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惊涛拍岸,汽车行业卷起“新三化”

2023-04-20 15:07
C次元
关注

03

舱驾一体VS行泊一体

从原理来说,在汽车智能化的进程中,底层的电子电气E/E架构是起决定作用的,其发展路线从功能独立的分布式架构,到功能集成的域控制架构,最后再到高度集成的中央计算+域控制的中央集中式架构。

而在域控制架构阶段,主要是“经典五域”:座舱域、智驾域、动力域、底盘域、车身域。再接着发展,到域融合阶段,就是现在尝试进行的跨域融合。“舱驾融合”也是在这个阶段诞生的产物——座舱域和智能驾驶域进行跨域融合,形成舱驾一体域控制器。

比如,这次车展我在最热的AI芯片企业地平线的展台上就看到了“MADC3.5高性能行舱泊一体控制器”的主板,这是地平线与芯驰科技合作的产品。从中,我们看到“舱驾融合”的趋势。

而从这款控制器上还得到一个信息,虽然做了相应的接口开放和数据互换,但是这离真正的“舱驾一体”还有不小的距离。为什么这么说?

目前地平线的主要产品,走的是“行泊一体”的路线。地平线在域控制器融合的趋势下,选择“行泊一体”也是因为,行车、泊车同属驾驶类功能,系统架构更加相似,同时,行车和泊车在车企中同属一个体系,功能安全也相对一致。

目前,市场面上搭载其行泊一体方案的车型已超过20余款。其中,包括吉利星越 L、吉利全新博越 L、领克 09 EM-P远航版,第三代荣威 RX5,理想L8 Pro/L8 Air、L7 Pro/L7 Air等车型。而且,以地平线为代表的芯片厂商,正在协同车企、Tier1们初步打造起“行泊一体生态圈”。

而芯驰科技选择的是另一条路线,也就是“舱泊一体”,即将泊车功能融合到智能座舱域控制器中。这是由于智能座舱的发展使得其算力有了富余,而座舱域支持接入传感器也为泊车提供了可能。

芯驰科技公司近期也推出了基于高性能车规处理器X9U的舱泊一体解决方案,在单个芯片上实现智能座舱、360环视和泊车功能的融合。好处在于,减少了车企配备泊车系统的成本,降低了用户使用360全景环视、APA等泊车刚需应用的门槛。

但是,业内人士也担心,主要是座舱域跟智能驾驶域的安全级别、反应速度级别都是不一样的,如何来做,就比较纠结。所以,“MADC3.5高性能行舱泊一体控制器”让我们看到了整合的努力。

走“行泊一体”路线的还有百度。去年集度发布首款汽车机器人ROBO-01,并在发布会上提到了“舱驾融合”。不过这次上海车展,其行泊一体产品Apollo Highway Driving Pro完成了产品升级,能在更低算力、更低成本条件下实现更高阶的行泊一体功能。基于此,百度Apollo还与岚图深度合作了首款车型-新款岚图FREE。

而从这次车展来看,行泊一体方案和舱泊一体,目前还存在融合困难。这是因为,要做这种“卷”向更高一级的“舱驾一体”,至少目前的芯片算力的支撑度还不够。地平线的产品人员告诉我,他们自己也要到“J6”也就是征程6芯片量产,算力才能够用。

当然,已经有包括英伟达Thor,高通Snapdragon Ride Flex在内的多款大算力芯片,达到支持舱驾一体的需求的程度。这也让“舱驾一体”的到来提速不少。

此外,德赛西威副总裁李乐乐也表示,舱泊一体和行泊一体两种技术方案会同时存在。毕竟,受限于成本,低配车型会选择把基础的泊车功能融合到座舱的技术方案。而中高配车型具备中大算力域控制器平台,采用行泊一体方案的可能大。

当然,作为Tier1企业,都是两手准备的。比如,除了舱泊一体方案,芯驰科技也将于今年推出行泊一体方案,和进一步融合的舱行泊一体方案,不知道会不会是跟地平线的合作结果。

因为,这个“全栈式舱行泊一体方案”去年11月就由芯驰与斑马智行联合发布,基于AliOS Cyber和智能座舱芯片“舱之芯”X9系列,使座舱、行车和泊车场景都共用一套芯片、传感器和域控制器,加速推进座舱和驾舱的融合,预计2024年实现量产落地。

而不管是“舱驾融合”,还是“行泊一体”,核心,当然还是域控制器的融合,最终走向中央计算单元。这次车展的“新三化”的最新成果,让我们看到了与往届车展不一样的“惊雷”,也是一桩幸事。

       原文标题 : 惊涛拍岸,卷起“新三化”丨新·秩序

<上一页  1  2  3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