脚。

    但事无绝对,对燃油车来说这是一场厄难,但厄难与机遇共存,有压力才有动力。如此压力之下车企的技术创新是迫在眉睫的,尾气的排放在技术创新之下应当会不断地减少。这是一场赛跑,一场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的赛跑。谁跑的快谁才能拥有更硬的立足资本。企业只有主动对标差距,加强创新,才能由价格优势为主向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场赛跑决定了双方是否能在未来市场立足,但双方共同的努力方向都与国家的目的重合。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胜出,还是燃油车略高一筹,降低污染的标准都将被达到。这是趋势,新时代环保的必然趋势。

    我们无法怪罪政策的施行,政策施行的目的是环保,是全球人民理应共同努力的东西。也应对燃油车所属车企面临的困难有所同情,但积极应对,采取必要措施是必须的,对此大众做的显然不够好。

    而身为消费者的我们,也应当为环保和创新做出相应的努力。捕捉器内颗粒无法燃烧时,我们可以少一些抱怨,行程中尽量选择有高速的路线跑一跑,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差劲。加油时,尽所能的选择高标号汽油,低灰分机油。将心比心,将问题全推给车企也没法解决,倒不如我们也为车企的技术创新分分压力。随着技术的提升,车辆性价比也会提升,我们也终将得益于此。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