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动力电池成本瓶颈:可否“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进入2017年以来,有关新能源汽车的争论几乎从未间断,从补贴政策的调整到动力电池产能过剩,再到双积分意见稿的落地等,新能源领域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业界的神经。而6月21日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工信与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的锂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则再次掀起了业界对于新能源汽车相关话题的热烈探讨。
如何看待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
自2015年起,动力电池迎来大规模扩产潮。截至2016年年底,动力电池产业新增产能较同期增加近35GWh,总量几乎是两年前全年出货量的3倍。仅在2016年,投入动力电池领域的资金就已超过千亿元。
在此背景下,业内开始担忧产能过剩问题,甚至是优质产能,也可能出现严重的过剩。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到2016年11月底,我们对国内一些主要的动力电池企业的产能也作了初步的统计,大概50家企业整个的产能应该超过了1千亿瓦时。另外2016年可能是受政策变化和行业目录管理的一些影响,整个行业出现了结构性的过剩。一些中小的企业处于一种停产或者半停产的状态。整体来说,该行业的一个特点是产能结构性过剩,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能源汽车创业投资子基金合伙人方建华:到去年年底我们的动力电池产能已经达到120GWh,今年年底可能接近200GWh,而今年的市场需求只有不到40GWh,这么大的产能过剩的状况下,对企业是一个非常大的压力,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风险。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应该适度的控制我们的投资结构,应该顺应我们技术进步的发展,应该根据我们的市场特点去规划产能。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志新:电池产业方面,目前为止锂电池企业总体的产能可能已经超越了现在车的需求,但是真正好的电池企业仍然是供不应求。所谓的产能过剩是结构性的过剩,或者是某个时段的过剩。目前这种产能相对快速发展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是阶段性过剩,而在未来可能又会显得不够。所以我们要用辩证的态度来看待所谓的产能过剩问题。
成本瓶颈可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应该没人会否认,成本问题是目前新能源车企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何龙更是表示,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成本是最关键的指标,没有成本优势的电动汽车是没有未来的。而电动汽车最大的成本在电池、电机、电控“三大电”系统,其中动力电池成本首当其冲。
相关数据显示,动力电池行业市场广阔,未来三年新能源电车动力电池市场年平均增长率50%左右。当然,如此乐观的估计是基于成本得以优化的前提。据了解,近几年车用电池的成本每年都在以15%到20%的速度降低。但车用电池成本目前究竟处于何种水平?当成本降低到何种水平才足以与传统动力系统一争高下呢?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上&线下同步会议】领英 跃迁向新 年度管理者峰会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