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中国汽车产业40年:合资车的浪潮与退潮

2023-07-20 15:14
解码Decode
关注

2

替代效应

毫无疑问,新能源车正在加速替代传统燃油车。

今年3月,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的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达到34%,去年11月更是高达46%。低线城市及乡县市场与特大城市虽有10-20%的差距,但也呈加速趋势。

而且,随着忠诚度提升,增换购市场也呈现明显流向新能源的态势。

更重要的是,在新能源时代,燃油车份额更多被自主品牌的电动车抢走,而合资车企则是奋力追赶。

2018-2022年,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从42.2%上升至50.5%。尤其,2022年自主和新势力在新能源占比更是达到了80%。

相比之下,合资、外资新能源车虽然销量上升,但并未跑赢行业,市占率呈现下滑趋势,从25%降至20%。

而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只要将合资车销量滑坡的原因反过来就行:自主品牌新品节奏快以及产品力、性价比突出。

华泰证券做过一个统计,2023年大众、本田、丰田三大合资品牌,合计只有9款新车型推出,而6个自主品牌在2023-2024年则有40款新车,节奏快的不是一星半点。

狂推新品的同时,自主品牌也紧握曾经合资车的王牌——产品力、性价比突出。

比亚迪为例,2021年推出的秦PLUS DM-i以及纯电版本,起售价仅为11.38/14.18万元,高性价比迅速赢得消费者青睐,两款车型累计贡献了17万增量。同年8月,比亚迪推出了基于e 3.0平台打造的首款车型海豚,在2022年获得近3万辆销售。

埃安、哪吒、零跑三家新势力同样在2021、2022年推出了多款10-20万元的平价新能源车型,包括Aion Y、哪吒U/V、零跑T03/C11等。

自主品牌的不断进攻换来的是燃油车渗透率的持续下滑,尤以20-30万价格带严重。

至于为什么是20-30万价格带?这与各家车企的车型供给策略相关。2019-2022年,蔚来、理想、小鹏、特斯拉、华为(赛力斯)等车企,其主销车型价格大多分布在20万以上。而以通用五菱为主的自主品牌则押注10万以下车型,导致新能源车价格带分布呈现哑铃型。

但事实上,10-20万价格带是汽车的主销市场,且仍被燃油车占据。今年1月的汽车销量榜单上,前5名皆为合资品牌燃油车,销量前20中仅有2款新能源车型。

另一组数据也能说明问题,2018-2022年10-30万元价格段燃油车份额不降反增,由53%涨到了67%。

所以接下来的两年,10-20万元价格带中新能源车渗透率留有空白,打造爆款车型的空间较大。

而其主战场将会是下沉市场,理由也比较明显:

1低线城市用户购车的更在意性价比;

2低线城市消费者对前沿技术配置和搭载要求相对较低;

3居民出行半径较短,下沉市场用户对续航里程的焦虑稍低。

未来5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增长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理论上,新能源车(包括纯电和混动)在10-20万的主流市场可以完全替代燃油车,具体比例取决于车企产品力,尤其是纯电车型在残值率提高、电池等原材料成本下降通道过程中,性价比尤为重要。

3

尾声

如果参考手机市场的替代路径,就会发现新能源渗透趋势与智能手机的渗透路径十分相似。

往后看,一方面在市场价格战、产品同质化较严重、市场需求边际模糊下,电车内部格局会加速尾部市场出清,强者更强,突显马太效应;

另一方面电车与燃油车在用户体验感存在根本性差异,在新能源车供给侧、需求侧、政策侧三端齐发力下,电车或将进一步加快油车的淘汰速度。

而在这个过程中,合资光环退去、自主品牌崛起,几乎是大势所趋。这不仅是销量的表现,也有自主品牌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上的积累和爆发。

例如电动化里最重要的三电技术(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宁德时代、弗迪动力、华为等一批技术导向的企业做到了世界领先;

在智能化上,涌现出一批车企和科技公司,紧咬特斯拉,但把德系和日系都甩在了身后;

在商业运营上,蔚来等国产车在汽车体验场景开拓及社群打造方面整体领先,新势力发扬了特斯拉的直营模式,打破传统车企的渠道优势。

更重要的,中国不遗余力的培育新能源车市场,也是汽车供应链从服务合资到独立自主的过程。

2012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中国仅有中信戴卡一家跻身,到2022年入围企业已增长至10家。汽车供应链的发展奠定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基础,并在后续的发展中体现出强大的韧劲和内生发展动力。

参考资料

[1] 颠覆与突破:油电平价点燃汽车出海潮,华泰证券

[2] 汽车行业深度:电动化、智能化自主领先,新发展阶段下合资汽车品牌挑战重重,德邦证券

[3] 乘用车销量系列报告1:复盘二十年风雨征程,自主车企大浪淘沙,华福证券

[4] 1980-2009:合资开启,中外汽车合作共生,新京报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信息撰写,但解码Decode及文章作者不保证该等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原文标题 : 中国汽车产业40年:合资车的浪潮与退潮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