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引望迎新进展,长安难离华为,华为到处“找朋友”

2024-05-08 14:00
汽扯扒谈
关注

近日,长安汽车发布最新公告,披露长安投资华为子公司的最新进展。《公告》显示,该项目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预计不晚于2024年8月31日签订最终交易文件。这比最初预计的交易达成时间晚了3个月。

长安转型借力华为

去年11月,长安表示,华为拟设立一家从事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公司,长安拟投资该公司并开展战略合作,双方共同支持公司成为立足中国、面向全球、服务产业的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产业领导者。当时,双方计划在本备忘录签署日之后6个月内签署最终交易文件。

今年1月16日,华为已完成目标公司的注册,名称为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引望”),其业务范围主要包括汽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汽车智能座舱、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智能车云、AR-HUD与智能车灯等。

此次《公告》,长安解释,鉴于项目重大性、复杂性及交易各方推进内部程序的需要,项目进度较备忘录中预估有一定延迟。

在引望成立之前,长安旗下阿维塔和深蓝已经纷纷和华为合作,两个品牌旗下车型将借助华为HI(HUAWEI Inside)模式赋能,竞争汽车市场。今年,深蓝与华为合作的新车型也将落地。在2024北京车展上,深蓝汽车高调宣布,将携手华为,打造比特斯拉更好的智能电动汽车

从阿维塔、到深蓝,再到引望,长安与华为的合作越来越密切,不难看出其在智能化领域转型的急迫心情。根据当前汽车行业发展来看,车企对智能化、电动化转型的迫切需求,相关的软、硬件供应商迅速崛起。其中,华为车BU是业内最大的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作为国内科技领军者,华为基于ICT技术优势,不断将业务延伸到智能汽车产业,围绕智能驾驶、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五大领域全面布局。

总体来看,华为在自动驾驶、车载传感器、充电设施、软件生态领域布局较为完善,已在智能汽车领域具备全面的核心竞争力,业界对华为智能生态也普遍持认可的态度。余承东已明确表示,预计今年华为车BU能够扭亏为盈。

此次,借助引望的成立,长安将进一步加速构建面向智能化时代的完整、自主、领先的全栈智能化整车能力,实现公司全面稳健的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华为拓圈立足汽车业

长安不断借力华为,华为则在加速拓展朋友圈。

从战略层面看,华为从ICT传统业务拓展至智能汽车赛道,是合乎公司技术优势和产业趋势的选择;华为车BU的独立,更有益于该项业务的未来发展和盈利。

引望的成立,正式宣告华为车BU业务的独立,将装载华为车BU的所有技术和资源。根据规划,引望后续会有更多伙伴加入,成为一个股权多元的技术开放平台。除了长安汽车外,东风汽车、一汽集团都在推进入股华为车BU事宜。

广发证券认为,华为与车企组成合资公司,短期有望补充可观现金流。相比于运营商业务和企业业务,华为的终端业务虽然毛利率最低,但创造现金流能力强,通过渠道销售或直销模式,华为能够在消费者市场通过终端产品走量,从而实现大规模资金快速回笼。

中长期来看,引望的成立更加确定华为汽车业务的Tier1属性。《公告》明确表示,华为原则上不从事与引望业务范围相竞争的业务。如此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车企对华为汽车业务独立性的担忧和合作上的阻力,提升车企对华为车载产品的接受度。

在华为汽车业务进一步明确定位Tier1后,车企合作伙伴的生态格局对引望业务拓展影响深远,前期华为车BU合作的伙伴集中在赛力斯、长安等,后续有望更多车企入局新生态。

广发证券表示,从产业逻辑出发,如果越来越多的主流车企成为引望股东,结合华为在汽车领域的研发能力,理论上华为汽车业务有望成为我国智驾领域的“行业性技术平台”,此时或许将有越来越多的主流车企产品搭载华为车载智能产品。

而规模效应也是汽车Tier1竞争力的核心环节之一,引望如果能够顺利拓展朋友圈,华为车BU业务不仅能够顺利解决盈利问题,远期成长空间更值得期待。

       原文标题 : 引望迎新进展,长安难离华为,华为到处“找朋友”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