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中国第二家工厂投产,与六年前的市场已不同
前言:
2019年,特斯拉与上海携手,在上海临港建设超级工厂,这一举措堪称特斯拉在中国发展的里程碑。
上海超级工厂以令人惊叹的[上海速度],仅用一年时间就实现了从破土动工到投产交付的全过程,展现出特斯拉在中国扎根发展的决心与强大执行力。
作者 | 方文三
图片来源 | 网 络
特斯拉在中国第二家工厂投产
2月11日,特斯拉位于上海临港新片区的储能超级工厂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首台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的成功产出。
该工厂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以外建立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项目,同时也是特斯拉在中国的第二家超级工厂。
此前,临港集团与特斯拉签订了中国首批Megapack的采购合同,共计8台Megapack将服务于临港IDC数据中心,此举亦体现了双方的互惠合作。
工厂投产后,将专注于生产超大型电化学商用储能系统Megapack。
每台Megapack储能系统可存储超过3.9兆瓦时的电能,满足约3600户家庭一小时的用电量,相当于65辆Model 3后轮驱动版的电池容量,或等同于一辆Model 3后轮驱动版行驶超过3.9万公里的能耗。
预计到2025年第一季度,上海工厂的年产量将达到1万台Megapack,储能规模接近40GWh。
与美国加州工厂的年产量持平,届时两家工厂的年总产能将接近80GWh。
特斯拉位于上海的储能超级工厂,作为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以外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其规划年产能与拉思罗普超级工厂相仿,均为10000台,储能规模接近40兆瓦时。
据官方资料披露,该工厂占地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建设总投资额达到14.5亿元人民币。
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向媒体透露,上海储能工厂将秉承与上海整车工厂相同的经营理念,预期将成为特斯拉至关重要的生产基地及出口基地。
第二工厂最终还是选择落地上海
若依据[不将所有鸡蛋置于同一篮中]的风险管理原则进行权衡,分散至不同城市无疑是降低风险并提高容错能力的明智之举。
然而,特斯拉与其他多数汽车制造商选择在上海设立基地,其背后的原因亦十分明显。
不可忽视的是,上海地方政府在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上较其他地区更为慷慨,这一点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成立初期所获得的优惠条件中可见一斑。
基于先前的合作经验,上海为特斯拉第二工厂提供贷款、政策优惠及土地支持的可能性亦不容小觑。
特斯拉将国内生产基地定位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中心],而上海港作为世界十大港口之一,无疑与这一目标高度契合。
考虑到Model 3和Model Y未来将采用4680电芯,无论是采购还是本土生产,上海优越的地理位置始终是制造业的关键因素。
当然,除了电池生产之外,长三角地区众多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以及成熟完备的陆路运输体系,也为特斯拉工厂的产能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能够满足100万辆汽车零部件供应需求的城市并不多见。
自第一季度起,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逐步提升,预计将缓解部分供应压力。
特斯拉目前正计划建设其第三座Megapack工厂。
降低生产成本亦是特斯拉在上海建立储能超级工厂的主要目标之一。
回顾上海电动汽车工厂的运营情况,我们发现其在原料成本、生产效率方面具有优势,并且获得了国内多项政策的支持。
目前,特斯拉的储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售价远高于中国同类产品,这表明在中国生产将显著降低Megapack的成本。
参考特斯拉美国工厂在2024年第四季度成本下降所带动的储能产品毛利率提升,预计上海超级工厂投产后,成本和售价也将显著降低,这将极大地增强特斯拉在储能业务领域的竞争力和毛利率。
六年间市场环境的变化与挑战
2019年,上海超级工厂的规划产能逐步提升,初期目标是年产 15 万辆Model 3车型,随着产能的不断爬坡,后续更是大幅提升,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增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020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交付量达到了13.74万辆,同比增长139.3%,这一成绩在当时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十分亮眼,也让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
2019年特斯拉以技术领先和品牌效应重塑中国电动车市场,但当前储能领域中国企业已具备技术、成本和规模优势。
六年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尚在培育期,特斯拉通过本土化生产带动了供应链发展(如零部件本土化率超90%)。
如今,中国储能市场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宁德时代、比亚迪、阳光电源等企业占据全球主导地位,2024年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占全球九成以上,且成本仅为欧美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
六年前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专注于电动车生产(Model 3/Y),旨在满足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并推动中国电动车产业链升级。
