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马来西亚及东盟市场正成为新能源车企[避风港]

2024-06-27 09:01
Ai芯天下
关注

前言:

鉴于国内汽车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与全球汽车产业链融合步伐的加速,众多中国汽车制造商及其零部件供应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以探寻新的增长点,马来西亚作为其中一员,亦成为他们寻求新机遇的重要目标市场。

作者 | 方文三

图片来源 |  网 络 

马来西亚正成为新能源车企[避风港]

从政策层面审视,马来西亚及其所属的东盟市场正逐渐演变为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稳健[避风港]。

中国企业为巩固并提升在全球市场的地位,迫切需要增强国际化运营能力。

然而,部分西方[脱钩]与[断链]策略,已对中国企业的产业链与供应链重组构成了一定程度的挑战。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已攀升至522.1万辆,同比显著增长57.4%,从而超越日本,跃居世界汽车出口首位。

然而,这一成就背后,中国汽车出口亦频遭美国、欧盟等地区的关税壁垒困扰。

因此,将目光投向马来西亚及其他东盟国家进行产业布局,成为了应对当前贸易环境的一种理性选择。

马来西亚,作为东盟的地理中心,自东盟成立之初便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今年恰逢中马建交50周年,同时也是[中马友好年]。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连续15年保持这一地位。

马来西亚近年来开始积极推广电动汽车

马来西亚政府已设定明确的电气化车辆发展目标,预计到2030年,电气化车辆的销量将占据市场总销量的15%,至2040年,该比例将进一步提升至38%。

为实现上述目标,马来西亚政府对外来电动汽车制造商实施了减税政策,并对电动汽车及其相关零部件的进口关税以及电动汽车销售税进行了免征。

马来西亚政府每年的财政支出约为4000亿林吉特,而全国范围内包括柴油、汽油在内的用油补贴高达800亿林吉特。

预期通过推广电动汽车,能够将该补贴从800亿林吉特减少至600亿林吉特,这将是一个显著的成效,因此马来西亚对于推广电动汽车持积极态度。

根据马来西亚汽车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该国乘用车销量达到71.9万辆,同比增长12%,新能源汽车市场亦展现出积极的增长态势,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合计销量为3.8万辆。

在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车的销量尤为突出,约为1万辆,与2022年的2631辆相比,实现了显著增长。

为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马来西亚当地已出台多项税收减免政策,这些政策吸引了众多中国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纷纷投资马来西亚市场。

借此桥头堡辐射整个东盟市场

在进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市场的过程中,中国品牌并非仅仅瞄准单一市场,而是志在通过这些市场的桥头堡地位,进一步辐射整个东盟市场,乃至全球市场。

当前,中国车企正借助[新四化]汽车作为突破口,逐步开启东盟市场的大门,国内市场的品牌竞争已拓展至东盟市场,特别是与日系品牌的交锋更为激烈。

东南亚汽车市场的结构正经历显著变革,中国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从五年前的不足1%显著提升至2023年的近7%。

尽管当前东南亚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尚小,但其增长潜力不容忽视。

在全球减排的大背景下,东南亚各国政府纷纷设立电动车发展目标,并采取激励措施以促进电动车的发展。

具体而言,泰国旨在2030年将其电动车产量提升至汽车总产量的30%;

马来西亚计划在2030年将电动车销售占比提升至15%,并在2040年进一步提高至38%;

印度尼西亚则设定了2030年电动车销售占比达到25%的目标。

根据毕马威发布的报告,东南亚新能源汽车市场预计将从2020年的3.8万辆大幅增长至2030年的100万辆。

盖世研究院预测数据显示,到2030年东南亚市场的整体销量有望接近450万辆,其中,纯电动车的销量预计为125万辆上下,占据近30%的市场份额。

国内新能源产业链将在此全面布局

据盖世研究院统计,当前上汽、长城、比亚迪、吉利、奇瑞、哪吒、长安、广汽、东风等多家车企已在东南亚市场进行了布局。

据第一财经报道,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自主品牌在马来西亚市场中,奇瑞表现最为突出,年销量达到4493辆,位列首位;比亚迪紧随其后,年销量为3728辆。

从市场表现来看,马来西亚今年1至4月的纯电动汽车销量榜显示,比亚迪Atto 3凭借1118辆的销量位居次席,仅次于特斯拉Model Y。

此外,比亚迪旗下的海豹和海豚两款车型也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

今年2月,奇瑞汽车在马来西亚确认,其新车型欧萌达5(OMODA 5)和瑞虎8 Pro(Tiggo 8 Pro)将于7月登陆当地市场,并实现部分零部件的[本土化]生产与采购。

此外,今年4月,广汽乘用车与华丽山陈唱汽车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泗岩沫工厂举行了CKD工厂竣工暨量产仪式,标志着广汽集团在海外首个CKD项目的成功实施,首款车型GS3影速也实现量产下线。

2024年初,哪吒汽车与马来西亚合作伙伴签订合作协议,计划在该国建立其全球第三座海外工厂。

5月,广汽埃安旗下的纯电SUV AION Y Plus在马来西亚上市。

预计第三季度,小鹏汽车将在马来西亚市场交付其纯电SUV小鹏G6的右舵版本。

除了整车企业外,汽车供应链企业如亿纬锂能也积极行动。

据悉,亿纬锂能正在马来西亚建设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将投产圆柱电池,二期项目将进一步扩展至储能领域。

整体产业布局不仅涵盖整车和供应链零部件制造能力,还将吸引包括钢铁、橡胶等原材料、半导体及电子制造与加工、新能源汽车三电、工业互联网、数码与数字化行业、光伏、储能等领域的优质企业入驻,共同拓展全球市场。

结尾:

作为全球芯片供应链的关键一环,马来西亚正积极寻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的更大突破与发展。

从某种角度看,马来西亚与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的深化合作并非单方面的依赖或倾斜,而是基于商业及国家层面深入考量后所达成的[双向共赢]策略。

部分资料参考:经济观察报:《吉利大马生意经》,第一财经:《中国汽车[卷入]日系车的后花园》,汽车预言家:《从[内卷]到[外卷],车企驶向马来西亚》,中国汽车报:《马来西亚,中国车企[出海]下一站》,LHC Consultancy:《东南亚汽车市场竞争格局重塑:中国车企如何抢滩马来西亚汽车市场?》,盖世汽车每日速递:《出海东南亚?吉利在马来西亚找到了突破口》

       原文标题 : AI芯天下丨深度丨马来西亚及东盟市场正成为新能源车企[避风港]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