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盲目加码中国,可能令宝马万劫不复

2022-11-25 14:32
金刚新能源
关注

“在宝马看来,中德两国间双边联系以及合作依然有着巨大潜力,并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发展和提高,双方的企业会得到更多的合作机会。我对此充满信心。”近日随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的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

中德之间诚然释放出了正向的信号,但宝马在中国的日子却不见得令人乐观,看一组数据就知道了。

盲目加码中国,可能令宝马万劫不复 | 电动势

相关调查表明,10月份中国用户常关注的前20款新能源车型中,其中属于国产品牌的已经多达17款,而非国产品牌的则只有Model Y、Model 3以及法拉利296这3款。前两者是风靡市场的大热门,后者则是永远的顶流。

显而易见,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向新能源转型的不断深入,以及速度进一步的加快,过去在燃油车中叱咤风云,如今却夹在中间不上不下的宝马等外国品牌正面临着逐渐被边缘化的尴尬现状。

宝马电动化转型的不力,恰恰就给了国产品牌通过新能源车型在高端汽车市场中弯道超车的机会。中国汽车市场的高端品牌格局正面临着重新洗牌。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自问一下,如果要去买一辆30万元以上的高端新能源汽车,会第一时间想到宝马吗?当想到“体验”、“智能”、“自动驾驶”这些关键词时又会第一时间想到宝马吗?

如果没有想到的话,那会是谁?在国产品牌中恐怕十有八九是蔚来、理想、小鹏、极氪甚至问界等,在非国产品牌中恐怕是特斯拉当仁不让。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份答案,市场则将已经交卷的人的答案整理好呈现了出来。

10月份,宝马新能源车型销量总计5136辆,其中销量最多的iX3只有2592辆,近半年的销量也只有24979辆,远低于蔚来、理想等国产高端品牌。

盲目加码中国,可能令宝马万劫不复 | 电动势

当用车体验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时,国产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异军突起,使得吃惯了操控红利的宝马来到新能源汽车时代,在中国的未来开始变得越来越模糊。但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市场的未来却变得越来越诱人。

最新数据表明,中国汽车市场份额已经占据了全球的32%,并且对全球汽车市场的影响力正不断加大。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全球则已经超过了70%,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以绝对的优势主导全球。

所以对于宝马来说,尽管寒气已然越发逼人,周遭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喷涌,然而面对未来电动化的大潮,宝马在中国市场电动化转型的成功几乎就等同于在全球市场的成功。因此意图要继续拿下中国市场的宝马,选择持续加码。

2021年,宝马提出了“家在中国”的战略,即以中国为根基,向全球辐射宝马的力量,尤其是在电动化转型的层面,从战略的角度进一步拔高了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

到了今年,先是4月份宝马在华合资公司华晨宝马大东工厂产品升级;而后是耗资150亿、主要生产宝马i系列车型的宝马里达工厂于6月份正式开业;再是双十一那天,华晨宝马也加入剁手党,消费100亿元启动动力电池项目的扩产;到了明年,MINI的生产线也将从老家英国牛津工厂彻底转移到中国。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从2010年至今,宝马在华累计投资已经达到了830亿元。

盲目加码中国,可能令宝马万劫不复 | 电动势

不间断的大手笔投入表明,尽管在电动化转型上宝马船大难掉头阻力重重,但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宝马一刻都没有放松。

不过高投入也就意味着高风险。正如上文所言,没能融入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尴尬处境使得宝马不断加码中国的做法越发像是在刀尖上跳舞。目前看来,巨额的投资并没能为宝马换回应有的回报,反倒面对国产品牌以及特斯拉的围剿,越来越后继无力了。

李想曾经发微博称:“最晚不超过2024年底,BBA国产后的中大型SUV的主力车型销售价格将会低于50万元人民币。消费者将成为最大的收益者。”

果不其然,李想一语成谶。11月15日,奔驰EQ系列官宣降价,其中原本售价为52.8-58.5万元的EQE,降价后调整为47.8-53.43万元。李想的话正逐渐照进现实。

奔驰已经扛不住了,宝马还会远吗?

总之,面对巨大的中国市场,宝马的持续加码当然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不过宝马应该意识到,赢得中国市场既是赢得全球市场,背面就是输掉中国市场甚至在全球市场的满盘皆输。

巨额押注之下,这之间已经没有中间地带,宝马只能选择继续前行。

要想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再次回到舆论中心的顶流,宝马不止要加强相关产业布局,面对全新的客户群体更要及时跟进品牌营销,甚至是内部组织架构的调整。

燃油车时代,尚有“开宝马,坐奔驰”;新能源时代呢?宝马似乎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对一个消费品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现在,宝马太需要一款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站得住脚的爆品了。不然,持续看不到回报,宝马于内于外都无法交待。

最后,高端品牌格局的重新洗牌也就意味着高端汽车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宝马加码中国对于其自身尽管是危险的,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对于整个市场而言,竞争的加剧在催着各大品牌不停地绞尽脑汁讨好用户,最终无论是国产品牌胜利翻盘,还是外资合资春风依旧,受益的终将都会是用户。

       原文标题 : 盲目加码中国,可能令宝马万劫不复 | 电动势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