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剑走偏锋还是欲盖弥彰,北汽新能源的“天选之路”还在继续?

2018-09-19 09:03
汽车外参
关注

据中汽协发布数据:2018年1-6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分别完成41.3万辆和41.2万辆,同比去年分别增长94.9%和111.5%。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燃油车会逐渐淡出市场,而新能源汽车在电池配套设施得以完善后将成为马路上的“主角”。

在新能源汽车成为大势所趋之后,行业也逐渐实现在产业化和规模化上的飞跃式发展,众多新能源车企间也在你追我赶。数据显示,2017年北汽新能源的EC系列全球累计销售78079辆,超越特斯拉、比亚迪,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新能源车型。北汽这匹黑马之所以能在特斯拉和比亚迪的围剿中撕开一道口子,在新能源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与其精确的市场布局和强大的售后保证有莫大关系。

剑走偏锋还是欲盖弥彰,北汽新能源的“天选之路”还在继续?

越野、新能源是黔驴技穷,还是新路线?

当北汽集团有了北汽新能源这张新名片之后,便迫不及待地想把它推广到全世界。8月8日,“北京前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其将新能源推向世界的第一步。看起来,北汽在市场上应该得到了极为不错的发展,其市场份额也该越来越高才是。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北汽集团汽车销量146.6万辆,同比下降24%,其中,北汽自主品牌销量为23.6万,同比下降48.4%,其中北京汽车旗下北京奔驰全年销量为33.5万辆,同比增幅达到27%,并且超额完成了年度销量目标。北汽全年亏损高达75.01亿,更令人震惊的是,北汽在2014~2017年期间亏损总额高达154.86亿元。可以说如果没有合资公司北京奔驰的利润支持,北汽估计早就撑不住了。

在此情况下,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表示,“创新是唯一办法,沿着老路走没戏。加大创新力度、走适合自己的创新之路,北汽就是全面新能源化,这就是我们的创新之路,燃油车不玩了,北汽没戏,或者戏也不大。”总而言之就一句话,反正北汽燃油车型竞争不过众多合资巨头和自主品牌,不如专注于取得初步成绩的新能源汽车。

于是,北汽继长安之后宣布放弃燃油车,计划在2025年,全国范围内停产停售自主品牌燃油车型(不包含越野车),未来北汽将以越野和新能源这两大板块为主要发展目标,尤其是后者。

在过去的几年中,除了北京奔驰、北京现代等合资品牌,北汽仅在越野和新能源实现了较大突破。北汽越野在2017年卖出了4万辆,同比增长45.3%,BJ40系列更是连续6个月占据中国品牌越野车销量榜首。而北汽新能源在2017年卖出10.3万辆,实现了98%的高增长率,这一销量占据了国内2017年新能源汽车23%的市场份额,北汽也因此成为了国内首家年产销量超过十万辆的新能源车企。

需要注意的是,北汽新能源虽说在纯电动车方面取得了初步成就,但要角逐广阔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如今,经历大半年时间,北汽新能源登陆资本市场已经进入倒计时,“借壳上市”只差临门一脚。

浪潮下的暗涌,北汽“借壳上市”风险尚存

早在中国新能源市场初现端倪时,北汽就着手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布局。于2009年成立的北汽新能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独立于传统燃油汽车的纯电动汽车企业,随后飞速发展,直逼特斯拉、比亚迪的霸主地位,EC系列更是堪称“世界最好卖的纯电动车”,在全球新能源汽车排行榜中稳居第一。然而,稳扎稳打的北汽新能源为什么要冒着失败的风险,选择代价远超直接IPO的“借壳”方式上市?

北汽急于上市的原因在于等不起。如果按照登陆主板“需三年持续盈利”的要求,北汽新能源从2016年实现盈利,则需等到2019年才能上市。以目前的政策变化和市场红利的消退速度来看,场内玩家谁能越早应对,谁就能在后续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此外,北汽新能源对于资本的迫切还在于两个因素,一是拓展新能源业务需要加大资源投入;二是北汽新能源在核心“三电”技术上并没有占据明显的优势。在新进入者和跨界势力的不断挤压之下,北汽只有尽快抢滩资本市场,才能筑起护城墙,防患于未然。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