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Rivian :Cybertruck送死刑?天先残疾才是致命伤

2023-12-07 11:50
海豚投研
关注

海豚君这次在摸底Rivian过程中,一个很明显的感受,Rivian往远看,有好的细分赛道,往近看是仍然是供给驱动销量的“熊猫”公司,尤其是当多数电动汽车都已经进入了需求为王、竞价厮杀的时候。2023年销量向上、毛利率向上,趋势看起来还不错。

但海豚君开挖造车经济性时候发现一个重大问题:或许“面子”角度,它给用户的是性价比还算不错的选择,能吸引很多订单;但从“里子”来看,Rivian却是每交付一辆车直接 “掉血掉到肝疼”的痛苦。

所以,本篇我们在展望Rivian 两年以后康庄大道之前,去解答它是否会“出师未捷身先死”,核心解决三大问题:

1)两个“45”:工厂产能利用率45%时候,单车毛利率还是-45%,R1平台的底色就是个赔钱货,还是一个有救的璞玉?

2)R2:Rivian翻身真正的翻身密码?

3)“吞金兽”:一直巨亏,Rivian还要被市场供养多久?要融资多少?

围绕Rivian是不是值得投,或者是愿意在多少的价位上投,需要建立对这三个问题的充分理解和知晓之上。

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45%的产能利用率 vs -45%的毛利率,R1平台还有救吗?

我们知道,多数车厂在设计造车平台的时候,都会定下稳态生产后平台所出车型的大致毛利率目标范围,Rivian给R1平台定的是25%。

这属于一个造车平台正常的目标,20%上下的毛利率对应10-15%的研发、销售和管理费用,才能出来一个扭正的经营利润率水平。但我们看一下Rivian现实的演绎情况:

1)R1所在的Normal工厂年产能规划是15万,单季产能相当于3.75万;今年三季度是Rivian产量上比较理想的表现,单季产量过了1.6万,产能利用率接近45%。

2)再看此时的单车经济:一辆车平均单价8.6万美金,但成本端,摊销折旧单车是1.13万;剔除掉单车折旧的可变成本还是11万+,单价和可变成本之间的差距就有2.11万美金!

这个单车经济一亮出来,问题跃然纸上:目前的单车价格不是连覆盖不了单车成本,是距离覆盖单车成本是个大鸿沟:

是2.21万的绝对值差距,是单车在9万“高价”之下,还要再涨30%才能弥合的差距,也根本就不是靠工厂正常爬坡到稳态满产状态,通过摊折稀释能解决的问题。

毕竟满产情况下销量增加一倍,对应单车摊折费用也就是从1.2万节省六千,相比于2.2万的鸿沟还有1.6万的差距。

3)全球对比之后,R1平台 “亏损”底色更加明显

为了看R1平台到底有没有经营利润层面扭正的潜力,或者是R1平台亏损到底是定价的问题,还是成本的问题,海豚君把目前看过的造车新势力一起拿过来做个对比,结果在海豚君看来非常惨烈,我们逐个来看一下:

特斯拉从一上市毛利率就是正数,不太具有参考意义;中国的蔚、小、理这三家季度交付在Rivian的体量时候(1.5万辆上下),毛利率有已经做到双位数了;而三家毛利率转正所需要的交付平衡点最高的蔚来,也就1万辆;

只有零跑值得借鉴,它在1.8万辆的季度交付时候,毛利率还是单位数的毛亏率。但之前关注过海豚君对零跑分析其实知道:

a) 当时零跑销量中有很多注水的“老头乐”(T平台产品T03),跟Rivian一样,是连可变成本都覆盖不了的纯粹赔钱货。

这款老头乐对零跑的价值:公司在倒闭线上,卖车血亏但可以赚流水过渡产品,目的单纯是为了融资圈钱续命,以便后续推出新的C系造车平台(C01和C11)。

b) 零跑渠道跟Rivian也不一样:零跑以经销为主,部分毛利在体外经销商手中,低毛利率对应的低销售费用率;Rivian全部是自营,毛利是全量都在表内;

c)因为老头乐的销量占比问题,零跑单价畸低,是有明显的单价上行空间可以想象的,而且通过新的平台它确实也是实现了。但Rivian的单车价格已经拉到了8.6万美金(同类燃油车均价普遍也就是2.5-5万美金),进一步拉升如马斯克所说,只会把用户圈层越做越小。

二、如果经营利润层面很难转正,那毛利率有希望转正吗?

