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5月新车很多,但假的价格屠夫更多?

2023-05-25 10:59
路咖汽车
关注

从价格战打到消耗战,出路在哪?

手里握着优势的车企,正在用新的成本逻辑来指定车辆价格,以此拖垮那些跟不上节奏的竞争者。比亚迪靠这种方式,同时改变了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的市场格局,而理想/特斯拉/极氪等等则是在新势力领域,去尝试触摸价格的底线。

那么,消耗战里的破题关键就是,造出和市场里不太一样的车,且这种不一样要对消费者有用。而不是去思考,自己的车该在定价上降3千合适,或者是降5千合适。

当然,这话说起来简单,实施起来会十分艰难。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的汽车市场还是被合资、大型集团所主导,私企确实是在快速进步杀出重围,但还没有到达量变逼出质变。

例如,各个细分市场的标杆车型中,比亚迪近2年的快速崛起拿到了销量数字上的胜利,但消费者的购买环节中卡罗拉、朗逸、轩逸等仍是之中会细致对比的参照物。而比亚迪的优势其他车企少有,中国市场也只有一个比亚迪。所以把细分市场再进一步拆开,不论是雅阁、凯美瑞、帕萨特、迈腾,还是RAV4荣放、CR-V、途观L等,绝大多数车企在新车立项时,很多时候定下的目标依然是“干掉XXX”,而XXX的名单中既包括比亚迪也包括合资大牌。

吉利2022销量为143.3万、比亚迪为186.3万、长城汽车为106.1万辆、特斯拉中国销量超43万辆,再加上一种头部新势力交出的年销量数字,其整体的数字在600万左右。中国狭义乘用车市场2022整体销量为2054.3万辆,那些独立+灵活性更强的品牌,整体在之中占比不超过30%。

整个汽车市场里,对市场定义的话语权,大头还在合资与集团手中。更多的车企在进行跟随,谋求超越。而这种大前提,则让造出不一样的车变得十分艰难。以及,豪华车市场的主导权,依然紧紧地握在德国车企手中,虽然理想在不断刷新自己在30万元以上的销售数字,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用拉满配置单+低价的策略,二者不在相同赛道上。

对同时销售燃油+新能源的车企来说,不停产燃油版车型,新能源车的推出就势必得给燃油车留活路;

对同时销售燃油+新能源的车企来说,燃油车又是它们最重要的利润来源;

对合资车企来说,第一要务是为中方+外方赚取最大利益,技术上的引入主要依托跨国车企;

对绝大多数车企来说,如今的主策略是,看到市场里忽然流行起什么,自己就开始调整和追赶什么。

很显然,尽管新车推出的刷量越来越多,但实际上真正在思维端有创造力的车企越来越少。

写在最后

2023年开年至今,各大车企与外界的沟通和调研活动较往年,强度明显提升。车企想借由大量的沟通,从看到媒体是如何定义它的优点与不足的,看到消费者是如何理解优劣的。参与这类沟通的最大感受就是,极高的同质化,往往是A火了,B就想制定针对性的策略对A完成超越。但,回归本质上看,不论是技术路径,或是用户运营模式,再或者是对成本的控制,绝大多数车企并没有什么差异。

高度同质化之下,刻意的寻求差异,很多时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眼前,一系列的价格屠夫纷纷登场,但之中有很多只是看着够狠。所以,虽然市场的中期常态会是竞争激烈、价格进一步透明,但身处之中的老车、新车,大体还是延续之前的节奏。消耗战是更残酷的价格战,而真正造出不一样的车,破局只能靠这个办法。

作者丨黄强

       原文标题 : 5月新车很多,但假的价格屠夫更多?

<上一页  1  2  3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