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比亚迪VS.特斯拉:土豪专享与居家必备
OFWeek新能源汽车网讯 谈到电动汽车,特斯拉和比亚迪总是两个绕不开的话题。同是2003年进入汽车圈,并且在2008年推出各自的第一台电动产品。目前,比亚迪和特斯拉因差异化产品并没有实际交集,但电动车的未来显然是民用市场,两军对垒是迟早的事情。2013年在品牌知晓度调查中,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特斯拉在排名版中位居前三。笔者通过资料查阅,不禁感慨两军对垒就是土豪专享与居家必备的较量。
产品定位不同
这个看上来从不缺乏资本的企业,特斯拉在成立之初就彻底抛弃了传统汽车市场。在充满科技感的设计中,特拉斯成为了小众化与高端的符号,众多美国科技类新贵成为了特斯拉的忠实粉丝。特拉斯主打的产品为Model S,造型出众,内饰用料豪华,中控面版面只有两个实体按键(“双闪警示灯”和“手套箱”开关),其他操作都是在17英寸的彩色触摸屏上完成。在特斯拉身上,IT基因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至少得会使用IPad,知道怎么在屏幕上完成所有的操作,开得起特斯拉可谓真土豪。
反观本土企业比亚迪,其成长足迹带有浓厚的创始人性格。从制造电池出发,再进军汽车业,从传统内燃汽车到今天的电动车、油电混合双模动力车,比亚迪一直将重心放在技术上,不断实现技术突破,走的是居家必备的“平民化”路线。凭借着价格实惠,性能高等优势,比亚迪汽车在06-10年取得了日销过万的好成绩,并于09年首次在销售量上超越奇瑞,成为了中国汽车销量最高的自主汽车品牌。这几年比亚迪电动汽车主要瞄准的是公共领域,当前出租的电动汽车达120万辆,而公交有50万辆。如此庞大的数据足以保证比亚迪电动车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模式不同
特斯拉在电动车制造采用的是“整合资源”的策略,通过对所有模块的技术和管理整合,将所需的电池等统统外包出去,而自己最后负责总装。而电动车的关键核心技术,比如电池散热技术、电池管理系统等,特斯拉是自主研发并掌控的,这一优势也是使得特斯拉第一季度的销量超过了奔驰、宝马等,在美国汽车市场上收获了丰厚的业绩。
比亚迪自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开始,首先是收购了当时具有军工背景的秦川汽车,通过“逆向研发”,学习传统汽车的制造方法,逐渐讲电池技术与汽车技术结合,进入电动车市场。相对特斯拉的核心技术掌控,比亚迪走的是逆向研发,从产业链的上游往下游延伸,通过高度垂直整合,对上游原材料成本的控制和各工序的协同效应,最大效应低降低了生产成本及提高效率。掌控了全产业链的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完成了电动大巴、电动乘用车、双模电动及绿混等多项技术革新,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4月1日立即下载>> 【村田汽车】汽车E/E架构革新中,新智能座舱挑战的解决方案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