虽然经营利润层面R1平台很可能是个无法翻身的赔钱货,很难达到公司设定的25%毛利率目标。海豚君测算下来,毛利率层面则是有希望转正的。

公司给的说法是:50%来自于销量带来的规模效应,25%是通过材料降本,剩余25%是通过提高销售价格。

海豚君按照这个方法粗略估算了一下,相当于单价要拉升接近8000左右,这种幅度单靠销量结构来调很难实现。

摊销带来单车8000多美元的降本,相当于摊折费用需要从1.2万降低到0.4万,但即使后满产也只能把摊折费用稀释到6000,4000基本很难。

海豚君自己做了个大致的估算,大致来源于这个几个方面:

1)单价提升:单价拉升大约弱弱贡献3000美元(从8.6万拉到8.9万),源于以下两点:

a.交付结构改善:管理层预计长期稳定状态下ASP更高的R1S在R1平台占比70%(R1S相较于R1T ASP高出5000美元)

b.Max Pack版本推出提高ASP: Max Pack电池包相比Large Pack将需要额外付费1万美元(目前Large Pack 0.6万美元)

c.EDV从专供亚马逊到也卖外部客户后,单价上涨。

这两个动作还是能明显看到,公司在单车经济严重离谱的情况下,还是在努力拉升单价。

2)产量提升带来的规模效应:明年四季度产能利用率拉升到60%+,由于摊折绝对值不变,相当于单车摊折费用节省2700美元。

a) 经过二三季度两个季度的工厂关停之后,把R1平台的产能从5提升到8.5万(目前产能利用率75%,比较高);把RCV平台的产能从8.5万降至到6.5万。

b) 目前RCV平台的产能因为之前EDV销量与亚马逊绑定,只有依赖亚马逊的订单需求,导致真实的产能利用率只有不到20%,现在放开了之后,有希望拉升产能利用率。

3)技术+减配降BOM成本:

大量的降本还是需要靠可变成本的压降。之前EDV车型通过工厂关停之前操作的原材料换血,做到了35%的可变成本压降。这部分单车降本大约2.6万。

a) 自研+减配:Rivian目前是电控和电驱自研,电芯是三星采购,能做到自己组装模组和Pack;

三电上,Rivian新的自研自产Enduro电机能降本,电控上第二代电子架构自研, ECU数量减少60%,线束缩短25%;电池减配,把三元全部换成铁锂电池;

c) 核心供应商采购合同的重新签订:之前的合约是在R1平台刚推出的时候签署的,当时R1产量提升不确定性大采购成本偏高,现在可以利用R1平台潜在的销量潜力带来采购溢价

d)电池材料自然降本,碳酸锂价格2024年大概率会掉到10万人民币/吨之下。

3)LCNRV冲回影响:目前Rivian账面上还有4.5亿的LCNRV减值可被冲回,管理层预计到2024年底随着产量的提升LCNRV影响将会基本消失,海豚君预计四季度Rivian计提1.07亿减值冲回的影响下(对单车毛利正向贡献5100美元),Rivian的毛利率可以勉强在正负线上徘徊。

通过这一系列材料降本、技术升级、工厂关停改造、产能利用率拉升、单车涨价,海豚君几乎把能改善单车经济的因素都放进来之后,对应明年四季度的单车真实的毛利率也就-7%而已。

而在海豚君几乎满产的终极乐观的假设之下(满产、极致BOM降本),Rivian 目前R1+RCV平台车型的毛利率向上弹至大概率也就是在5%以下。用5%的毛利率去覆盖稳态之下至少15%的经营费用率,显然是行不通的。

所以分析到这里,会非常清晰的发现Rivian的问题和Rivian的目的:

1)美国新能车供应链能提供的降本水平,在当前Rivian产品的定价体系下,根本无法让Rivian把目前两个平台的单车经济打平。

2)目前Rivian的问题和没上市的时候,零跑做老头乐时候的情况很像:尽量把车卖出来,把单车经济做得没有那么难看。

真正的目的是,用不那么难看的数字,来说服投资人继续给它投钱,让它去造下一个真正有希望赚钱的造车平台——R2!

所以Rivian必有融资,因为融资了之后,才能推出R2平台,公司才有希望从源头上解决自造血和生存问题。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新能源汽车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