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挖人偷技术,吉利胜诉获赔6.4亿,给谁敲响警钟?
导语
Introduction
耗时6年,斥千万巨资也要打赢这场官司,背后为汽车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树立的威严和标本意义不言而喻。
作者丨杜余鑫
责编丨曹佳东
编辑丨何增荣
6年前,吉利与威马那场21亿天价标的、令行业震惊的侵害商业秘密案,终于以吉利胜诉落槌。
6月14日晚,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公布了这起案件的审判结果,认为本案是一起有组织、有计划地,以不正当手段大规模挖取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及技术资源引发的侵害技术秘密案件。
“太不容易了,背后举证的难度,超乎想象。”熟悉该案件的吉利方面人士向《汽车公社》表示。而根据判决书上的信息显示,吉利为了打赢这场官司,耗费了超过1300万元的开支。
最高人民法院最终判决威马,赔偿吉利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合计约6.4亿余元,开创了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诉讼判赔数额历史新高。
不过考虑到目前威马汽车已经进入到破产清算程序,目前威马确认的债权总额高达33.76亿元,而审计后威马的账面资产总额仅为39.88亿元,负债则高达203.67亿元,外界普遍比较关心这6.4亿元是否能够拿得回来。
但对于吉利而言,要把这场技术剽窃案做成铁案,其核心目的俨然不是为了获得赔偿,而是为名誉而战。实际上伴随着这一两年来行业的内卷,吉利一直在强调合法合规,强调原创和技术,打企业道德战,背后就是面对行业乱象的一种呐喊和呼吁。
而这一场官司吉利胜诉,但应该说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核心是以此作为典型和标本案例,给行业和企业提个醒,尊重技术研发,尊重知识产权,有力地展现了国家层面对汽车科技创新保护的高度重视,以及在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方面的决心。这一点在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的披露中也明确指出来了:
该案判决在停止侵害技术秘密民事责任承担的具体方式、内容、范围,以及拒绝履行停止侵害等非金钱给付义务的迟延履行金及其计付标准等方面,作出了开创性探索。
本案裁判是人民法院能动履职,积极规范和引导企业合规诚信经营,有力保护企业创新发展的生动体现,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了审判智慧和力量。
一场由跳槽引发的第一大案
在汽车品牌如此之多,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汽车技术方面的人才流动应该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但随着汽车朝着智能化和电气化方向演进,更多新品牌的诞生,不少车企的研发和技术人才被新兴企业连锅端走。
虽然有所谓的竞业协议,不过以往更多时候,企业对于类似吉利这样的技术团队被打包带走的现象并没有采取非常严苛的手段,就算要状告,一方面这种诉讼取证困难,另一方面在法律层面上,也没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和范式去为原告做支撑,因此很多企业面对这样的情况,也就不了了之。
在研究这个案件之前,不得不说的就是威马和吉利渊源的关系。熟悉吉利和威马的人都了解,威马创始人沈晖,正是吉利的前核心员工。他曾担任吉利控股集团董事兼副总裁、沃尔沃汽车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在吉利任职期间,沈晖带领吉利团队完成海外并购沃尔沃汽车,并负责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落地。
而沈晖在创立威马汽车时,也带走了一批吉利的核心力量,特别是在研发、技术和质量管控方面的人才。包括威马汽车合伙人兼首席运营官徐焕新博士,此前曾在沃尔沃主导新能源技术。除此之外,威马CFO张然曾经担任吉利CFO;现任监事周鹏,曾经担任沃尔沃中国主席办公室主任。
当然还有大家所熟知的杜立刚、陆斌、侯海靖等人,他们都源自吉利的威马核心管理层,除此之外还包括相关联的一批重要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沈晖在2016年时也曾对媒体称,威马汽车当时拥有核心员工200多名,都是他以前的同事。可以说掌握了大量吉利、沃尔沃的运营、财务核心机密,这些运营、技术、财务管控经验,也能帮助威马少走很多的弯路,这也是彼时威马在新势力中发展较快的原因之一。
但是随着2018年吉利掀开威马剽窃技术的遮羞布,以及21亿的“天价”索赔,让造车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再次摆上行业的台面,毕竟国内迄今为止最高的知识产权纠纷的索赔金额。
当时吉利以部分离职人员作为发明人或共同发明人,利用在吉利接触、掌握的有关新能源汽车底盘应用技术,以及其中的12套底盘零部件图纸及数模承载的技术信息申请了12件实用新型专利,同时威马在没有任何技术积累或合法技术来源的情况下,在短期内即推出威马EX系列型号电动汽车,涉嫌侵害吉利的技术秘密,诉讼威马停止侵害并赔偿其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共21亿元。
