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还需要特斯拉吗?
作为汽车行业的颠覆者,特斯拉从成立之初就遭受各种质疑,而这一切以其目前在中国市场遭受的困境达到新的顶峰。
特斯拉的频发质量问题和全然不同的市场策略,放在当下自主传统车企全力转型新能源汽车,蔚来和小鹏等新造车势力持续增加的新车型和销量规模之下,让人不禁怀疑中国市场还需要特斯拉吗?
超越跨国车企,是中国汽车产业喊了多年的口号,诚然在百年燃油车历史面前,自主品牌并无一丝胜算;在智能电动汽车成为潮流的当下,弯道超车成为在一段时间内,自主车企再出发的强大动力。
在丰田、大众、通用等跨国车企面前,多年的市场换技术,中方合资方并没有在汽车技术和市场获得领先的优势,更多是持续沉沦,跨国车企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超大的存量规模,如铜墙铁壁般不可打败。
处于发展初阶段的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让汽车拥有无限想象空间,也让整个市场拥有更大的接受自由度。即便曾经交付不断延迟、爆发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自动驾驶技术发展险象横生,特斯拉依旧得以发展至今,实现百万产销量,增速不断加快。
在跨国车企全员无视电动智能汽车发展,任由特斯拉一步步成为行业领导者的间隙,中国汽车开始发力,从拥有自研“三电”技术的比亚迪,再到不断顶住压力,逐步受到用户认可的蔚来和小鹏等车企,他们创造了中国汽车一个又一个纪录,取得了从未有过的领先地位。
从三元锂电池的超长续航到超级快充,从全新的科幻外观设计到超大中控屏的内饰设计,从智能中控系统再到自动驾驶系统,特斯拉一步步打磨了电动智能汽车应有的样子,而这个模样即便是百年汽车工业也无从想象。
诚然,特斯拉所描绘的电动智能汽车,正在成为整个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而中国自主品牌的比亚迪、广汽和上汽等等车企,正在紧紧抓住这个百年难得的机遇,并让其成为企业焕新的一个契机。
再回过头来看看,以智能和服务为特色,全新的设计理念,全新的运营模式,从几乎令人窒息的质疑声中,蔚来、小鹏和理想等新造车势力,开始展现电动智能汽车的魅力、实力和生命力。
特斯拉已经成功了,因为几乎所有车企都将智能汽车作为发展方向,而每一辆电动智能汽车都以特斯拉为标杆,超越特斯拉成为他们的一个目标。
在智能电动产品稀少的海外市场,特斯拉正在全面增长和快速普及,而在拥有最丰富产品、竞争最为激烈的中国市场,特斯拉正在遭遇一场信任危机,甚至让其成为众矢之的。
但,中国市场还需要特斯拉,曾经正是其鲶鱼效应,让中国汽车获得了快速发展,尽管特斯拉如今的标杆作用被削弱,但我们不要忘记了,在特斯拉之前,并没有人能想象电动智能汽车能如此这般的美好。
当汽车工业沿着特斯拉的路线向前发展时,在超长续航、超快充和自动驾驶之外,你是否已经没有其他想象空间?你也想象不到特斯拉还将给汽车工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换一句话说,只要存在一天,领先行业发展的特斯拉,就会承受整个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和质疑,甚至谩骂,从而让其他所有车企获得回旋余地和发展空间。
再换一句话说,正是特斯拉作为颠覆者领先地位的存在,所有车企都会鼓足劲以超越特斯拉为目标,最终整个行业都会受益于此,在各个领域获得不同的成果。
还处于发展初期的智能电动汽车,需要特斯拉的存在,让那种危机感,那种未来感,最终引领整个行业的变革,特别是对于拥有全球最多车企、最丰富车型的中国市场,以及期待实现弯道超车的历史重任的自主车企。
马斯克和特斯拉一步步撕掉了贴在汽车身上的各种标签,也让汽车抛开了种种限制和不可能,就让特斯拉风暴来得更猛一些吧,中国汽车工业值得这一记重击。
特斯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特斯拉让中国汽车工业拥有了一个超越历史、创造历史的机会,而这个机会从未有过,或许也不会再有。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10 关税漩涡中的汽车供应商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