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车企巨头疯狂“内卷”,新一轮价格战将至?

2023-01-30 14:35
证券之星
关注

2022年12月31日,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宣告终止,这意味着长达13年的新能源补贴计划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国补”到期,失去万元补贴,叠加芯片短缺、电池成本高企等因素,不少新能源有了涨价动作,但是也有巨头车企逆势“搅局”,接连降价,似乎要开启行业新一轮价格战。近期,特斯拉的大额降价引发了AITO问界和小鹏汽车的“跟投”,同时也引起了市场热议。

01

三大车企降价引热议

2023年伊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三则降价消息引爆市场,首先是特斯拉部分车型降价,最高降幅4.8万元;其次则是AITO问界,其两款车型分别降价2.88万元、3万元;紧随其后是新势力小鹏汽车,官宣将调整售价,整体降幅2万元~3.6万元。

数万元的降幅对目前的新能源车而言不是小数,基本是打9折出售。这也引发了已购车消费者的不满,不少车主在网上对特斯拉进行声讨。有车主称“刚提的新车啊!一天就降3万?”、“三个月降6万,不给个说法?”。还有车主维权,要求特斯拉免费赠送价值10万元的FSD或者EAP辅助驾驶功能。

对于车主的维权发声及补偿要求,马斯克则在社交平台表示:降价的时候,买过的人想要更低的价格,涨价的时候,买过的人却不想给特斯拉补差价。

与特斯拉相比,AITO问界和小鹏汽车均提供了回馈福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车主的不满情绪。

AITO问界主动为车主提供了预估价值最高3.3万元至3.5万元的补偿方案,包括延保至8年/16万公里(价值2.1万元或2.3万元)和12万AITO积分(价值1.2万元,可在AITO商城选购华为产品和周边产品)。

小鹏汽车则表示,前一年内订购G3i/P5/P7的首任车主,将同步给予新春回馈。一是整车质保延长至10年/20万公里首任车主置换本品新车时,可再次享受同等质保;二是赠送4年基础保养。

02

越卖越亏仍是常态

事实上,特斯拉降价是有底气的,论利润,目前还没有哪家新能源车企能与特斯拉相抗衡。

2022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净利润为32.92亿美元,其汽车毛利率为27.9%,虽然滑落至30%以下,但仍然遥遥领先。以此计算,特斯拉单车净利润约为9600美元(约合人民币6.7万元),单车净利率在15%左右。

但在国内,除了实现盈利的比亚迪、长安汽车、长城汽车等老牌公司外,“卖一辆亏一辆”才是一众新能源车企的常态。

比如此次紧跟特斯拉降价的AITO问界,其生产厂商赛力斯,2022年第三季度营收107.07亿元,同比增加163.39%;但净亏损9.47亿元,同比扩大57.3%。

此外,无论是蔚来、小鹏、理想、零跑等造车新势力,还是依托传统车企的北汽蓝谷,无一不在持续亏损。按照2022年三季报中的数据计算,蔚来、小鹏、理想、零跑四家新势力在前三季度的单车亏损分别约为10.54万元、6.87万元、2.62万元、4.32万元。

目前,造车新势力仍在起步阶段,研发投入、营销投入、基地建设等占比突出。如小鹏汽车2022年第三季度的研发开支为15亿元,同比增加18.5%,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6.3亿元。赛力斯与北汽极狐也是销售费用占大头,例如赛力斯2022年第三季度的销售费用高达16.23亿元,同比增长381.6%,同期研发费用为3.27亿元。

以特斯拉为例,其在全球销量超过40万辆后才开始盈利。目前蔚小理的历史累计交付量在25万~28万辆不等,2023年有望突破40万辆,届时几家车企能否迎来利润拐点,或许就是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

03

新一轮价格战将至?

不过,特斯拉和问界的接连降价也会对新能源汽车行业造成冲击。

巨头降价,会让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原本激烈的竞争更加白热化。更值得担忧的是,逐步告别“补贴时代”,意味着这个行业将从政策驱动,切换为市场驱动。特斯拉打响了2023年降价第一枪,颇有开启价格战的苗头。但特斯拉即使大幅降价,也依旧有望保持20%以上的汽车毛利率。而国内大部分新能源车企还挣扎在亏损泥潭中,这些企业又该如何应对补贴终止和价格战的双重冲击?

一方面,相关新能源车企如果“不跟”,特斯拉单车价格已经将至20万~30万元,各家车企的主战场都在这一区间,大概率将面临销量下降,市场份额被抢占的局面;另一方面,如果“跟降”的话,本就亏损的车企更是“雪上加霜”,进一步压缩单车利润,如此次跟着特斯拉一起降价的小鹏汽车,亏损恐进一步扩大。

根据乘联会数据,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2022年12月交付量55796辆,同比下降21%,环比下降44%。这其实也反映出,特斯拉正在被新崛起的车企冲击着,因此,这次降价或许还不是终结。

对于涨价与否,各品牌或许有各品牌的考量,其中盈利能力是重点之一。产品盈利能力的差异或许会导致车企选择不同的应对策略,盈利能力较强的公司,能更好应对终端价格变化;而产品力强弱或将决定车企成本传导能力,产品力较强的公司可通过提价的方式部分传导成本上涨和补贴下行带来的价格压力。此次最先掀起降价潮的特斯拉就是盈利能力较强的代表性品牌。

短期来看,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春节之前,整个市场属于需求严重低迷的阶段,目前降价也没有意义、推出新品也没有意义。

但长期来看,特斯拉大幅降价带来的鲶鱼效应,再结合碳酸锂价格回落,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预计会逐步内卷,电车售价将见顶,车企也将会推出新品、新技术,届时可能会有相应的降价措施,有望刺激国内消费需求。

不过,对尚未盈利的车企而言,这或是新一轮“淘汰赛”的开幕式。

- End -

       原文标题 : 车企巨头疯狂“内卷”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新能源汽车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