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新一轮排位赛开启,千亿市场诞生在即,智能座舱趋势深度研判
场景引擎驱动个性化体验
在2019年CES上,奥迪就推出了VR后排显示头显设备,替代后排的娱乐屏,它可以实现车载影音体验;当时宝马也发布了MR的显示设备,目前皆未实现量产。蔚来在NIO Day发布了车载VR/AR的设备,宣称在2022年9份ET5交付的时候,可以去选装VR/AR的设备。客观而言,蔚来汽车发布的相对“单薄”的AR/VR眼镜是否能实现用户满意的沉浸式体验,也需要进一步再看,但其迈出了第一步。基于座舱空间属性逐渐得到认可,未来也将进一步强化的前提下,具备车载娱乐性质的VR头显,一方面结合氛围灯、生态、车内音响系统,打造一个非常好的座舱沉浸式体验。同时长期而言,也可能是对车内屏幕的替代方案之一。因此随着VR/AR技术的成熟,相关设备在座舱内的应用或将成为一种趋势。
场景引擎主要通过机器学习,掌握用户的一些驾驶习惯或者数据偏好,分析用户的一些准确习惯,在伺候可以精准推送一些内容和场景去为用户服务。另外一方面通过SOA技术支持用户自定义场景,用户可根据自己的习惯,定义场景模式并且结合实际使用随时调整,设置多种条件可触发,从而满足个性化需求。未来这两种结合,融合去打造座舱全场景服务。
在座舱的底层软件布局方面,未来将以软件和操作系统为核心去建立生态壁垒。现阶段主机厂主要是针对应用层进行开发,未来在涉及到用户体验,比如应用程序SDK与操作系统定制化层面,也将持续地进行大力布局。基于自身研发能力和供应链资源的考量,目前整车厂对座舱软件布局模式已出现自研与合作的分化;未来整车厂如何形成具有主导权的生态体系也将影响着行业格局的演变。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研究院
跨越车辆全生命周期服务成为企业盈利模式和保持用户体验的重要发展路径,目前部分企业已经开启OTA更新、功能解锁、服务订阅等方式开辟新的收入来源,我们也相信,未来智能座舱在服务与体验方面可持续创造更多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最新活动更多
-
2月25日火热报名中>> Ansys Motion薄膜卷曲卷对卷工艺仿真解决方案
-
限时免费立即试用>> 燧石技术,赋光智慧,超越感知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 工商业储能大会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大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