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焊死新造车大潮的铁门
距离小米汽车SU7的技术发布会过去整一个月了。本以为除了“1499交个朋友”(但雷布斯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小米汽车的热度会下降,但是一搜“微信指数”,发现小米汽车的热度在国内汽车产业内依然排在前面(笔者选择了小米汽车VS其他9个受关注度较高的品牌,如下图。),无论是从整年的还是从最近一个月的,在还没有正式交付到市场,已经体现出如此这般“自带流量”体质,能不让别的车企羡慕?
回想去年底在雷军三小时的“电车科普课”之后,几乎所有车圈媒体都在讨论和预测“价格”。笔者和Vehicle的小伙伴们也探讨过,大部分都是比较看好的,虽然很多“世界第一”有着吹嘘的成份,不过显然这是一个没有明显短板的产品,而大家都认为小米汽车的定价从目前看,真是让雷军“很难办”的,这背后的矛盾,是小米汽车进入这么卷的新能源车赛道(发布会前一天极氪的出牌也是有点狠,所以小米也就不致敬吉利了吧~),要生存就没办法在价格上跟市场较劲;更重要的是小米汽车承载着小米品牌高端化的艰巨使命,性价比这顶帽子,欲拒还休,难!
经过了这一个月时间,笔者联系近期看到的三则有关“小米汽车”的新闻:外观调研、改型公告、终局探讨。从行业视角透视背后的原因,并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维度,与大家“闲聊”一下小米造车的“局势”。
一、雷军微博调研的“道与术”
雷军在国内一直拥有着良好的口碑,业界甚至有这么一句话:你可以黑小米,但你黑不了雷军。大部分读者肯定也是了解他的背景和成长路径,真的可谓是“普通人”没有家庭荫蔽,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顶峰。从一锅小米粥开始创业,抓住了移动互联网和手机智能终端的时代红利,更是通过极强的互联网营销和性价比路线,终结了山寨手机的时代。而小米手机从零开始强势崛起,背后沉淀的“用户共创”和“爆品打法”,更是被诸多后来者所追捧和模仿(相关著作更是将这一系列方法和工具成功商业化)。小米之道,在这次新车发布后雷军的微博也可见一斑:从12.28新车发布日到1月28日,在这一个月内,他的微博账号总共发布了198条内容,其中158条是和小米汽车有关(可见对小米汽车的重视),28条和小米手机相关,其他产品和企业运营与公益类19条,做了4次调研(如下图),开放式的“问话”差不多8-9条。
四次调研,都和“审美、设局”有关。这样的公开调研,里面蕴含的“术”的意义可是非常丰富的。
1.全部与设计相关,与读者的感性认知相关。这类内容本身也是一种营销手段,相比技术或者其他商业内容,这类“仁者见仁”却也“无伤大雅”的色彩调研,不会引发一些不可预测的公关事件(前阵子小米还和华为就铰链扯过一阵知识产权呢),除了了解“一定的”市场反馈之外,更重要的便是一种“开放式用户共创”的胸怀体现,影响的基盘不是专业的车圈人士,而是更加泛化的米粉和公众。
2.两次调研“好看”问题,都嵌入了“50万以内的轿车”这一限定。两个调研都是1月22日的内容,从参与度看已经非常不错了。与其关注调研内容和结果,专业人士更要清醒地看透“50万”这一信息所代表的记忆植入,这就是一种阳谋,不断强化用户对小米汽车价格区间的“预期”:俺们是要走高端的,1499交不了朋友!
3.中间两次调研选择的对标车型,奥迪的变化,遮掩不了小米的策略。这两次关于好看的调研,相信会让雷军和小米团队更加清楚地理解“中庸审美”在中国市场中的强大基盘(A6),笔者也充分相信他们过去三年(如果算上小米手机的历史,那就更久了)也已经对此充分理解。因此,车圈内“保时米”的调侃,估计雷军肯定是会眯上他智慧的眼睛笑纳的。而通过这两个调研以及发布日之前的大楼致敬,也明白了小米的进攻策略:占据新造车势力已经开疆拓土的认知红利,借助小米本身的品牌信任,争取BBA辐射的用户。
二、更新公告背后的小心思
大概一周多之前,车圈专业人员从工信部网站上的公告信息中也发现了小米SU7的更新内容(如下图)。这也对应了雷军微博中提到的对于用户呼声的反馈,更是进一步表现了姿态。但如果抓重点去看这次更新,其实主要就是三点:21寸轮毂、尾部字标和碳纤后视镜。这不禁让笔者回想起去年腾势N7发布会也把一个局部外饰设计(日行灯)的变化,来呼应品牌“用户共创”的战略诠释。
简单分析一下三个小变化背后小米的“小心思”:
1. 21寸轮毂。要说车企内哪个部门最希望争取到这个变化,也非设计部莫属,大轮毂所能够给车身比带来的审美观感提升那可是太大了,从前期草图开始,很多设计师都会以“偷比例”的方式来让自己的方案更加性感瞩目。因此,21寸轮毂大概率是计划内的安排,都称不上设计保护。而大轮毂也同样能够给小米SU7的价格区间扩大和顶配“溢价”保驾护航;
2.字标缩小。小米从之前的草图外泄到真车露面,笔者不止一次和行业设计圈内朋友探讨过这款车的头灯设计,一反新造车势力掀起的细眯眼风潮,称得上是浓眉大眼还有点萌,甚至有一点不协调。那么原本大字标设计,就是一种前后呼应。但是,相信小米内部一定也存在“什么样的设计特质是高级的”这类探讨,原本更偏专家评审的阶段到发布会后直面消费者,相信“显眼包”这类强刺激性设计,除了在争夺注意力上有一定优势外,对于国内中高端消费者更趋内敛追求静谧协调的心态是相左的,而车灯没办法改了,字标缩小点那就办了吧;
3.碳纤后视镜。这个改动,对于产品的远观设计品质是有提升的,尤其是侧前和侧面的统一感(如下图,笔者简单涂鸦对比),同时碳纤的纹理以及对于运动的隐喻也是明显的。唯一笔者担心的是,过分强调“运动”属性的车型在国内销量普遍较差,在一个从小学开始体育老师就经常身体不好的大环境内,我们的消费者对于"运动属性"的理解,和国外是截然不同的。我们的车型设计可以“动感”,但是更明面上的“运动”,对品牌高端化进程是否有真实的帮助?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包括蔚来汽车从赛车切入,但是据笔者对于蔚来车主们对产品高级感的感知体察,更多来源于蔚来的内外饰造型设计、HMI、CMF工艺以及用户服务,而不是在什么赛道跑出了什么记录。
三个小改动,体现了小米汽车的小心思,既有绝对的战略定力,又要体现出对用户反馈的重视,在品牌的动态社交过程中持续施加对用户心智的影响,这看上去容易的动作背后,其实是绝对不容易的体系能力。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直播中立即观看>> 【线上&线下同步会议】领英 跃迁向新 年度管理者峰会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
10 吉利早就该合并极氪领克了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