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电混动成必争之地,这或是合资品牌未来转型的最优解!
对于中国车市来说,2023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开年伊始,无论是特斯拉的降价,还是新势力的跟进,亦或是比亚迪的强势,都已经让中国车市进入了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状态。
相较于新能源品牌的动作频频,合资品牌则显得平静,颇有一种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坦然自若。要知道,新能源品牌的产品在价位已经给传统合资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对其市场份额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先来看一组数据,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燃油车整体销量为1816.19万,到了2022年燃油车的整体销量为1525.29万,一年之内减少了差不多291万辆,两个大众品牌在中国一年的销售总量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字。
其中,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下降更是明显。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一汽-大众累计销量同比增长为0,上汽大众累计销量同比下降14.7%,上汽通用累计销量同比减少18.8%,东风日产累计销量同比下降20.9%,一汽丰田同比下降5.6%,东风本田同比下降17.8%,广汽本田同比下降6.2%,和比亚迪、长安、吉利、奇瑞、广汽传祺等自主品牌的整体销量基本都是正增长相比,合资品牌的表现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
纯电的颓势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量主要体现在纯电动领域。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爆,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国内新能源狭义乘用车全年累计销量达到567.4万辆,同比增长90.0%,渗透率攀升至28%,而纯电车型在其中就占到了75%左右的份额。
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全年销量479.9万辆,同比增长101.3%,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达到84.6%;合资品牌新能源乘用车销量87.6万辆,同比增长45.2%,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为15.4%,相比自主品牌销量差距很大。
我们再来看主流合资车企的表现。
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的新能源车型在2022年累计销量分别为9.9万和9.1万,是合资品牌里表现最好的,但是这样的成绩还在零跑(2022年全年累计销量11万)的后面,鸡头牛尾或许是最恰当的比喻。
其余的合资品牌销量几乎就是腰斩状态。上汽通用2022年累计销量49670辆,东风日产2022年累计销量42742辆,东风本田2022年累计销量23166辆,广汽本田2022年累计销量11329辆,一汽丰田2022年累计销量7543辆,广汽丰田2022年累计销量7164辆,长安福特2022年累计销量7118辆。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统计数据是新能源车型,不是全部的纯电车型。也就是说,合资品牌纯电车型卖得更是不理想。
合资品牌卖不好纯电车型是有原因的。
从产品层面来看,由于合资品牌车企切入纯电赛道较晚,大多数产品仍然是初代车型,“稳”是整体设计的第一要素,它们和已经经过市场无数历练的新势力相比,无论是在硬件设计上还是软件构建上都逊色了很多,尤其是电池和续航方面,新势力的产品已经大步向着超长续航(比如1000公里的续航)迈进,主流合资品牌普遍在400-600km续航徘徊。
营销方面同样如此,新势力基本都是直营模式当道,有些品牌则是直营+代理的模式,先不说直营模式与传统经销商模式孰优孰劣,我们就说新势力的营销模式明显更加灵活,根据市场变化可以及时做出调整。而传统合资品牌则坚守传统的经销商模式,主要因为这套模式已经运行很久了,路径依赖过于严重,没有足够的动力来突破现有模式。
像南北两个大众推出的代理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经销商模式,销量在合资同行里已经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笔者的观点不是认为传统经销商模式不好,而是面对新的市场变化,合资车企要灵活应对,而不是一味地坚守之前的打法,基本原则就是可以及时做出调整。
从品牌传播方面来看,合资品牌明显还停留在传统层面的传播,他们的高层显然没有新势力会玩转流量。当然,笔者并不同意新势力动辄“500万以内最好的车型,没有之一”这类的口嗨,抑或在社交媒体上大搞具有攻击性的言论。笔者想说的是,合资品牌需要放下身段,不能总是居于庙堂之上,更应该和消费者打成一片。这样才能产生共情。
在社交媒体时代,与消费者共情显然更有效。
插混的机会
从产品层面来看,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并不是就被判终审判决了。
合资品牌还是有机会的。
目前来看,插电混动市场还是一个增量市场。
我们在前面说过,2022年在中国车市,燃油车市场整体销量同比减少了291万辆车,纯电动和插电混动同比增幅分别达到66.9%和136.9%。插电混动的同比增幅几乎是纯电车型的两倍。
尽管纯电是未来车市发展的趋势,但对于一个庞大的市场来说,仅有一种技术路线显然是不现实的。从使用场景来说,北方的冬天对于纯电车型来说就是灾难,从使用需求来说,那些经常跑长途的用户势必对纯电车不感冒,对于更为广泛的四五六线城市来说,补能设施无法普及,纯电车使用起来非常不便。
因此,插电混动车型绝对是节能减排和全季节用车兼顾的最佳解决方案。
在纯电动车型细分市场,合资品牌无力和新能源品牌一较高下,但是它们可以在插电混市场有所作为。理由有三个:
首先是,合资车企在内燃机技术、供应链稳定以及固定资产(比如厂房、生产线)等方面已经深耕多年,如果想把这些优势都延续下去,插电混动或许就是最好的模式。如果说,合资车企在纯电车型领域发力,它们需要研发全新的平台,重新构建供应链,还要保证不被控制灵魂,这不仅推倒重来,再加上时间成本,市场认可度还未知。合资车企还要考虑摊销成本,选择插电混动是目前的最优解。
其次是市场份额方面的考量。燃油车市场份额的下降是肉眼可见的,产品价格也一定会被压制。即使合资品牌坚守燃油车,也只能以价换量,长此下去也一定会受损。我们以一直坚挺的丰田为例,卡罗拉和雷凌的终端售价已经到了8~12万,凯美瑞优惠力度达到3万,汉兰达倒是没降价,可销量却腰斩了。
而选择插电混动车型,可以帮助合资车企稳住市场销量,再加上插混车型更能保持价格竞争力,从这个层面来看,合资车企需要用插电混动车型来维持自己的基本盘。
三是市场竞争还没有那么激烈。尽管比亚迪在插电混动市场一家独大,但是由于这个细分市场的成长性极高,技术革新也没有纯电车型那样激烈,绝大部分的传统企业都盯上了这块“肥肉”。2023年吉利、长安、长城都要开始在插电混动市场加大布局。这对合资品牌同样也是机会。
相对吉利、长安、长城在插电混动领域有所积累,合资品牌在技术储备上并没有什么太大亮点。但好在技术门槛并不是太高,合资车企凭借在发动机领域的优势,想要在插电混动技术取得进步难度并不大,而且投入市场的周期也更快。
现在的局面是,动作较快的合资品牌,有了插电混动车型,或许能稳住燃油车的基盘,而那些动作缓慢的合资车企,市场份额被进一步吞噬是肯定的。
百姓评车
准确地说,汽车市场未来发展的趋势并不是只有纯电动一条路,应该是多条技术路线并存。但针对目前的市场竞争环境,合资品牌进一步或许能稳住局面,争取到宝贵的时间窗口,为未来的发展赢得更大的腾挪空间,退一步真就变成了温水煮青蛙,注定死路一条。
原文标题 : 插电混动成必争之地,这或是合资品牌未来转型的最优解!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上&线下同步会议】领英 跃迁向新 年度管理者峰会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