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裁员潮到来,有多少消费者讨厌的人离开了?
裁员潮还会扩大,方向是和消费者有先天矛盾的人?
相比技术、生产等,营销,向来是消费级工业领域最容易被舍弃的部分。把车的技术研发好,把技术优秀的造出来,这在消费领域里有很明显的不易替代性,但营销不同,A车企的营销高管甚至可能在1年间就拥有B/C车企的高管身份。他们的任务是,把现有的产品包装好,让消费者见识到,然后选择购买。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底层运行规律,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每个行业里,营销的传统限制都在明显的被打破。语不惊人死不休,已是当前的家常便饭。
“500万内最好的SUV”
“重新定义1000万内最好的豪华SUV”
“100万内最好的轿跑”
这是2022-2023年,不到2年间,你我见到的汽车营销新动作。相比传统营销,它有2个核心突破,第一个是突破了原有的胆量,而第二个是突破了原有的传播体系。
胆量,很简单,放在3年前,是没有人敢于这样做营销的。车企之间的PK大体有底线,不会明晃晃的突破正常认知。但随着博眼球的重要性越来越高,黑红也是红这种观点逐渐盛行,而未来的结果也无人能够确定。不过总之,大多数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考验的车企们并不准备这么干,除了沃尔沃的“新势力会的,我们三年就学会了;我们会的,新势力十年都学不会”。
传播体系的突破,是新车企越来越拟人化,创始人可以大胆的表达自己的各种观点,让消费者逐渐形成认知。于是,原有的营销体系结构,因为新的趋势诞生,实际的效能在变弱。比如,提及特斯拉你会先想到马斯克说了什么,提及理想会先想到理想,蔚来-李斌,小鹏-何小鹏。
车企创始人,车企的负责人,在当下的环境里越来越敢说且自己在权衡之后也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种营销方式在汽车领域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多。也就意味着,消费者和真实之间的距离,在变得越来越远。
要知道,营销,先天就是站在消费者对立面的产物。消费者的深层逻辑是,想以最低的价格,买到品质最高、技术最新的东西;而营销的深层逻辑是,把一个事物包装的尽量完美,最终卖出更高的价格获得最大的利润。
在此前的营销模式里,这一任务由销售、市场、公关等几个部门共同完成,而在新的模式趋势里,这一任务更多由老板决策和承担。而究竟由谁来承担这一任务,从分工上看是没有对错的,只是路线选择的不同。选择由公司部门完成策划与执行,是偏长线、稳妥的做法;选择由老板决策和承担,能以最小的花费和代价,吸引到更多的流量,但稳住人设、树立一个正常的人设、长期性这些都受到极大的挑战。
人类的认知建立逻辑结构是,认知→分析→理解→判断→重新认知。而重新认知,也向来是短期营销的敌人。而发生在你我眼前的是,那些把产品营销进行精装修、和消费者真实需求相悖的人,随着新一轮的裁员潮,在发生洗牌。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车企拟人化,把商品的价值带到了一个本不属于它的高度。
从去年年底至今,汽车圈的人事调整和变动不断,诸如吉利高管加盟小鹏,长安体系内多名高管转岗,比亚迪内部新品牌新任命,原领克高管加盟长城,此类案例不胜枚举。甚至于,丰田的掌门人也进行了轮换,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各大车企关键人物的转换,企业的发展和传播思维也将变化。至于车企会选择哪条路线,让消费者发生好感、反感,最终都要回归到最终的中长期市场表现上。
简言之,营销的尺度在哪里。选择过度营销,还是合理营销,消费者最终会用钱包来投票。
不过,庆幸的是,整个汽车市场里还是多极分化的。很多车企选择了新营销,还有不少车企选择了长期主义。比如,奔驰、宝马的营销是全球一致且不令人反感的,奔驰在今年上海车展中提出“在奔驰(动词)中,超越奔驰(名词)”,宝马的“家在中国,依托和中国的合作,拥有独一无二能力”等,这种表达方式,属于不骄不躁,很容易让人感觉到独立与卓然的感觉。
营销还是个展示自我格局的舞台,最浅显易懂的传播,最好被替代和模仿,简单粗暴的模式不好在市场里中长期的活下去,原因就在于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价值观,而深层的价值观共鸣才是长线。比如,不久前路特斯在75周年上很明确的只围绕着For the Drivers为驾驭者而生,就是这种表达。当然,它在2022年到2023年至今,也经历了2轮比较大的人事调整和变动,找到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那条路。
写在最后
当今的时代里,因为移动互联网已经成长出巨大的体量,所以从来不缺乏热点。
几年间,在中国汽车市场里涌现出了非常多的“蹭热点”“造热点”现象,但,蹭与造这种动词,恰恰多数时间展示出关于实力不足的线索。显而易见的是,绝大多数消费者对于“飙车追高铁,展示自己的性能”“年轻人第一辆XX车”“XX万内最好最强”都是会随着时间而慢慢拥有正确认知的。
但随着这种认知的建立,一波波让人产生异样感的营销人员和高管离开,但却又被一波波新人所补位。营销似乎陷入了一个新的死循环,但不要着急,因为100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营销只是上层的皮毛,决定地基和生存的,永远是技术、品质这些底层话题。
不过遗憾的是,营销和消费者之间的对立,还会长期存在。因为中国市场的竞争太过激烈,很多车企高管都预测接下来的几轮厮杀之后,中国市场只会留下几家成功的车企。如果那真的发生,在大逃杀阶段的汽车市场里,会依然语不惊人死不休,因为要把东西卖出去。
作者丨黄强
原文标题 : 车企裁员潮到来,有多少消费者讨厌的人离开了?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20立即参评>> 维科杯·OFweek 2024锂电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30点击申报>> 【限时免费】OFweek 2025储能行业榜单
-
免费申报中立即申报>> 0Fweek 2025锂电行业榜单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