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将遇最大劲敌?
02 特斯拉最大劲敌将是小米?
从一开始,小米造车的路径就很明确,那就是独立造车,自建工厂,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合资与合作,一心只想单干,这固然意味着要承受更大的风险,但也说明雷军造车的决心是非常坚定的。
自建工厂是一件耗时耗钱的活,小米电动车量产至少要到2024年,难得的是,如今八字还没一撇的小米汽车已民心所向,为什么会这样?
小米造车深得人心,与其说大家对小米集团有信心,不如说是信任雷军这个人。
雷军一手打造小米王国的创业史是人尽皆知的励志故事,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雷军凭一己之力将濒临死亡的金山公司拉回增长轨道。
2011年,金山公司遭遇巨大危机,彼时小米公司才刚刚创立一年,生存问题尚未解决,雷军却毅然接过金山,在小米和金山双线作战的情况下,带领金山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难关,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转型。
十年后的今天,金山已经脱胎换骨,年收入增长超过11倍。小米集团市值最高突破9000亿港元,如今虽然缩水至4800多亿港元,但在智能手机、家居领域的江湖地位一直非常稳固,不久前小米手机的销量第一次超过了苹果,晋升全球第二。
从小米和金山的案例可以看出,雷军不仅具备从零到1再到100的白手起家创业能力,还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领导才干,是一个有胆有识的企业家。
造车,是雷军赌上所有声誉的人生最后一次创业,不成功便成仁。从他过往赫赫有名的商战经历来看,这样的一个人若不能成功,其他人就更难成功了。
从今年3月底宣布造车至今总共才过去9个月,但是雷军已经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亲自带队到各家车企取经,光上汽集团据说就去了好几次,同时收购、投资包括深动科技、禾赛科技、纵目科技、蜂巢能源、赣锋锂业等在内的多家自动驾驶公司和动力电池企业,大量招揽自动驾驶人才。
小米手中还拥有许多现成的资源,包括:业内规模最大、品类最丰富、连接最活跃的智能生态,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号召力以及庞大的种子客户,其中光用户就数以亿计,并且手握1080亿元的现金流,可谓要名有名,要钱有钱,要商业模式有商业模式,这是国内其他所有造车企业都无法比拟的。
至于生产资质问题,业内盛传小米将收购宝沃获取资质。其实,对小米这样的企业来说,要取得生产资质根本不难,只是看通过什么方式而已。
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最大的竞争对手很可能来自中国公司,当时小米尚未宣布进军汽车制造业,业内外人士纷纷猜测这家公司会是谁,有的认为是蔚来、小鹏,也有人认为是比亚迪,但如今来看,最可能是小米。
虽然小米尚未造出一车,但业内已经切实感受到了来自小米的巨大压力。有自主车企内部人士明确表示,在小米汽车上市、也就是2024年之前,如果自己还不能搞出点动静来,那么,等小米汽车上市后就不会有机会了。
对所有自主新能源车企来说,小米都将是最大的劲敌,目前留给这些企业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只有三年。当小米电动车出来以后,相信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现有的竞争格局将彻底颠覆。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