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一边饱受争议一边被市场看好,增程式为何如此两极分化?

2022-12-09 15:23
百姓评车
关注

尽管增程式混动的技术路线在行业内引起了激烈的争议,但丝毫没有阻碍有更多的车企正在加入这个阵营。

11月30日,长安汽车发布了全新的能源及电动化解决方案:长安原力技术——原力智能增程、原力超集电驱。至此,长安汽车正式将增程式技术作为新能源车发展的方向之一。

7月31日哪吒S上市,同时推出了增程、纯电动两种动力。相关人士表示,哪吒后续的产品会继续扩大增程式技术的应用范围。

前不久,网传小鹏汽车在考虑推出增程式混合动力产品。爆料人称“已经在研究如何把新的平台做到同时出混动纯电双车型,G9在预研改造的可行性和成本。

至此,增程式俨然变成了香饽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品牌开始进入增程式技术的赛道。

一边饱受争议,一边积极加入,增程式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大

在汽车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增程式出现得并不晚。1900年,保时捷的创始人费迪南德·波尔舍就推出搭载增程式技术的原型车。后来由于石油开采技术的提高以及内燃机的广泛应用,增程式混动技术便沉寂下来。

直到通用汽车在2010年推出了雪佛兰Volt增程版,随后,宝马、奥迪和别克也都相继推出增程式车型,这才把增程式混动技术重新带回人们的视野。国内的吉利、奇瑞和广汽也曾试水增程,并没有翻起大的浪花。

增程式混动技术不被看好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成本高。相比传统的燃油车,增程式电动汽车需要在常规电力驱动系统基础上再加装一套燃油发电系统。站在车企的角度,匹配两套动力系统成本相对较高,水涨船高,价格自然也就上来了。

其次是政策激励方面。2018年2月,在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最新补贴方案中,增程式电动汽车的补贴远小于纯电动汽车。同时在鼓励出行方面,各省市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在北京,增程式电动汽车不能享有新能源号牌政策,而在上海,增程式电动汽车可以享受新能源号牌政策。各级政府在政策方面的不给力在相当程度上也影响了增程式的发展。

所以我们看到,此前的理想ONE,现在的L9,问界M5和M7,岚图FREE,这些增程式主流车型都是中大型车。

由于增程式要搭载两套动力系统,所以它需要合理布局发动机和电机的位置,会增加车型内部结构的复杂性,需要考虑整体协同性,因此增程式技术一般都应用在中大型车。而占有更大市场份额的紧凑车型产品没有搭载增程式技术。就是因为它没有更多的空间来布局两套系统。

在紧凑级车型上开发增程技术,需要多加一个大电池和装一套内燃机增程器架构,除了让结构更加复杂,还增加了成本。对传统车企来说,这种做法并不明智。

基于车型适用范围窄的原因,增程式技术的发展注定是受局限的。

增程式异军突起

即使增程式技术的适用范围不大,但这个细分市场却显得生机勃勃。

让增程式真正成为市场讨论热点的是理想汽车。理想ONE刚上市的时候,市场对于增程式电动车并不看好,认为它就是一个背着发电机的燃油车,好似一个四不像,但是出众的销量还是让理想ONE成为了一个现象级产品。

理想汽车由此成为造车新势力无法绕开的话题。今年理想接连推出了L9和L8车型。市场反响良好,L9上市仅72小时,订单量便突破3万辆。理想汽车今年前11个月累计交付量达到11万辆,属于新势力的头部玩家。

在理想之后,AITO问界又让增程式电动车的热度上了一个台阶。从销量数据来看,问界11月份公布的销量为8260辆,此前连续3个月销量破万,2022年前11个月累计销量6.6万辆。

除了理想和问界,岚图、长安深蓝也都有推出增程车型,此外哪吒S的增程版和零跑C11增程版也将会在近期正式推出。

余承东公开坦言,“充电桩的完善与普及还需要时间,增程模式是目前最适合的新能源车模式。”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兼董秘敬华也说,未来3至5年,中国增程式车型市场将会有大幅增长空间。

这或许就是中国市场的魔力所在。即使增程式混动技术的适用范围没有那么大,技术也备受质疑,但依然能让多家品牌获得充足的发展空间。

有人会认为,中国市场人傻钱多,对汽车没有足够的认识。持这种观点的大有人在。甚至企业高管像李想、余承东、李峰亲自下场,在社交媒体上为自家品牌站队,直接对线PK,场面一度壮观。

但汽车市场是综合的、复杂的,不能以技术是否先进来做依据,还要考虑市场能否认可,消费者是否买单,车企的利益考虑等诸多因素。

纯电车型其实早在20世纪初的时候就已经推出了,1900年法国人卡米勒?詹纳兹(Camille Jenatzy)设计的电动车速度可以达到105.88km/h,刷新了内燃机汽车的记录。有数据显示在20世纪10年代的美国,燃油车的保有量只有22%,电动车则有38%。

可见,当时电动车的技术和性能远超燃油车,可燃油车却发展起来了。这足以说明,技术并不是市场发展的决定因素。

离开外部因素而单纯讨论技术没有任何意义。

增程式的机会

尽管纯电汽车是汽车市场发展的主流趋势,但选择纯电车未必就是正确的选择。

今年夏天川渝地区限电,众多纯电车主大半夜地找充电桩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纯电车型百公里加速再快,智能车机再优秀,在充不上电的情况下都是白扯。

我想表达的意思是,讨论一款产品或者一个技术路线,一定要从尽可能多的角度来出发,尤其是在汽车市场,做不到单纯地就事论事。

当初理想ONE发布时,遭到无数网友吐槽是“工业垃圾”。大众中国CEO冯思翰更是公开表示“增程式是最糟糕的方案”。

垃圾也好,糟糕也罢,但不可否认的是,增程式开始变得愈发火热。

从消费者的层面来说,相比纯电车,增程电动车的最大好处是没有里程焦虑,相比燃油车,搭载了电子电气构架,可以享受更丰富的智能体验。

从车企的层面来说,增程式的研发压力没有那么大,内燃机转型做发电机,为小电池包充电,电机调取电池电量驱动车辆行驶,既不需要太多的研发成本,小电池包也不需要太高的成本。增程式在成本上至少要比纯电动车节省20%甚至更多,这对很多品牌来说很有诱惑力。

所以,选择成本更低的增程式原因很现实,造车太烧钱,技术研发、市场布局都是大笔支出。

这一点非常重要。

新势力在增程式上面已经取得了成绩,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要不要也介入增程式呢?

从产品研发层面来看,传统车企需要做好技术储备。其中有一个考虑——燃料电池也是新能源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燃料电池车的架构和增程的架构有非常高的一致性,氢燃料和甲醇能够在这样的动力架构里完全发挥作用。

车企做好这样的技术储备,就不会错过风口。

百姓评车

对于汽车市场来说,市场需求拉动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满足市场需求,这两者从来都不是泾渭分明的割裂,而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要客观地全面地看待问题。大家认为呢?

       原文标题 : 一边饱受争议一边被市场看好,增程式为何如此两极分化?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新能源汽车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