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要亡了,但仍传出吉利牵手雷诺的消息,谁有利可图?
吉利、雷诺,在今年5月份完成韩国子公司的合作之后,将有望进一步深化合作。吉利收购雷诺40%股份,意义何在?
自今年5月份之后,吉利和雷诺的合作有可能又会得到进一步的深入。
5月份是吉利入股雷诺集团的韩国子公司雷诺韩国汽车,根据规划,吉利与雷诺的合作新车将由雷诺三星位于韩国釜山的工厂生产,预计2024年量产,投放韩国以及海外市场;在海外市场投放的新车,将要使用的平台将会是领克的节能平台。
时隔3个月,雷诺准备将电动车业务和内燃机业务剥离,而雷诺将保留内燃机部门40%的股份,20%股份由一家石油公司持有,另外的40%将会转让给吉利汽车。但目前这个消息还没有得到双方的证实。
如果这个消息在将来被做实,那么吉利收购雷诺内燃机40%股份,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从企业角度出发,有双向利好?
按照常理和吉利汽车的品牌规划,吉利需要的是更多的新能源汽车,而不是燃油车业务和新的内燃机业务。但吉利这个反常的操作,准备收购雷诺内燃机40%的股份,背后肯定有其想要的东西。
从品牌角度出发,吉利第一次收购雷诺韩国子公司34%股份的时候,当时吉利的目的是二者一起在韩国开发燃油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出口到韩国以外的市场。吉利想从中获得的是推动吉利产品国际化,并且巩固市场地位。
这一次的内燃机业务收购,更像是二者合作之后的进一步深入。
内燃机这个黄昏产业,似乎在外界看来已经无利可图。但是,从品牌角度来看,其中不仅仅有内燃机业务,还包括了雷诺的混合动力技术。在2022年的上半年,雷诺集团在欧洲市场累计销售了超过100万辆汽车(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和英国几个主要国家,零售额占66%),在欧洲市场雷诺的电动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占比,达到了总销量的36%。
虽然纯电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但以内燃机+电机构成的混动领域,还有利可图。
另外一点,雷诺剥离出来的燃油车业务之后,燃油发动机和混合动力发动机的生产基地将会迁往西班牙、葡萄牙、土耳其、罗马尼亚等拉丁美洲区域。加上雷诺在欧洲本土多年的经营,这些因素很可能帮助吉利缩短拓展海外市场的周期。
以上只是吉利方面的利好,对于雷诺而言也同样受益。
吉利这几年似乎很擅长干一件事,把曾经不温不火的边缘品牌,重新拉回到消费者的视野当中;除了沃尔沃,还包括路特斯、Smart、极星等品牌。
虽然目前雷诺已经把主要业务撤出中国市场,但后续与吉利的进一步深化合作,很有可能再之后重回中国市场。很可能会主要以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的身份回归。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5月22日立即预约>>> 宾采尔激光焊接领域一站式应用方案在线研讨会
-
6月13日立即参评>> 【评选启动】维科杯·OFweek(第四届)2025汽车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6.18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英飞凌OBC解决方案——解锁未来的钥匙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2025锂电市场格局及未来研判蓝皮书
-
10 小米“失速”,雷军也累了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