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热点聚焦:“骗补”引发的深思!

  3、业内观点

  众所周知,作为企业,盈利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因此,对于车企而言,在过去几年用来自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来助力其传统动力汽车的发展,也无可厚非。

  业内普遍人士认为,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及取得的成绩,主要是由政府推动的,所谓的市场需求其实仍在“政策市”的范畴。试想,如果没有新能源汽车补贴,如果没有各地的限行限购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网开一面,以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水准、高昂售价以及不足的配套设施,又会有多少消费者会为新能源汽车买单?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海关和公安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前10个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17.4万辆,对应的上牌量累计仅10.8万辆。从这组数据,我们不应该只看到两者之间近7万辆的数据差在哪去了,还应该关注的是:其一,17.4万辆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的比例还是相当低;其二,在已经上牌的10.8万辆新能源汽车中,有多少是政府采购?又有多少是因为限行限购对新能源汽车网开一面的原因销售出去的?如果除出这两大因素,真正由普通消费者自愿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又会有多少辆?

  更值得一提的是,一方面是目前国际油价的持续下跌,另一方面则是相对低迷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国家出台了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时国内油价不再向下调整的规定,但相信对于即使获得了相应补贴,但售价仍高于传统动力汽车的新能源汽车,能主动为其掏“银子”的消费者还是不多。

  因此,至少从目前来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并没有真正形成具有规模的市场需求,而从中短期来看,这个市场需求的拓展也并不会十分理想。在这种市场需求并不旺盛的情况之下,让车企将相当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投放到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和营销领域,从市场需求导向来看,这种投放和产出明显是不科学的。

  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推广之所以频遭骗补,一是国家大力扶持,补贴金额巨大;二是国家在推广新能源汽车过程中,制度机制仍不完善,让相关企业钻了空子。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新能源汽车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