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船票还没落地,下个五年看谁能成功
作者|张祥威
编辑|德新
“今天没有谁拿到船票。”
“下一个五年才会看到谁有可能成功。”
“核心是长线发展。”
6月15日,何小鹏在出席第十五届蓝皮书论坛时做出上述判断,并向外界首次披露了去年那场组织变革的部分调整细节。
曾经排排坐的蔚小理三兄弟,如今只有理想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小鹏和蔚来的增速放缓,甚至亟需扼住下滑势头。关键时刻,何小鹏对于公司、行业、趋势的把握,将影响下一阶段发展。
在何小鹏看来,组织变革正是下一个五年的最核心要素。
基于公司的组织变革进展,他将竞争拉到了更长的时间维度,认为公司将在今年三季度走向正循环,到2025走向超高速发展。
一、组织调整细节:最初怎么都调不动
上个月,小鹏汽车交出让人担忧的2023 Q1财报。
财报显示,小鹏汽车第一季度营收40.3亿元,同比下降45.9%,净亏损23.4亿元。第一季度小鹏汽车总交付量为18230辆,较2022年第四季度的22204辆下降17.9%。
营收、毛利下滑,原因在于新车交付数据不佳。更准确地说,小鹏P5、G9没有带来火爆的销量,并未达到预期。
在外界看来,这两款车存在产品设计、营销等方面的问题。
何小鹏称,“公司去年出现了挑战,内外部很多朋友向我提建议,比如要把营销做好等。”
不过,他认为,在一场新的变革里,未来的五年是最核心的,不是把营销做好,也不是把产品规划做好,第一重要的是整个组织的调整。
“大家都是原来的汽车人或者互联网人,过去成功过,形成了惯性。组织里面所有人的思想、行为、流程、效率、工具、策略、方法,全部都是在过去的记忆里面去打造的。”何小鹏说。
变革起初并不顺利 。
蓝皮书论坛上,何小鹏首次对外披露变革过程:
“从去年二三月份,小鹏开始进行优化调整,然后发现调不动,换汤不换药。因为把目标调了,但是组织、策略、方法和最后的行动结果,都只是想证明给公司的老大看,把原来的结果包装成一个新的名词。”
直到下半年,新变化开始出现。
据36氪报道,去年10月,小鹏汽车发布全员邮件,成立五大委员会和三大产品平台矩阵,其中,战略、产品、技术等委员会均由何小鹏担任委员会主任,三大平台产品矩阵最终向何小鹏汇报,这一矩阵被指 类似华为的IPD开发模式。
IPD全称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又叫做集成产品开发,是一套对产品研发周期、成本、产品质量进行优化的方法论。最早实践应用公司是IBM,后来被华为这样的科技公司引入。
在汽车行业,更早谈IPD的是理想汽车。“作为一个智能电动车企业,像IPD这样的矩阵型组织和流程,其实是非常有效的。”今年3月,理想汽车创始人、CEO李想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表示。
今年2月起,小鹏所有的设计、研发、生产、供应链和组织管理、流程制度团队均直接向何小鹏汇报。
营销体系方面,年初加入小鹏汽车的王凤英,将汽贸和销售合二为一,把大中台变成小前台;同时整合了服务团队,提升了营销服的效率,推动内部扁平化管理;在销售端和渠道端也有相应的变化。
何小鹏在分享中指出, 变革非常有效果,变化已经初步显现,在未来的半年、一年、一年半里面会看到巨大的变化。
基于对组织变革的结果,何小鹏预计,从今年三季度开始,公司会走入微弱的正循环。从今年三季度开始的一整年,正循环速度会加速。从明年的三季度到2025年底,会进入超高速的正循环。
二、“下个五年才会看到谁可能成功”
蔚小理轮流坐庄,眼下是理想风光无限,也是小鹏和蔚来的灰暗时刻。
早期蔚来的品牌热度最高,且在度过2019年的危机后,重新回到蔚小理老大哥的位置。
小鹏也曾是蔚小理中销量的头号选手。整个2021年,小鹏的单月销量节节攀高,将蔚来和理想压在身后。
理想发力慢了一些,之后先是在2021年理想ONE产品成为爆款,并在换代改款后持续月交付破万台,后来随着复制推出L系列多款产品,目前 销量碾压蔚来和小鹏。
也难怪何小鹏笑着感慨,汽车行业是“各领风骚一两年”。
其实,从融资、量产、年销10万台,到现在解决组织问题,新造车正在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PK。
