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Rivian:“未战先残”,特斯拉杀手成被杀?

2023-12-04 11:41
海豚投研
关注

四、走出产能炼狱了吗?

先说直观感受:15万辆的设计年产能,2023年全年只产了5.4万辆,似乎并未解决,从最新的边际变化来说,三季度产量几乎是个高峰,也不过1.5万辆,对应全年6万辆而已,挤产量还是有点难。

提车周期:订车时间来看,Rivian目前有两种购车模式:1)整车选自己喜欢的车,正常下单(可以选择配置偏好),但提车需要4个月左右;2)买已经造好,但被别人取消的库存车(配置不可改),提车仅需1-6周。

而特斯拉的提车时间一般是在4周之内的准现车。正常情况下,四个月的提车时间,对手抢单太容易了,尤其是考虑到, Rivian的订单一直是可取消模式(订单取消全额退回定金),而第二种购车选择,本身也是产能太慢的一个后果——用户等不了,很多人取消订单。

可以看到,在第一种跟其他车企一样的正常购车模式下,长达四个月的提车时间,是明显的产能瓶颈问题。

那从2022年2023,有没有改善?不妨从存货和存货减值来分析一下:

存货周转:Rivian之前的存货结构中,原材料和在产品几乎占存货的80%-90%左右的份额,公司有大量的积压原材料无法生产出来。

从库存周转天数来看(注:计算方式类比特斯拉的公布方式,用新车期末库存/当季交付量),Rivian 2022年最“产能地狱”的时候,产成品库存仅能满足10天左右的当季交付量。

到了2023年,这种情况已经明显改善,产成品占存货的比例已经达到32%,产成品库存已经能满足41天左右的当季交付量,相比最差的时候提高了4倍左右。

存货减值冲回:关注库存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存货减值和购买承诺损失(LCNRV),也是“产能地狱”变化的直接体现。

这个存货减值损失一般有几个来源:

1)以前采购的原材料与零部件,比如电池,可能市场价值与当初的采购价变化巨大;

2)跟供应商签订的采购合同,因为产量不达标,也产生了合约损失;

3)库存过时带来的销售价格降低损失。

这个事情其实与海豚君在跟踪小鹏、理想以及蔚来因产品迭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基本如出一辙,没啥新奇之处。一般出问题的时候,计提的这个损失会直接计入卖车成本当中,影响当期卖车业务的毛利率。

但主要的问题是Rivian的产能地狱战线实在是拖得太久了,之前因为长期造不出来车,做了这样大量的减值,造成了毛利率的“血亏”状态。

而随着交付能力的改善,以及销售成本随着产量增加以及技术降本而降低,Rivian今年将之前计提的大量累计损失给慢慢拨回了。

LCNRV损失余额相比2022年已大幅度减少,今年共冲回了4.68亿,直接将毛利率从去年四季度的-151%拉升到今年三季度-36%,单车毛亏也从去年四季度的-12.4万美元缩减至今年三季度-3.1万美元,

边角料信息:

a)?根据对Normal工厂的调研,管理层表示虽然关键组件仍未到达所需水平,但已经好了很多。2022年Rivian由于关键部件短缺损失了21天的生产,但今年到目前为止Rivian都没有出现关键部件的短缺。今年的生产率更加稳定,还没有采用停产来解决组件短缺的问题。

b) 同时,Rivian的垂直整合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应链紧张问题。公司内部自研开发了一款名为Enduro的新型电机,是对之前所外采的博世四电机的补充。

2022年因为功率半导体的短缺拖累了博世提供四电机的速度,进而抑制了Rivian产量,但现在公司可以凭借Enduro加快生产并推出了双电机四驱车型,同时继续扩大四电机四驱车型的生产, 从而提高产量。

整体上,从产能角度来说,它正走在爬出产能炼狱的路上——蜗牛慢爬的爬。

五、产能问题缓解了,但还有需求吗?

海豚君的答案是,有放缓,但问题不大。从目前本身的提车时间也能看到,它的核心问题还是产量问题,毕竟提车时间是4个月那么长。但需求相比之前两年也确有放缓迹象。

R1T:在美国推出了租赁模式,这种模式可以降低用户一开始的付款压力,一般是购车需求相对较弱的时候才会推出的。

这里似乎说明,高息侵蚀用户付款能力再加上产品力更强的Cybertruck发布在即,R1T的吸引力已经在下滑当中,这款让Rivian满载荣誉的车,也只是给它做了个宣传,撑了个门面,实际龟速的产量爬坡与高额的成本,让Rivian卖着“肉疼”(成本太高,售价也材料费都不够),用户买着同样肉疼(太贵了)。

EDV:早在2019年,Rivian与自己的最大股东亚马逊签订排他性协议,向亚马逊提供10万辆EDV(电动货车),并且在2030年之前交付。

而在最新的三季度业绩会时,Rivian宣布取消和亚马逊签订的销售独家协议,可以向非亚马逊客户销售EDV。但和亚马逊签订的10万辆EDV供货不变,亚马逊目前仍然是Rivian最大的股东,拥有17%的股份。

这个事情如何联想到亚马逊现在也再降本增效,提货还是10万辆,但如果周期拉长了,本质还是亚马逊需求的减弱。

这种情况下,解绑独家协议,让Rivian把EDV能卖给更多的市场,也算是个比较好的对冲。毕竟,这个市场本身也不算小:

自2017年以来,美国货车市场的平均年销量约为43万辆,而欧洲是一个更大的市场,平均每年就有140万辆新增注册货车,仅考虑欧洲和美国,货车的市场空间就接近180万辆。

而目前Rivian在电动货车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主要有福特的E-Transit, 奔驰的eSprinter, Ram即将推出电动ProMaster(已于亚马逊达成购买协议)以及通用的Brightdrop。

产能调整背后的结构疲软:Rivian的Normal工厂对EDV分配的年产能原本是8.5万辆,但EDV的生产仅用了一半的产能(仅安排了一班生产),仍具备空闲产能,其余6.5万辆是给R1T和R1S。

但公司近期表示,2024年的产能配额要对调一下,EDV改成6.5万辆。而且其余8.5万辆的产量分配上,已经从R1T向R1S倾斜:目前R1T的订单最短可在几周交付,可能背后也隐含着R1T订单量在减少,需求放缓。

同时,从美国二手车网站最新的成交价来看,Rivian R1T的最低成交价在6.8万美元,相比R1T的平均售价折价约15%,而R1S的最低成交价在8.1万美元,折价仅5%,侧面验证R1S目前的需求量还是要高于R1T的需求量。

所以从以上信息再叠加整体较长的提货周期来看,只能说需求确实有减弱,但主要是结构性的减弱,R1T和EDV可能减弱了,但R1S的需求依然强劲。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新能源汽车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