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比亚迪,深圳工业大逆转
2
也许有人会认为,上海是因为去年疫情影响了工业,才让深圳侥幸成为第一。
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上海的工业,过去是神一般的存在。
中国商飞,造了C919;
宝钢,全球粗钢产量和盈利水平第一;
特斯拉超级工厂,是特斯拉全球年产量最高的工厂。
国内芯片龙头公司,如中芯、华虹宏力、展讯等,大多集中在上海。
然而,湾区经济评论认为,深圳这几年对工业和制造业的扶持力度,犹如神来之笔。
2022年开始,深圳市长就开始提出稳住制造业基本盘,让制造业空间得到更好保障。
随后,深圳便开始了一项蛮有趣的计划,叫“工业上楼”。
深圳缺地,工业发展受限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同时,工厂的重型设备无法上楼又是必须解决的难题。或许在别的地方,问题就搁置了。但深圳不一样,深圳是开先河的深圳——
螺蛳壳里做道场,重型设备无法上楼,那就优先安置在首层或者低楼层,或通过加大层高、承重等定制化措施解决;
产业转散为聚,工业上楼的同时顺手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产业上下游就在上下楼;
此前是宝安先行先试,2021年底开始全市的顶层设计,制定了每年2000万、五年1亿平方米厂房空间的宏伟计划……
除此之外,深圳这几年还引进了许多重大制造业的项目,而且集中在新能源和比较薄弱的半导体制造领域。
比如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华润微深圳12英寸集成电路项目、中芯国际12英寸线、华星光电T7二期,这些项目几乎都在百亿和十亿级。
而且,比较下来,深圳给这些项目的地价都是白菜价。比如2021年,华为在深圳龙华拿地价格仅仅是上海特斯拉临港拿地价格的一半。同一年,比亚迪也以2.42亿元的超低价,拿到了深汕合作区39.1万平方米产业用地。
3
在湾区经济评论看来,上海就像一艘巨轮,产业布局全面,工业体系完善,重要行业都是国企、央企镇守,实力非凡。不过,遇到风浪和礁石,转向不易。
深圳更像一艘快艇,从小渔村白手起家,中央给了勇气和一定支持,剩下的全靠自己闯新路。金融、政策、教育等领域的创新全面开花,助推工业企业发展。风风雨雨四十余载,深圳创造了工业化的奇迹。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深圳。没有深圳,就没有比亚迪。”这是王传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专访时说过的话。那次,王传福谈到深圳几个可贵之处:
第一是创新氛围。改革开放春风拂过,深圳率先尝试,形成了重视创新的城市气质。
第二是服务型政府。比亚迪在创立之初,没资金、没厂房、没设备,深圳出台专门优惠政策,发放无抵押贷款,支持创新企业做大做强。初生的比亚迪才幸免夭折。
第三是对技术的重视。十多年前,比亚迪就推出电动大巴,得到深圳主管部门的高度支持。现在,深圳满大街都是比亚迪的公交车。这还不够。深圳的厉害之处在于,他与比亚迪一道,以技术为底色,推动公交电动化成为国家战略,并使其成为全球治污的有效解决方案。这不和马斯克“给我10万亿美元,再造一个绿色地球”的宏图计划异曲同工吗?
2023年,比亚迪的销量目标是400万辆,是2022年的一倍之多。
按照这个规划,深圳在2023年,是否又将继续成为工业第一城?
原文标题 : 靠着比亚迪,深圳工业大逆转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直播中立即观看>> 【线上&线下同步会议】领英 跃迁向新 年度管理者峰会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
10 吉利早就该合并极氪领克了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