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价格上涨,一场无法规避的“阳谋”?
一直以来,新能源汽车充电费用便宜是消费者津津乐道的事情。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和保有量的剧增,充电便宜的这个福利正在慢慢消失,甚至比加油的费用还要高,逐渐成为所有新能源车主心中的痛。
近日,有网友称,江西赣州康大高速大余服务区的特来电充电桩,充电费用达到了2.98元/度。在这里我们做一个简单计算。我们按照电动车正常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电耗为18kWh/100km(这是一个普遍数值),在不考到充电损耗的情况下,其百公里的费用为18×2.98元/度=53.6元。
而一辆排量在1.5~1.6排量的燃油车,其百公里高速油耗在7升左右,我们按照92号汽油价格7.6元/L计算,百公里的费用为53.2元。也就是说,现在现在充电已经比加油还要贵了。
为此,特来电充电桩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从未听说过2.98元/度的定价。江西赣州大余服务区对此进行了辟谣。
据了解,在2023年10月份,就已经有网友表示充电价格过高,“价格偏高2.98元”“3元一度电充不起太贵了。当时,赣州交投特来电在去年10月13日回复道:已经调整到日常价格。对此,赣州交投特来电表示,因该电站是高速站,场地等费用都比较高,该电站在高速充电站价格属于正常范围。
目前,关于江西赣州大余服务区特来电充电桩2.98元/度的收费是真是假,似乎已经成了罗生门事件,多方的说法不统一。
但是,充电桩收费价格变高,消费者充电费用增加,正在成为事实。
充电费用迎来涨价潮
此前,《百姓评车》曾和大家聊过充电桩费用上涨的事情。进入2023年7月份,全国各地充电桩迎来了一波涨价潮。我们以特来电为例。其官方APP显示,在河南省郑州市的充电价格已经达到了1.7元/度;广州充电桩费用也在涨价,有些充电桩甚至涨到了2.1元/度;重庆高峰时刻的价格达到了1.9元/度;北京市的繁华地段充电桩价格达到2.1元/度,上海最为夸张,有充电桩的充电达到2.5元/度。
在这里必须要说明的是,以上价格都是市区核心地段的充电价格,城市偏远区域或许会便宜一些。但整体价格上涨却是不争的事实。许多车主买新能源车型就是为了省油省钱,但是现在的情况是,电车不但不省钱,而且还不省心。
难怪有网友直呼“再这么涨下去,还不如直接换油车了!”毕竟开油车至少没有里程焦虑。
2023年5月,国家发展改委印发了《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规定从6月1日起,国内实行新的电价方案。具体来说,新方案规定了08:00-12:00、14:00-15:00、18:00-21:00划分为高峰时段,12:00-14:00划分为夏季尖峰时间段。各个时间段的充电价格是不同的,在在高峰和尖峰时段内,第三方充电桩的充电费用是增加的。需要说明的是,尖峰时刻并不是长期存在的,全年只有7月~8月与12~1月才会出现。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为949.5万辆,同比增加38%。充电桩市场也随之水涨船高,2023年12月国内新增公共充电桩10万台,同比增长51%;2023年全年新增公共充电桩92.6万台,同比增长43%。具体到各个省份,广东、浙江、江苏排在了前面,2023年的新增数量分别为18万、9.7万、8.8万。这也意味着,充电桩市场存在着经济发达地区和次发达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矛盾。
我们站在一个更全面的角度来看,在充电桩市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同一个地区的繁华地段和非繁华地段,出现某些行业乱象是难以避免的。同时,我们也要认清一个事实,新能源汽车数量在增加,使用需求也越来越广泛,充电价格未来只高不低。
运营商也是有苦难言
有人认为这是在充电费用上涨是在割韭菜。实际上,目前国内的充电桩运营商大多处于亏损状态。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共有近3000家充电桩运营商,其中大部分为小型企业。各家为了争夺市场,它们在早期往往以低价甚至免费的方式提供充电服务,导致运营成本高企。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充电桩需求的增加,运营商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来维护和新建充电桩设施。运营充电桩网络,是一个投入成本高、回本周期长的"慢生意",主打的就是一个长期主义。如果是一个单站,大概是需要4-5年才能回本。如果是大型的自营服务商,运营着多家充电站,那么回本周期会被拉得更长,因为它们要在开拓新站点,同时承担大量老站点的折旧成本。
目前充电桩的收费标准并不统一,运营商盈利困难。目前,主流充电桩企业有特来电、奥特讯、星星充电、e充电等等。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的数据,截至今年上半年拥有充电桩数量最多的企业是特来电。特来电成立9年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根据财报数据,特来电2019年至2021年三年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65亿、-2.69亿和-1.35亿,合计亏损5.69亿元。直到2023年上半年特来电才实现了净利润7132万元,2024年1月29日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告显示,特来电母公司特锐德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8亿元-5.17亿元。显然,2023下半年迅速增长的充电费用帮助特来电实现了盈利。
但我们也要注意一个事实,特来电可是经历了9年的痛苦煎熬,最后凭借庞大的数量规模以及充电费用上涨的助攻,才实现了盈利。
另外一个充电桩龙头品牌奥特迅,在2020年至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6亿元、-0.33亿元、-0.40亿元,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0.35亿元~0.5亿元,亏损一直在持续且亏损额一直在扩大。
头部企业经营尚且如此艰难,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更是难言乐观。为了能够正常运营,企业只能增加服务费的方式来减少亏损。
于是,市场形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场面,一方面是新能源车主怨声载道,一方面是充电桩企业有苦难言。
百姓评车
尽管,我们说涨价有助于充电桩企业缓解经营压力,但是充电费用涨得太快,势必会影响公共桩的充电需求、降低利用率;如涨价成为长期、广泛的现象,甚至会抑制新能源车销量。
如果长期低价运营,又非常打击充电桩企业的积极性,这是个难题。
但从长远来看,充电费用不可能永远保持低价。当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到一定程度,价格肯定要调整的,这是市场规律使然,过程或许有反复,但结果就是一定的。
无论是涨价还是降价,最后肯定还是回归正常价格,至于说正常价格能否被消费者接受,就要看有关部门和市场如何调节了。
原文标题 : 充电桩价格上涨,一场无法规避的“阳谋”?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上&线下同步会议】领英 跃迁向新 年度管理者峰会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
10 吉利早就该合并极氪领克了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