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充电费一路“狂飙”,电动车阵地能否守住?

2023-11-13 14:44
禾颜阅车
关注

导语 | Lead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一路飙升,渗透率不断上升。不过,新能源车依然存在一些痛点,经历了续航焦虑和充电慢问题的纯电车主最近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充电费的“飙升”,让曾经完全不考虑出行成本的车主过起了精打细算的日子,也让众多油车的拥趸又开始细数起电车的种种。当充电费开始背刺新能源车主时,电动车的阵地能否守得住?

本文出品|禾颜阅车工作室

撰文|蔡家伦

编辑|禾   子

全文1840字

阅读需3分钟

新能源车型在前期的推广阶段有着不少的优惠政策,不仅体现在价格补贴,同时较低的用车成本也是消费者考虑的一大优势。然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膨胀也带来诸多问题,其中充电桩建设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当务之急,如果绝大部分家庭可以拥有私人充电桩,或许电费也就不会如此涨得如此快。

就目前来看,新能源车充电价格上涨的问题对于其销量影响还不够明显,但如果后续的充电费用上涨到与油价无差距时,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也会受到较大影响。充电费用上涨的根源到底在哪里?电价狂飙能否破局?

△充电费一路“狂飙”,电车阵地能否守住?

电价“狂飙”追赶油价

早在今年的中秋国庆长假期间,众多新能源车主就已经意识到之前从来不需要计算出行成本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不少车主发现高速服务区充电桩涨价现象,甚至有些充电桩的价格涨到2.98元/度,高达百元的电费仅能行驶200公里左右,难以让人感受到电车的经济优势。目前,全国多个地区出现了公共充电桩充电价格猛涨的现象。据媒体报道,上海某地同一时间段充电费用从之前的1.15元/度上涨到2.05元/度;郑州某地的充电桩在最便宜的深夜阶段,其价格由此前的0.45元/度涨至0.75元/度。

对于新能源车主而言,曾经0.5元/度的电价似乎已经难以回归,在承受续航焦虑以及充电慢的生活不便后,再也无法享受到“充电自由”的消费者恐怕对新能源车也有了些许不满。

△曾经0.5元/度的电价时代似乎已经难以回归

而对于一些网约车司机而言,充电费用的上涨也无形增加了用车成本,依靠电车充能优势越来越小。众多公共充电站的充电费用上涨与工商业用电政策调整有一定的关联,随着今年6月1日实行的新电价方案推行,公共充电桩所划分的工商业用电自然更贵一些,随着电价波动,公共充电桩的费用自然也会进行调整,但是在充电费用上涨之后,未来再调回此前的价格就有些困难了。那么问题来了,工商业电费并没有涨得太高,公共充电桩为什么不约而同得推行电价“狂飙”,还涨得这么有底气?

充电桩行业发展不均衡,家庭充电桩仍不足

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到今年7月,家用充电桩安装率达到70%左右,共470多万台私人充电桩,公共充电桩则有220多万台,共计693万台的充电桩数与高达1620万辆的新能源车保有量相比仍然有待提升。对于并没有条件安装家庭充电桩的新能源车主,充电运营商只能是唯一选择。

当前充电运营商分为两大阵营,以特来电、星星充电为代表的民企和国家电网为代表的国企,从数据上来看,当前民营企业占据了将近90%的市场份额,而国企充电运营商的充电设备只占总量的5%,以特来电、星星充电为代表的民企在前期进行大量设施投入,并且在争夺市场阶段进行价格竞争,随着现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逐渐上升,愈发有底气的充电运营商开始调控充电价格,以保证收益率。对于企业而言,目前新能源车型的保有量还是太低,且新能源车型分布本就不均衡,对于一些偏僻地区,充电桩鲜有生意缺要承担维护费用,而有些好的地段缺无法满足大批用户的使用从而流失客户,不管怎样,这样的生意有些“划不来”。

△特来电、星星充电为代表的民企占据了大部分充电桩市场

充电困境如何破局?

尽管目前民营充电运营商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但随着国企在充电领域的投入增加,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为代表的“国家队”也会提升市场份额,开始与特来电、星星充电抗衡。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还在升高,充电桩运营市场也会很快迎来盈利拐点。

目前,中石油已经开始布局充电桩产业,此前已经收购充电桩产业普天新能源100%的股份,同时计划在2025年实现充换电站完成5000座的建设目标,未来也会有更多资金体量更大的巨头进入充电桩市场,这也会进一步稳定充电价。除此之外,众多车企也在积极推进为用户配备充电桩以及建设自家充电站,新能源车主大多数会优先选择自家汽车所属品牌的充电站,也会进一步打破当前民营充电运营商一家独大的局面。

△众多车企积极为用户配备充电桩以及建设自家充电站

点评

随着“国家队”的介入,国内充电站未来加快发展,或许向加油站的模式靠拢,行业的格局也会彻底发生变化,对于大多数新能源车主而言,这样的局面或许会更好一些。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原文标题 : 充电费一路“狂飙”,电动车阵地能否守住?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新能源汽车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