案件复杂、索赔金额巨大、涉及企业与人员非常关键,因此当时这起纠纷案迅速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不过后来因为吉利申请不公开审理的缘故,更多信息和细节外界无法知晓。
到2022年9月,该案一审判决公布,结果显示,原告胜诉,威马方面需赔偿吉利700万元,包括经济损失500万元和为制止侵权的各项花费200万元;另外,威马被判决停止使用用于EX5车型上的5张汽车零部件图纸。这一年,威马汽车遇到最严峻的资金危机,并谋求IPO上市,显然牵涉大案的威马,没有心想事成。反而在这一年年底让整个企业陷入停摆边缘。
没想到的是,2023年6月,威马还没脱离危险,故事却迎来反转。在二审判决中,由于证据相关性不足、证据链不完善,吉利的诉讼请求被驳回。然而又经过一年的博弈,最高人民法院终于将这件事盖棺定论,无疑这是对吉利这6年来捍卫自己权利的有力回应,也让吉利一直在提的“原创”得到了法律的最高保护。
但对于威马而言,或许是因为其本身糟糕的现状,让这件事儿才有了更快的落槌。如此看来,身陷破产重组风波的威马,要翻身似乎已经不再可能了。毕竟本案也判决了,如果威马违反停止使用涉案技术秘密义务,应以每日100万元计付迟延履行金;如果擅自处分涉案的12件专利,每件专利一次性支付100万元;另外如果不按规定履约,每次还将支持10万元迟延履行金。
捷径助力内卷,合规赢得尊重
之所以说这起案件具有标杆性意义,其主要是确定了侵害技术秘密行为应该如何分析判断、如何细化停止侵害的民事责任、如何确定本案的损害赔偿数额、如何保障非金钱给付义务的履行这四个方面的难点,为今后同类知识产权纠纷案树立了一个典范。
这无论是整个法律界,还是汽车界,这是大家都乐于看到的结果。
其实关于汽车行业有关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诉讼和案件,并不占少数。无论是较早的时候本田告双环抄袭,还是路虎告陆风剽窃设计,抑或是特斯拉和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指控小鹏员工窃取自动驾驶技术,最终这些案件多数都以举证难、维权难而不了了之。
特别是如今汽车行业内卷加剧,产品和技术的同质化越来越明显,汽车厂商之间的技术人员流动更加频繁。而汽车在电气化和智能化之后,软件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多软件开发人员的流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企业商业机密泄露风险。
抄袭和剽窃,是成功最快的捷径。不少新汽车品牌为什么可以短时间内得到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中国庞大的产业链生态和集群,而更重要的则是,核心技术人才的流动,以及流动背后看不到,或者是难以被取证的知识产权方面的泄露,确实给后起之新势力品牌带去了更多捷径。
数据显示,高达59%的离职员工承认曾在离职时私自带走公司机密文件数据。而如今很多企业已经加大了对员工窃取公司商业秘密行为的打击力度,对违反竞业限制、将公司商业秘密泄露给第三方甚至直接竞争对手的行为,呈现出坚决追究法律责任的态度。
尽管几乎所有的技术型企业都有着严格的保密和自我保护的条例,但受到利益驱动,窃取公司机密的事情还是层出不穷。毫无疑问,在汽车核心技术越来越成为企业关键竞争力的同时,车企们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起来。
因此随着核心员工跳槽、被挖角的现象也越来越多,由此亦引发了不少法律问题。而随着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商业机密及知识产权保护也变得愈加重要。
正如吉利李书福之前在重庆论坛上谈论内卷那样,指出法律健全,执法严格,透明公平竞争的内卷是好事。只有依法健康竞争,才能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中国已经取得的电动汽车成果才能得到巩固,才能受人尊重。
李书福还说,当今中国不缺造车的企业,欠缺的是具备原创能力的汽车公司。行业的性质决定了汽车企业本身要对于合规经营、道德底线的认知要高度重视。企业应当以消费者权益优先的视角,以依法合规、全球合规的视角,去做企业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汽车的发展目前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中国的汽车知识产权意识和体系也在不断成熟。特别是现在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不断强大,并走向海外的核心力量,因此需要每一份创新成果都能得到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份原创精神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显然吉利如今的市场表现、能力和口碑,与如今威马等新势力企业的状态和局面相比,高下立判,造车是一场马拉松,汽车企业更需要回归理性、回归价值,充满正气、正义、合规、法律和道德,正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
原文标题 : 新势力挖人偷技术,吉利胜诉获赔6.4亿,给谁敲响警钟?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直播中立即观看>> 【线上&线下同步会议】领英 跃迁向新 年度管理者峰会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
10 吉利早就该合并极氪领克了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