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海信再谈“造车”,信芯微IPO探路?

2023-07-02 09:36
全球财说
关注

作者:苏杭

出品:全球财说

2023年1月31日,在经过10个多月的漫长过程之后,海信视像(600060. SH)公告成为了LED外延片及芯片生产商乾照光电(300102. SZ)持股22.88%的第一大股东。

与此同时,海信视像旗下另一家显示芯片公司,青岛信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芯微”)也牵手中金公司,准备开启自己的A股之旅。

近日,信芯微科创板IPO获受理,作为显示芯片公司,被海信选出作为A拆A的前路大军,信芯微身上所寄托的,或许不只是增加一个融资平台这么简单。

产品单一,关联交易频繁

信芯微是一家专注于显示芯片及AIoT智能控制芯片的Fabless模式芯片设计公司,成立于2019年,但其可追溯的历史却远不止于此。

1969年,青岛无线电二厂成立为一家收音机生产厂,1979年更名为青岛电视机总厂,开始生产“青岛”牌电视机。

1994年前后,“海信”牌开始逐步取代“青岛”牌,海信集团也在此时正式成立。

1997年,海信电器在上交所上市。与此同时,国内电视行业的价格战也正如火如荼。价格战的残酷给时任海信集团董事长的周厚健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新千年到来之际,海信做出了发展自研芯片的决定。

2000年,海信设立了“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所”,并于2005年推出首款芯片——信芯。

2018年,海信收购了东芝旗下的电视业务,整合了其芯片研发团队及此前自研团队,成立了信芯微,并立即展开对图像处理芯片公司宏祐图像的收购。

目前,海信视像共持有信芯微54.95%的股份,为信芯微控股股东。

信芯微致力于为各类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提供显示芯片解决方案,并为智能家电等提供变频及主控解决方案,产品主要包括显示芯片,包括TCON芯片(显示时序控制芯片)、画质芯片(又名“图像处理芯片”),以及AIoT(物联网)智能控制芯片。

2020年-2022年(“报告期内”),信芯微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56亿元、4.68亿元、5.3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36.59万元、7472.76万元、8397.4万元。

其中TCON芯片为信芯微的主要产品及主要收入来源,报告期内收入分别为1.82亿元、3.68亿元、4.0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1.1%、78.8%、76.56%。

背靠大集团,关联交易意料之中的在所难免。报告期内,信芯微向关联方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金额分别为6529.88万元、8490.11万元和1.04亿元,占其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5.48%、18.16%和19.51%,主要系向海信集团及其关联方销售显示芯片、AIoT智能控制芯片及提供技术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信芯微的关联交易毛利率在各期都与非关联交易毛利率相差较大。

招股书中解释称原因主要系产品结构不同,关联方销售中画质芯片占比较高,非关联方销售主要为TCON芯片,但并未给出明细,在后续的问询中或许将成为监管层关注的重点。

海信集团急需增长,业绩拉动效应不明朗

2022年11月21日,卡塔尔世界杯,东道主卡塔尔对阵厄瓜多尔的揭幕战上,作为赞助商之一的海信集团在场边打出了“中国第一 世界第二”的宣传语,一时间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不少观众觉得,海信是夸大其词,打广告法的“擦边球”,也有人认为海信此举是在为“世界第一”的三星做嫁衣——打出了世界第二的口号后,势必引起观众对世界第一是谁的好奇。

2022年11月25日,海信视像董秘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复称,根据奥维睿沃(AVCRevo)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海信系电视在2022年1至10月的出货量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二、中国第一。

除了广告语挨骂,海信在赞助世界杯上的超高投入也引起了投资者的不解和不满。不少投资者在股吧等互动平台质疑其如此大手笔的投入产出比。据彼时新闻报道,海信赞助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总费用接近1亿美元。

而让海信能够一边挨着骂一边出着血的原因,也很好理解。

“到2025年,海信集团全球收入要突破3000亿元”,2019年的海信集团发展规划工作专题座谈会上,海信集团放出豪言。

然而2022年,海信集团总收入1835亿元,较2019年的1268.6亿元同比增长45%,但距离3000亿的目标仍有不小差距。

自2022年四季度以来,海信视像、海信家电(000921. SZ)的股价经历了较大幅的上涨,截至6月30日收盘,距2022年10月的最低点涨幅分别达约130%、178%。PE(TTM)分别为16.17、20.97,仍处于行业中下游。