而第二家工厂聚焦于储能系统Megapack的生产,目标年产能1万台,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GWh),旨在巩固特斯拉在全球储能市场的领先地位。
特斯拉电动车业务在2024年首次出现营收负增长(同比-6.49%),而储能业务年营收达100.86亿美元,同比增长67%,毛利率提升至26.2%,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特斯拉面临本土企业的激烈竞争。例如,宁德时代2024年储能电池全球市占率达40%,比亚迪则斩获沙特12.5GWh储能订单,远超特斯拉的海外项目规模。
彭博新能源财经2025年榜单显示,全球前37家储能企业中,中国企业占30席,特斯拉需在价格和技术创新上突破现有格局。
2024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销量增长了8.8%,全年销量超过65.7万辆,中国已成为特斯拉全球最大的市场,在其全球销量占比中达37%。
从市场份额来看,虽然特斯拉依旧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重要参与者,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其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7.8%下滑至2024年的6%左右。
特斯拉储能业务优先级和重要性变高
根据特斯拉于2024年1月底公布的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其电动汽车业务在该年度的营收为770.7亿元,较上一年度下降了6.49%,这是首次出现的负增长现象。
与2024年第三季度马斯克所提出的2025年销量增长目标20%-30%不同,本季度的业绩报告并未重申该销量指引,仅提及2025年销量有望恢复正增长。
这表明2025年特斯拉在汽车销售方面的基本面仍存在显著的不确定性。
在刚刚过去的1月份,特斯拉在英国、法国、德国、瑞典、挪威、荷兰等欧洲主要市场遭遇了重大挫折,销量大幅下滑,平均跌幅约为50%。
即便是在中美这两个主要市场,特斯拉的表现亦不尽如人意。
中国市场销量下降了11.5%,这已是连续第四个月的下滑。
即便是其本土的美国市场,销量也下降了7.9%。这些数据为特斯拉2025年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此外,由于现有车型逐渐老化,特斯拉的单车售价持续下降,公司不得不通过不断降低成本来维持利润率,导致第四季度的汽车销售利润率创下历史新低。
特斯拉迫切需要推出新车型以扭转销售基本面的颓势。
与汽车业务的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特斯拉在能源生产和储能业务方面取得了显著增长。
2024年,该业务板块的年营收达到了100.86亿美元,较2023年的60.35亿美元增长了67.13%。
该业务板块在公司总收入中的占比也从2023年的6.24%上升至10.31%,这是自2020年以来,能源生产和储能业务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的最高值。
从季度装机量来看,2024年第四季度,特斯拉的储能部署量达到了近两年来的最高点,为11GWh,同比增长了244%。
储能及发电业务的总营收为30.6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13%,同样创下了历史新高。
就在一周前,特斯拉与日本金融服务集团欧力士达成了合作,将为其储能电站提供总容量达548MWh的Megapack储能系统。
该项目预计将于2027年投入运营,届时将成为日本规模最大的储能设施之一。
目前,特斯拉的商业储能产品已在全球超过65个国家安装。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全球尤其是北美市场对储能需求的增长,特斯拉的储能业务有望继续增长。
特斯拉预计,到2025年,储能装机量将至少同比增长50%。
此前,马斯克曾指出,由于储能需求的持续增长,Powerwall和Megapack的供应短缺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结尾:推进上海产业链协同效应更进一步
上海储能工厂有望像2019年投入使用的上海超级工厂一样,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逐步构建一个更为成熟的产业集群。
事实上,Megapack与特斯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重合度极高,电池、能源管理系统、结构件等诸多环节均具有共通性,临港地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有望迅速与这座储能工厂实现协同效应。
另一方面,Megapack的到来显著增强了临港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
此前,如此规模的产业集群主要服务于汽车行业,具体而言,是为上汽和特斯拉两大品牌提供支持,这使得产业集群极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的投产,将激励国内相关企业进行技术革新。
在此过程中,储能产品的价格体系可能会经历调整,短期内可能会对某些企业的业绩产生影响。
然而,从长远来看,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对于推动中国储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部分资料参考:Energy新能代:《为何还是选在上海?特斯拉将在中国建第二个工厂》,远川科技评论:《特斯拉大转型:离中国更远了,离美国更近了》,车云:《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最大对手来了》,董车会:《特斯拉在上海建了一座新工厂,造出来的东西比 Model Y 挣钱多了》,特斯拉:《特斯拉不止于车![中国智造]储能系统Megapack成功下线》
原文标题 : AI芯天下丨深度丨特斯拉中国第二家工厂投产,与六年前的市场已不同

最新活动更多
-
2月25日火热报名中>> Ansys Motion薄膜卷曲卷对卷工艺仿真解决方案
-
限时免费立即试用>> 燧石技术,赋光智慧,超越感知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3月6日预约直播>> 【线上直播】技术赋能,创新引领 - NX 助力电池储能企业高效创新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 工商业储能大会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