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中国汽车界下一个比亚迪猜想:万向篇

 
  目前,万向给七家乘用车企业搞电池配套。但是,鲁冠球却认为,越是这样的时候,越要头脑冷静,稳扎稳打,要严格控制质量,树立品牌。2014年的基本方针是引进先进的质量控制体系,按照A123美国工厂的标准,改造中国的工厂,把万向在中国的工厂建成和美国工厂同等的水平,并按照国际主流整车企业审核的要求,进行内部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做好打硬仗的准备。韩国的LG、三星都在中国建工厂,外资整车进入中国也会把他们的电池配套企业带进来,不练好内功,以后都是一场空。

 

  新能源汽车生产牌照只发三个?万向拼了!

  生产新能源汽车需不需要具备汽车生产资质?这个问题可能将在半年内揭晓答案。“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什么条件的企业能够准入,给非汽车行业企业发放电动汽车牌照是有较高要求的。”一位接近政策制定核心部门的知情人士10月10日对记者称。

  事实上,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就启动了研究发放非汽车行业企业电动汽车生产资质的准入条件,并对这些企业抱有厚望,“看能不能在中国也培育出像特斯拉一样的企业”。上述知情人称。

  10月9日,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殷承良在“公正与效率——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学术沙龙”上透露,“这个口子80%~90%是要开了,但允许进入的对象不是百分之百”。

  殷承良曾参与上海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制定,对该领域一直密切关注。在准入问题上,他的看法是,电动汽车肯定要放开,但必须考虑适度。“我们的情况与国外不同,在法制法规尚未健全时,如果全部放开,社会资本就会一窝蜂涌入,到时不仅是浪费资金,最终还会带来社会问题”。

  殷承良的观点目前在争论中占据主流,甚至来自政府层面的声音也认为,对新能源汽车的放开应该参照传统汽车的管理方式,采取前置管理。不过,这并非是统一的声音。争论中另一种观点是,让愿意做电动车的都来做,最后由市场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至于产品的安全性可以通过技术认证加以约束。

  两种观点目前各有支持者,但争论的结果将很快以政府的意见告终。华泰证券研究所汽车及零部件研究员冯冲在该沙龙上透露,“相关政策将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内明朗”。

  名额只有三个?

  对新能源汽车准入的争论始于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在这份文件中,有一条明确提及将“支持社会资本和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参与新能源汽车科研生产”,这被部分业内人士解读为“新能源准入门槛降低”,随即有关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放开的消息便迅速在坊间流传。

  这并非空穴来风。一位已经办理退休手续的发改委官员,曾私下向电动车专家陈全世透露,上层的意见是,可以为非汽车制造商发放电动车生产资质,但名额只有三个,若想争取第四个名额,除非该企业足够优秀,能在实力上“战胜”前三名。

  这种说法与之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透露的信息相似。7月初,该中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研究室副主任王成曾表示,该中心已经起草电动车市场准入政策,提议给非汽车生产商发放两到三张专门的电动车生产牌照,而这项政策最早有望在今年年底通过。

  现在,在购置税免征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显现出前有未有的活力。据第一电动汽车网统计数据显示,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月产量首次突破万辆,达到2.2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0倍,环比增长284.47%。其中,纯电动汽车当月产量为1.22万辆,占比最大为55%。插电式混动乘用车以5543辆的生产数字位居第二,占比为25%。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新能源汽车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