但是,海信的立身之本——黑电业务近几年受行业整体遇冷影响而下行。据调查机构TrendForce,到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电视出货量已经连续7个季度下滑,2022年海信视像的总收入也同比下降2.27%。

白电方面,在渗透率较高、消费不振、地产低迷等多重阻力之下,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家用电器内销零售额7307.2亿元,同比下滑9.5%。

因此在不少人士眼中,分拆信芯微上市,一方面更加突出海信梦寐以求的科技公司定位,另一方面也是海信寻求突破的方式之一。

只不过,信芯微的拉动作用目前看来仍无定数。

2021年,受疫情催化在线办公、远程教育、居家娱乐等应用场景需求激增,相应刺激了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等显示终端产品的销售,也带动了显示芯片市场大幅扩张,2021年总规模达到了158.31亿美元,同比增长62.5%。

但2022年以来,受全球消费电子与显示终端市场需求疲软冲击,全球显示芯片市场规模回落至143.15亿美元,预计2027年才能恢复增长至150亿美元。

相应的,全球TCON芯片的需求以及相应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等细分市场的需求量也几乎都呈现了相似的先大幅下降,再小幅上升的走势。

信芯微最主要产品的平均单价,2022年也经历了下滑,TCON芯片平均单价下降9.67%,毛利率下降了2.93个百分点。

海信再谈“造车”,信芯微IPO或为铺垫?

与海尔集团、美的集团一样,海信也早早开启了自己的多元化之路,自述为特大型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官网显示,目前海信集团的产业分为四大板块:视像与多媒体、智能家电、智能终端及系统解决方案、地产及现代服务。

除此之外,2021年,海信还完成了对汽车空调压缩机和汽车空调一级制造商,日本三电控股株式会社(“三电控股”)的收购。

6月3日,海信集团董事长、总裁贾少谦在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中透露,目前海信持续在B2B多元化道路上进行转型,在收购三电控股两周年之际,已将汽车电子定为第二增长曲线之一。

此次推动信芯微IPO,海信或许也有通过其进一步切入汽车行业的想法。

在总共15亿的拟募资额中,有10.5亿都与车有关,其中7.5亿元计划用于IT及车载显示芯片研发升级及产业化项目,3亿元计划用于大家电、工业控制及车规级MCU芯片研发升级及产业化项目。

在消费电子、家电双双进入低迷期的现状下,除了海信外,格力、创维、海尔、美的、TCL等家电企业也一窝蜂地进军蓬勃发展的新能源车行业,进入车载空调、车载显示屏等汽车供应链环节。

相比之下,显然发展MCU的海信试图切入的层级更深。目前,国内的车规级MCU市场被外资厂商高度垄断,CR5企业的市场集中度达50%,而中尾部企业高度分散,新进公司众多。

并且,车规级MCU在使用环境、可靠性、安全性、一致性、使用寿命等指标要求上,相比消费级和工业级MCU更高。且车规级MCU进入汽车前装市场的门槛较高。

根据上海芯旺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股说明书,车规级MCU首先需要满足AEC-Q100可靠性测试标准,具有功能安全需求的客户通常还会要求其满足ISO26262汽车功能安全标准;其次,汽车零部件厂商在对MCU进行软硬件开发后用于生产汽车零部件,需要通过严格的质量测试才能供给下游整车厂商;最后,整车厂商通常还需要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数月甚至一年以上时间的路测,才能批量装车。

中微半导体副总经理兼产品总监李振华也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车规级MCU对工作温度、寿命和良率等指标要求严格,认证流程复杂且标准高,种种因素结合起来,导入时间至少3到5年。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信芯微并未有任何产品应用于汽车领域或达到车规级。

“造车能不能救海信”,一直是市场讨论的热点,站在当下似乎谁也不能给出明确的判断,而派出信芯微作为A拆A的头阵,海信加码造车之日或许就在眼前。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全球财说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

       原文标题 : 海信再谈“造车”,信芯微IPO探路?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新能源汽车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