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年终盘点】新能源汽车电池类十大关键词

“跌跌”不休

在走下坡路的不仅有动力电池企业,还有原材料的价格。

image.png

整体来看,动力电池原材料采购价相比于去年低了20%-30%,主流材料企业的毛利率也在走低。

正极材料材料方面,电池用的磷酸铁锂材料由2018年高位的9.4万元/吨的价格,下跌至低位约6万元/吨,同比下降近38%;导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17万元/吨降到8.7万元/吨,降幅达48.8%。三元材料NCM523从近23万元/吨下跌到低点17.5万元/吨,相较于年初下降23.9%。

隔膜方面,中国湿法基膜价格在2.2元/㎡左右,干法单拉基膜价格在1.6元/㎡左右,干法双拉基膜价格在1.3元/㎡左右。整体下降幅度在20%-30%。

电解液方面,从高位的4万元/吨,降低至地位2.6万元/吨,最低时甚至才卖1万多元/吨,跌幅吓人。

回收利用

2018年,除了企业的倒闭潮,还有国内首批进入市场的汽车动力电池的“报废潮”。

在这之前,还有《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拆解规范》和《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等政策法规出台,为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奠定了基础。

image.png

随着《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的公布,业内关注的动力电池回收处理也开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而提前布局梯次利用的企业势必抢占有利位置。在梯次利用方面比克电池、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国家电网等已率先布局;材料回收方面则有邦普、格林美和豪鹏等企业。

高镍量产

2018年以来,高镍三元趋势就慢慢明晰。市场与政策推动三元材料成主趋势,而此前钴价的高企更是帮高镍三元电池量产打了漂亮的助攻。具体分析可看【前瞻分析】高镍三元材料未来趋势明显

image.png

2018年,众多企业深入布局三元材料,其中就包括了杉杉能源、当升科技、厦门钨业、格林美、科恒股份等。

国内三元材料龙头企业当升科技今年实现811正极材料量产。

在5月的新品发布会上,比克电池副总裁王潘表示,2017年初,比克电池已成功研发出18650-3.0Ah产品,公司在国内率先发布并实现量产。预计未来两年,18650电芯将突破3.0Ah达到3.3Ah,达到18650体系的极致性能。据悉比克电池生产的高镍811电池已成功应用于江淮、上汽大通、北汽新能源、小鹏、云度等电动汽车的相关车型上,车型均已入围新能源推荐目录。除了比克电池之外,力神电池、鹏辉能源等企业也实现了NCM811小批量生产。

安全第一

据OFweek新能源汽车网统计, 2018年,国内外发生的电动车起火事故超60起,涉及到乘用车、客车、物流车等不同车型。

在8-9月,电动车自燃的新闻和视频不断出现,特斯拉、威马汽车、力帆汽车、铜陵公交、佛山公交……自燃事件再次将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究其原因,大部分最终都指向了动力电池。在车企提倡降成本,维持利润的背景下,降低汽车电子零部件,尤其是动力电池的成本,可能是酿成危害的源头。盲目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要付出的代价可能转嫁给消费者来买单。因此,安全第一,不应只是一句口号,而更应该成为企业生产电动车的第一责任。

<上一页  1  2  3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