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没盼来苹果,等到了索尼

2022-01-12 18:24
帮宁工作室
关注

▍如果苹果进军智能电动汽车市场

5年前,当苹果公司打算开发电动汽车的传言开始浮出水面时,人们对它开发自动驾驶汽车持高度怀疑态度。人们更倾向于相信,苹果公司更感兴趣的是打造未来的数字娱乐、智能操作系统和引导系统,这些系统可以授权给其他汽车制造商,就像他们向世界各地的汽车制造商供应Apple Car Play(车载系统)一样。

然而过去的两年里,越来越明显的信号是,苹果公司确实有更大的抱负,即围绕智能汽车打造完整的硬件、软件和服务平台,并可能在未来制造和销售电动汽车。

在上周的CES上,智能汽车领域有两个真正重要的公告,让人相信,苹果公司可以在未来10年或20年创造出具有竞争力的智能汽车。

其一是,与其AR Kit系统相连接的AR和MR眼镜。一款苹果智能汽车可以推动这些技术走向未来。

其二是,索尼宣布创建出行公司,专注于电动汽车。同时展示了Vision-S 02电动汽车。不过索尼高管没有承诺将这款汽车推向市场,但表示新公司将进行进入电动汽车市场的探索。

汽车的未来是一种设备,而不仅仅是电动动力汽车。

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在特斯拉工作了5年,在苹果工作了两段时间,最近一次是在2018年至2021年9月,担任特别项目副总裁,之后加入福特汽车。

菲尔德指出,未来的汽车将基于硬件、软件和服务模型,而汽车制造商将有很大的机会,围绕这一概念来打造未来的智能汽车。

2022年1月5日,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Mary Barra)在CES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这个想法得到了更详细的阐述。在演讲中,她介绍了通用汽车智能电子汽车的发展方向,介绍了通用汽车基于Ultium电池的硬件平台,以及通用汽车专用软件“Ultifi”的操作系统。

博拉女士的主题演讲很有启发性,阐述了通用汽车和整个汽车行业在未来面临的挑战和新机遇。

从某种程度上说,通用汽车正在效仿个人电脑,尤其是苹果公司的整体策略,即创造硬件和软件,然后围绕服务进行创新。苹果公司在Mac、iPhone和iPad上的做法,与通用汽车在智能汽车上的做法更接近。

通用汽车现在已经拥有了Ultium硬件平台和专有的Ultifi软件操作系统,并明确了在未来,构建通用汽车所有车型都可以使用的专有应用和服务生态系统。

也就是说,对于通用汽车和整个汽车行业来说,这种方法是非常激进的。一个多世纪以来,各种车型主要专注于通用和对引擎的修改设计,以及高度专有的商业模型。但正如博拉分析的那样,未来的竞争意味着对汽车、陆运、可能还有海运的不同思考方式。

CES展上,通用汽车展示了他们的智能电动车是如何在Ultium硬件基础上组装,然后添加物理设计,并展示了智能软件在其电动汽车上的应用前景。可以想象,如果蒂姆·库克(Tim Cook)要推出一款智能汽车的话,会讲出一个非常类似的逻辑。

苹果公司设计产品的历史,总是从创新的硬件设计和由专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支持的平台开始。博拉的陈述也清楚地表明,这是未来所有智能电动汽车的模式,索尼高管也同样暗示了这一点。

然而,对于汽车行业来说,这种模式其实是全新的。尽管博拉清楚地表明,她和通用汽车在原则上理解这种方式,但他们在执行方面没有苹果公司这样的经验积累。

事实上,苹果公司从1984年的Mac开始就采用了这种模式,并在iPod、iPhone、iPad和最近的Apple Watch上非常成功地运用了这种模式。
从这个意义上说,苹果公司在智能电动汽车等新的数字驱动平台上执行这种模式,比汽车行业具有巨大的优势。当然,汽车行业在制造和扩展物理车型方面有优势,但实施操作系统和服务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特斯拉比目前的汽车行业,以及任何想要扩张或进入这个新领域的智能公司都有更大的优势。反过来说,苹果公司在执行这一模式方面有优势。如果当初有哪家数字信息公司能做到这一点,那它就成为今天的苹果公司了。

据报道,苹果公司关注智能电动汽车市场至少已有8年,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考虑到苹果公司在硬件、软件和服务方面的传统做法,库克和他的团队很可能看到了智能电动汽车平台作为交付软件和服务的新媒介的潜力。

苹果公司确实会在技术设计、制造以及如何销售智能汽车方面面临新的挑战,但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和商业智慧,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他们有潜力成为未来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所以,当苹果公司要做一款智能汽车时,很明显,竞争将会非常激烈。特斯拉、通用汽车、后来者索尼,以及所有其他汽车制造商都将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如果智能汽车的模式围绕着创新的硬件、可靠的操作系统、优秀的软件和服务,那么苹果公司已经证明了这种方法在市场上执行得很好。

所以,一旦苹果公司决定进入智能电动汽车市场时,可能会成为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本文部分内容综合Automotive News、Electrek、Barrons、WSJ、Forbes报道,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页  1  2  3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