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和雷军“起大早,赶晚集”的造车梦
文/周雄飞
编辑/子夜
“10个亿我不要了,还想再跟雷军赌5年。”
两年前,在中国质量协会40周年纪念大会上,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这样公开表示,“我跟雷军的10亿赌约已经结束了,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2013年,董明珠和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以5年后营业额谁高而打赌10个亿,结果格力2018年以251亿元的优势赢下了这场赌局。
对于董明珠的再次“赌约”邀请,雷军很快做出回应表示:“我觉得可以再试一下”。
如今,董明珠和雷军已再次坐上了赌桌,只不过这次两人要赌的或许是一场造车竞速赛。
本周二,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通过参与司法拍卖拍得珠海电动车企业银隆新能源30.47%的股权,成交价格为18.28亿元。与此同时,董明珠也将其持有的银隆新能源17.46%股权的表决权委托给格力电器。
格力收购银隆新能源部分信息,截图自公告
凑巧的是,就在一天后,雷军在其个人微博中发表消息称:“小米汽车正式注册,公司名: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亿,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担任法人代表。”
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格力电器顺利将银隆新能源变成了其控股子公司,董明珠也得以再续其五年前就已开始的“造车梦”。小米也在近两个月的加速布局下,让其造车进程向前迈了关键的一步。
在造车这件事上,董明珠和雷军其实都起步很早。
早在2013年,国内市场中新能源造车势头还未起来之前,雷军就已赴美拜访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并且回国之后,接连对于蔚来、小鹏等新能源相关企业进行了投资和布局。
就在雷军“撒钱”的那几年,看到新能源造车势头火热的董明珠,看中了银隆新能源,想要借此来入局新能源造车领域。但由于彼时格力股东的反对,对于银隆的收购计划被终止,再加上产品力的弱势,董明珠的“造车梦”就此搁浅。
虽然随着董明珠和雷军在造车业务上的孤注一掷,让两家企业已站在了同一造车起跑线前。但双双错过最佳造车时机的的事实摆在面前,再加上双方在造车领域的优劣势,让这场有关造车的“赌局”变得更加精彩起来。
现在,发令枪已响,都已错过造车最佳时机的格力和小米,还能追回已落后的差距吗?董明珠和雷军关于造车的这一轮新赌局中,谁能率先取得优势?
1、对于造车,董明珠和雷军孤注一掷
为了实现此次收购,董明珠可谓是花了五年时间准备。
上月31日,格力电器宣布,已在当天上午通过司法拍卖以18.28亿元的价格竞得银隆新能源约3.36亿股股份,占银隆新能源总股本的30.47%。另根据《表决权委托协议》要求,董明珠将其持有的17.46%的银隆新能源股份所有对应的表决权,委托格力电器行使。
格力所拥有的这两份股份相加起来,合计占据银隆新能源总股本的47.93%,银隆就此成为格力的控股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格力对银隆新能源的收购是通过司法收购进行的,由于此方式不涉及重大资产重组,并不需要开股东会,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在收购之前仅召开了由董明珠主持的7人董事会,此外再无其他任何消息流出。
以至于格力内部的一些小股东对此收购事件只有知情权,但并没有表决的机会。董明珠能如愿完成对银隆的收购,也是因为吸取了前车之鉴。
早在2016年,董明珠就已看中银隆新能源,并在其主导下,在当年的格力电器第十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格力电器拟收购银隆新能源100%股权的相关议案。
图源银隆新能源官微
但彼时的格力股东们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好决定。于是,在当年11月份的股东大会上,否决了收购银隆的相关议案,并一致认为此前布局手机领域的失败就是前车之鉴,布局造车步子迈得太大了。
对此,董明珠在当年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气愤地表示,格力的股东:“鼠目寸光,只看眼前三分地”。
收购虽然被否决,但董明珠并没有就此放弃。
无法以公司主体来收购,董明珠就开始以个人名义来向银隆新能源进行投资。2016年底,董明珠拉着王健林、刘强东等人共同出资30亿元入股银隆,其中董明珠个人就出资10亿元。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后来接受采访谈到这笔投资,坦言自己没有做调研,相信董明珠的眼光,还说出5个亿不算多的“金句”。
这之后,董明珠在次年又连续两次以个人名义增资银隆,并最后以总计23.4亿元的投资拿下银隆17.47%股份,成功成为银隆新能源的第二大股东。
现在来看,正是有了董明珠对银隆的孤注一掷,格力才能如此顺利地收购银隆,也才让自己有了再续“造车梦”的机会。
无独有偶,对于造车能拿出孤注一掷态度的,还有雷军。
今年3月底,在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雷军在宣布小米进军造车后,动情地说道“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我愿意压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雷军宣布小米开始造车,图源雷军个人微博
雷军说完这段话后,整个会场沉寂了几秒种后才响起了掌声和欢呼声,而就在那几秒的沉寂中,或许在场的所有人都在为雷军这个决定捏把汗,因为彼时在外界看来,已从雷军的讲话中听出了“不成功便成仁”的感觉。
而这样的担心并不是没有原因,对于小米来说,造车真的是从零开始。雷军自然知晓这一风险,以至于在这之后,开始了对于造车的准备。
自5月底开始,雷军就频频造访国内一些车企,这其中包括长安汽车、上汽通用五菱、长城汽车和广汽集团等企业。雷军与车企们的接洽,被业内视为正在为造车寻求车企合作。
在与车企接洽的同时,小米也开始了对人才的招聘和挖角。
就在雷军走访长城汽车的当月,小米官网悄然上线了一批有关自动驾驶领域的岗位需求,其中就包括对于架构师和工程师人才的需求;而到了上月,该官网又上新了一批岗位需求,岗位包括内饰、悬架、电气化等整车细分系统。
据未来汽车日报援引一位车企内部人士表示,今年6月小米已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挖自动驾驶领域的大佬和专家,薪资基本以“百万美元年薪起步”。
与此同时,小米还在为造车开始“买买买”。自今年6月初开始,小米先后对纵目科技、禾赛科技和几何伙伴三家自动驾驶领域企业、蜂巢能源和赣锋锂电两家动力电池相关企业、智慧停车公司爱泊车进行了投资。并在本月的财报中,宣布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DeepMotion(深动科技)。
与雷军一样,董明珠同样也在近两年对于造车做着前期准备。
2019年8月底,格力电器宣布与威马汽车达成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智能制造、车家智能互联等智能化相关领域,以及整车制造相关、高端设备输出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而到了今年4月,格力电器公开了一项名称为“一种铁芯冲片、定子铁芯、电机及新能源汽车”专利技术。据专利介绍,该技术应用于永磁电机领域:能够有效阻断焊槽处磁力线的流通,减小涡流损耗;在磁密饱和时能减少电磁激振力的集中和突变,从而降低电机噪声。
格力专利信息,截图自天眼查
在业内看来,这项专利很有可能就是格力在为造车做准备,毕竟永磁电机一般被用于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
这样来看,虽然雷军和董明珠在造车一事上都拿出了孤注一掷的态度,但同时也在做着相应的准备和布局。毕竟,两人面前都摆着一个现实——已错过了造车的最佳时机。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20立即参评>> 维科杯·OFweek 2024锂电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1月8日火热报名中>> Allegro助力汽车电气化和底盘解决方案优化在线研讨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