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共享电动汽车“大甩卖”

4、占号?置换?当老年代步车?

“退役的租赁电动汽车很抢手,3万多买个能上牌的电动汽车,比不能上牌的老头乐强多了。”一位新能源汽车行业观察人士告诉《电动汽车观察家》。

上文提到的康迪K10,在二手车商的介绍中,“能上牌的老年代步车”是该车的一大卖点。

上述微型电动汽车企业高层也认同,从租赁公司流出的电动汽车,一旦开始降价销售,一定会下沉到农村,抢老年代步车的传统市场。

在限行限购城市,这些低价二手车还是“占号”神器。部分消费者可能预算有限,用二手车做过渡,还有部分人占号观望,等待续航更长,或是更适合自己的车型上市,再买新车。

除此之外,消费者低价购买二手电动车,还可能是为了置换新车。

2016年,北汽新能源推出E150EV置换政策

上述某大型新能源汽车企业前员工告诉《电动汽车观察家》,2014-2015年间,北汽新能源E150EV在北京市推广了3000多辆,多数买家都是租赁企业。这批车退役之后,流入私人市场,其中约有30%的买家选择用这些二手车置换新车。

“按照北汽当时的政策,这批E150EV置换补贴的价格比用户买二手车的价格还高”。他说。

5、低价共享电动车的那些坑

便宜未必没好货,但只图便宜有风险。

营转非,是购买低价共享电动汽车可能遇到的第一个坑。

上述业内人士介绍,除公务用车外,租赁公司旗下电动车必须挂营运牌照。也就是说,如果私人购买这类车,车辆性质要由营运性质转为非营运性质,就是所谓“营转非”。

“营转非”对个人用户最直接的影响,是增加了车辆强制报废年限。

根据商务部、发改委、公安部和环保部2012年发布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和租赁载客汽车的使用年限分别为8年和15年。而私人对私人的二手车转卖,则没有强制报废时间限制。

但在上述观察人士看来,强制报废年限对低价共享汽车市场的影响并不大。“那些愿意买便宜车当老头乐开的人,不会打算开20年这种车。”他说。

不过,强制报废年限可以不考虑,车辆售后的坑却逃不开。

上述大型新能源汽车企业前员工说,他自己花1万多元购买了一辆易卡租车淘汰的北汽新能源E150EV,但是故障率很高,开始还能去4S店维修。后来,由于这款车的三电配件都已经停产,想修也没法修了。

“我的电动车已经不开了,就留着占号用,等有了更成熟的电动汽车再换车。”他说。

即便核心零部件没有停产,“营转非”电动汽车的售后服务也是问题。

上述观察人士介绍,车辆售后通常以首次上牌时车辆性质为准,如果是“营转非”车辆,三包标准和营运车辆相同,比非营运车辆标准差。再加上一年一次的车辆年检,非常麻烦。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按照《机动车类型术语和定义(GA802-2014)》(见上图)规定,用于租赁的车辆属于营运车辆,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地区的交通管理部门并没有对此进行严格要求。

上述微型电动汽车企业高层介绍,该公司旗下的租赁公司购买电动汽车时,考虑到营运车辆保险费用高,私人用户过户不便等原因,为所有车型上了非营运性质的牌照。“上牌很顺利,交管部门也没有提出任何疑问。”她说。

“营”也好,“非营”也好,不论何种性质,在局部地区,共享电动汽车甩卖的势头不减。对二手车商,赚取差价是利润来源,于消费者,虽然售后无法保证,但低价占号、代替老年代步车倒也划算。

问题是,这个深受政策影响的生意,是否能持续下去。

6、“串货”甩卖不久矣?

“被甩卖的共享汽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二手车市场,说‘串货’更合适”。

在上述微型电动汽车企业高层看来,理论上来讲,租赁公司的电动汽车已经上过车牌,即便是新车低价出售,也算二手车。但实际上,只有开够一定年限,正常跑出里程的汽车转卖,才是真实的二手汽车市场。

有分析人士认为,二手电动汽车“串货”,一大原因在于,部分车企不顾市场规律,为追逐补贴大干快上,租赁公司则看准政策风口,抢滩入市。

一旦遇到政策调整,大量原本用于共享出行的电动汽车便难逃被贱卖的命运。

这批抛售的电动汽车卖光后,在没有补贴、没有“两万公里”要求的时代,共享汽车行业还会出现大量闲置和低价批发的电动汽车吗?

一位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平台(下称大数据平台)的工作人员告诉《电动汽车观察家》,不用等到补贴完全退坡,2017年大数据平台上线后,为拿补贴空跑里程,再倒手低价卖给个人用户的共享电动汽车已经很少了。

“大数据平台监控的是实际行驶里程,改表也没有用。”他说。

不过,另一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投资人分析,补贴政策退出,并不意味着共享电动汽车甩卖市场的终结。补贴先松后严,只是租赁公司经营困难、抛售车辆的因素之一,资本需求对二手共享电动汽车市场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这位投资人认为,有了许多分时租赁企业倒掉的前车之鉴,资本进入会更加谨慎,但在第一轮浪潮退去之后,第二轮还会接着涌起。资本持续投入,运营模式却还没看到头,共享电动汽车“大甩卖”的生意可能就不会消亡。

“不少运营商在乎的不是分时租赁能否赚钱,而是在资本市场,公司的估值能否推高。想推高估值,就要讲故事,想方设法让车跑起来,把分时租赁的故事讲圆。”他说。

把车贱卖给私人用户,分时租赁的故事就能讲圆吗?(完)


<上一页  1  2  3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