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家里有矿”的蔚能,在电池回收赛道能打吗?

2021-12-24 17:56
谈擎说AI
关注

文:谈擎说AI 作者:郑开车

关于电池,不少人都对很久以前的这样一句话记忆犹新:

“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今天我们都在讲“开过电动车就再也回不去燃油车”时,是否有考虑过这个在儿时就让我们备受震撼的环保问题?

“当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车内有效寿命一般在4-6年,使用年限通常有5-8年,但这并不代表其价值也就在这几年间挥耗一空。”一位业内人士向我们表示,“电池退役后,通常还会有70%-80%的容量存在,而且电池里的锂、钴等等金属元素都有着不菲的价值。”

不难发现,2015年前后生产的电动汽车,如今其所搭载的动力电池正在陆续迎来退役潮。与此同时,随着电动汽车在近年来逐步呈现出的爆发式增长,未来几年的退役动力电池量,也会与这一数字呈现出鲜明的正相关。

一边是环保意义重大,一边是市场规模日渐可观,蓄势待发的电池回收行业,会成为电气化浪潮裹挟下的再一条黄金赛道吗?

电池回收的前世今生

“一节电池污染600吨水这样的说法早已经是时代的眼泪了”,动力电池业内人士梁哲生(化名)向我们表示。

“90年代的时候,国家就发布过限制电池产品汞含量的相关法规规定,到现在20年了,市面上大部分电池基本都做到了无汞化,尤其是一次性干电池,在环保和经济上,现在都没有太大的回收价值。真正加速电池回收行业发展的,其实是电子产品和两轮电动车普及而出现的锂电池。”

如其所言,可观的市场规模和较贵的金属,为电池回收带来了规模效益和经济价值,这是电池回收行业绕不开的两个基本要素。谈擎说AI认为,在以往,电池回收这门生意主要受制于两点:

一是以往的电池非标性很强,对处理技术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不仅存在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的差异,从一次性电池到铅酸,再到电子设备锂电池,原材料品种也多样复杂。

二是电池回收的规模需求不大,投入产出比不明晰,导致实际经济效益不高。电池回收不仅是一门技术生意,还是一门整合生意,囿于高度分散的市场与较小的规模前景,多年来都没有非常突出的头部效应,反倒是在法律边缘游走的“小作坊”式电池回收厂商大行其道。

新京报曾报道,近年来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近八成都流入黑市,但如今随着第一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即将退役,“小作坊”们能否消化一浪接一浪的巨大退役潮?野蛮生长的回收处理力量,又是否会引发巨大的社会性环保问题?

蔚能的“移动矿山”生意,能跑通吗?

(图源:新京报)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退役量逐年走高,2021年中国动力电池报废量预计将超过18GWh,到2025年将达91GWh。2020年市场规模已达24亿人民币,预估2025年中国废旧动力电池再生利用市场规模将达到260亿人民币。

出于市场内正规军团队声量的孱弱,再加上电池回收可预见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多王牌队伍开始盯上这一蓝海。

近期,宁德时代宣布,邦普一体化新能源产业项目于12月4日正式开工,对退役电池回收再利用以实现降本。与此同时,华友钴业、中伟股份等多家锂电产业链厂商亦表示将逐步加码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业务。

海外方面,日产汽车计划在2025财年结束前在美国和欧洲建立新的电池回收工厂;今年年中,锂电池回收公司Battery Resourcers与本田汽车达成协议以回收锂电池;同期,LG能源解决方案和Eco Pro集团正开始将电动汽车电池回收业务商业化。

小作坊密布的赛道上,正规军正在大举进攻,一切似乎都蓄势待发。但这片市场,真的是遍地黄金触手可及吗?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