直到今天,何小鹏认为PK还在继续,胜负仍未分出。
“今天有谁已经在牌桌上?起码我认为中国没有一家企业,中国的创业企业,已经确定在下一次的牌桌上。”何小鹏说。
放到到整个汽车行业, 蔚小理三家的体量和年销规模,和一家大型车企还存在数倍差距。
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CEO张勇表示,2022年全球15家车企排名中,前10位里根本就没有中国车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你看我们的内部,一帮幼儿园小朋友死掐,成年人还在外头看着呢。”
造车新势力之外,传统自主品牌正在发力,这几年市场份额受到影响的合资车企,也并未放弃中国市场。
暂且不提BBA等豪华车企的转型,一些日韩合资车企正在酝酿反攻。
本届蓝皮书论坛期间,一场关于“合资车企下半场走向何方”讨论让大家看到了合资车企的态度。
一些合资车企的高管并不否认,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转型时,他们确实走的慢了,但大家对接下来的市场格局仍有信心。
“你会的三年都会了,我会的你十年学不会的。”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杨洪海认同沃尔沃的一句话。
杨洪海表示,“我明年全球L3已经全部上车了,在中国我也发这个东西了,L4我已经路试开始了,整个智能化的程度,你说车机部分只是很小的一个部分。所以说整个技术积累、人才积累,全球化经验,包括全球化的盈利性,合资企业远远大于本土市场。”
无论是蔚小理之间,还是放大到与自主品牌、合资品牌乃至外资品牌如特斯拉的更大战场,现在的竞争更像是热身赛。
三、长线思维,等一张船票
造车要有长线思维,何小鹏认为,科技创新、规模化、全球化等均属于高质量发展,但最终要基于长线思维发展。
基于长线思维,他重提对混动的不看好:
“我能够预感到下一个两年,中国会出现大量的混动,特别是在家庭用车里面,为什么?因为所有人都看到成功,所以跟随。但是换个角度是什么?它是市场驱动,是成功驱动。如果你在长线思维里面,有没有可能你是最长线的思考逻辑?”
同样基于长线思维,何小鹏认为软件加持的智能化拐点时刻将会到来。
行业共识是,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而在智能化领域,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占比最大,尤其是智能驾驶。
举个例子,华为车BU每年投入直接研发100亿元,华为在汽车上70% - 80%的投入都在智能驾驶。
智能化阶段,汽车被视为是硬件、软件层面的融合产物。出身互联网创业的何小鹏,认为汽车的软件时代将要到来,也一直在坚持投入智能化。
他表示,“在新的科技浪潮里,特别是软件占比越来越重的科技浪潮里,格局将会发生改变。如果是硬件占主要,汽车的格局不会变。而今天软件占汽车的比例并不高,因为客户感知的程度不高,但客户感知的程度,在下个五年一定会更高。”
今年内,蔚小理均将推出基于BEV的重感知轻地图的城市NOA方案,智能驾驶将是蔚小理三家决胜的领域。
何小鹏回忆,最初在2004年创业做移动互联网时,大家在2007到2010年反复问一个问题,谁能够拿到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张船票,最后发现,那个阶段没有任何一个产品看得到会有船票,船票在2010年和之后的硬件和软件上才出现。同样地,汽车行业的船票也没出现,下一个五年才会看到谁有可能成功。
下个五年,集度、小米汽车等大鳄将进场厮杀,华为与车企的智选车合作范围会更广,在如此险境中争夺船票,但愿何小鹏真的准备好了。
(文中图片来自2023第十五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
原文标题 : 何小鹏:船票还没落地,下个五年看谁能成功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上&线下同步会议】领英 跃迁向新 年度管理者峰会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