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上汽拒绝华为,是“闭门造车”还是“真有底气”?

2021-07-05 19:27
AutoMan
关注

上汽拒绝华为,究竟是“闭门造车”还是“真有底气”?(微信公号:CNWAUTO)

今年以来,华为概念在汽车圈被资本疯狂追捧,与华为概念沾边的车企,股价一路走高。

不过,华为概念也并非受到所有车企追捧。近日,上汽集团相关负责人在回应股东提问时表示,不能接受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这就好比有一家公司为上汽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就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上汽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上汽集团关于汽车“灵魂”与“躯体”的言论随即登上热搜。随后,华为内部人士也向媒体回应,Huawei Inside是华为与车企共同定义、联合开发汽车,不适用于所有车企,目前只是三家。此外,华为还提供了零部件解决方案,更多车企是采用这种合作模式。

华为“风头无二”

近来,华为在国内汽车圈的风头已经盖过了诸多整车企业。

目前,华为激光雷达方案及ADS高阶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得到了广泛认可,Huawei Inside商业模式官宣了北汽、长安、广汽三家合作伙伴。同时,华为更多是采用tier1与tier2的合作模式向车企提供零部件和解决方案。

尽管上汽拒绝使用华为的“灵魂”,但上汽也表示自己和华为等企业的合作从来没有中断过,在上汽R汽车上就使用了华为提供的5G网联模块。

华为方面则反复多次向外界传达“华为不造车”的论调。“华为不造车,只助力车企造好车。”6 月 28 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Marketing 与销售服务部总裁迟林春再度在公开场合再度强调,“华为也不会控股和投资任何汽车企业,华为的目标是赋能主机厂。”

但华为概念,却实实在在的拉动了与之相关的汽车股股价。与华为搭上关系的小康股份、北汽蓝谷等,都在短短几个月就实现了股价的数倍增长。小康股份的股价自2021年以来已实现多个涨停,创下5年来新高。

自动驾驶作为未来智能汽车市场的核心技术,也是技术门槛极高的领域。华为的光环源于其自身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数据显示,华为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研发投入达到 10 亿美元,研发团队规模达到 5000 人,其中智能驾驶团队 2000 人。

区别于特斯拉的“自研自用”战略,Huawei Inside是将其解决方案植入新能源汽车,摆脱了硬件限制,华为自动驾驶技术可以为全球的任何一家企业提供基础技术服务,同时,这也意味着车企的自动驾驶技术并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正如上汽集团所言,他们只能为华为的技术提供施展拳脚的“躯体”。

事实上,华为风头过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盖过传统车企。“对于极狐这个新品牌来说,现在多讲讲华为更能为极狐带来关注。”北汽新能源董事长刘宇向中新汽车表示,华为与极狐的合作是双方发挥各自优势的“强强联合”。“你们可以问问华为,在做不同客户开发的时候,整车平台对高等级自动驾驶的兼容性和可拓展性最好的是谁?相信在目前这个阶段答案就是极狐的BE21平台。”

传统车企自己开发新的自动驾驶技术,会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很可能错过智能汽车时代的最佳发展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说,与华为合作或是传统车企的最佳选择。

上汽坚持什么?

去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成为超级风口,以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智能汽车市场也同样持续走热,汽车相关股股价大涨,除了与华为概念绑定的小康汽车、北汽蓝谷等,包括比亚迪、长城股价也都翻涨了5-6倍。

但号称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上汽却在财务和竞争力指标上均处于下风。这也难怪在上汽的股东大会上,会有情绪激动的股东吐槽上汽“不作为”。作为传统造车巨头,上汽“去年一整年股价只涨了4.3%”。
而上汽目前自动驾驶方面也并非完全自研。值得注意的是,从2013年开始,上汽就和英伟达、Mobiley、华为、高通、地平线等等自动驾驶供应商开始接触,最终选择了英伟达成为了自己家的自动驾驶核心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R汽车的自动驾驶核心R-tech就是英伟达的NVIDIA DRIVE AGX Orin,激光雷达传感器来自Luminar公司。而早在2018年3月,上汽集团就宣布,与奥地利TTTech签署合资经营合同。

目前,上汽仍然是国内最高的盈利车企之一。2020年上汽集团实现营收7230亿元,实现整车销售56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销量为260万辆,在总销量中占比达到46.4%。

另外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32万辆,同比大增73.4%,排名跃居国内第一,在全球位列第三;实现整车出口和海外销售39万辆,同比增长11.3%,占全国整车出口的比重超过1/3,出口销量连续五年蝉联全国第一。

陈虹表示,“为了应对来自市场演变、技术发展、行业变革新的挑战,上汽将全面向‘用户型高科技公司’转型,并和盘托出上汽的技术布局和看家本领。”

避免核心技术被“卡脖子”、拥有攻坚核心技术的底气是好事。但上汽拒绝华为,究竟是“闭门造车”还是“真有底气”,不久的将来,产品自然会告诉我们答案。只是,智能汽车的赛道机会稍纵即逝,不要错过了拥抱未来的机会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为中新汽车原创,欢迎小伙伴分享,媒体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作者及出处,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此文任何内容制作为视频、音频脚本,违者将承担法律责任。图片来源于网络。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新能源汽车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