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为何不直接造车,而是非要走一条“弯路”?
3
“曲线”造车,华为不得不走的弯路
有关华为该不该造车的争议由来已久,即便在华为内部对此问题也有不同看法。但直到现在,华为仍然坚持“华为不造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这一战略。
有分析认为,华为之所以坚称不造车意在做汽车界的安卓,若选择下海造车就将引发与合作车企的直接竞争。
当然,这种分析很契合目前华为“帮助车企造好车”这一战略定位。但前文已经提及,多数一线汽车厂家不愿意将“灵魂”交由华为来掌控,新势力车企则将“汽车界的苹果”作为目标,与华为展开合作的可能性也不大。直到目前,华为HI模式只有北汽、长安、广汽三家合作企业。
显然,“汽车界安卓”这一定位并不好实现。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早期也坚称不造车的百度扭身与吉利合资成立了集度汽车。
不过,即便不考虑同业竞争的问题,华为若要亲自下海造车也至少面临三大难题:一是华为仍面临芯片供应的压力;二是华为在整车制造领域经验不足;三是电动车零部件数量高达8000多个,远非手机产品(零部件2000个)可比,这对华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也是一个挑战。
而合作造车的模式下,华为既可以避免重现手机领域的芯片断供风险,又可以积累汽车项目的开发经验和顶层技术,整体风险大大降低。从AITO问界M5来看,华为内部团队应该对汽车的产品定义、设计、研发、以及供应链管理等环节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不过,华为这一“曲线”造车同样面临一些挑战和压力。例如,由于不参与制造环节,华为需要将问界M5产品的生产流程把控和品控质管交由合作方负责。只是这样的话,产品质量若出现问题,将不可避免对华为智能汽车事业以及华为品牌造成影响。
另外,尽管华为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超过5000家高端体验店,可以满足问界M5的入驻问题,但华为销售网点并不具备售后功能,售后维护等方面恐怕仍然需要小康来负责。而一旦小康的服务网络无法支撑问界M5快速上量后的维修服务需求,华为口碑也将难免受到冲击。
不难看出,“曲线”造车,尽管是华为不得不走的弯路,但也非长久之计。长期来看,华为直接造车的可能性仍然很大,不过如此一来,华为“汽车界安卓”的定位恐怕也就成为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
原文标题 : 曲线造车,会是华为的长久之计吗?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20立即参评>> 维科杯·OFweek 2024锂电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30点击申报>> 【限时免费】OFweek 2025储能行业榜单
-
免费申报中立即申报>> 0Fweek 2025锂电行业榜单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