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50万以上吊打保时捷,30万爆锤BBA,“贵价”国产车真的被消费者接受了?

2022-02-07 10:43
车域无疆
关注

近几年来,自主品牌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车型数量和销量都在节节攀升。虽然在阶段上取得骄人的成绩,但是在国人心目中总有着“物美价廉”、“性价比高”等标签。说起自主品牌时,“价格低”依旧是国人的脑海中的第一印象。

而也正是这个低价印象,很多消费者都对价格偏贵的国产车不屑一顾,甚至觉得贵价国产只是个噱头,把它们和保时捷、BBA等豪华品牌车型放在一起话,根本就是不堪一击的。

然而贵价国产真的不堪一击,没人要吗?非也,近段时间,疆哥在查看去年的销量情况时,就发现“贵价”国产车正在吊打海外豪华品牌车型。像在30-50万的新能源领域里,国产的理想ONE、蔚来ES6等,就把BBA等都压在了身下。

理想ONE

蔚来ES6

而在50万以上的新能源领域了,国产的高合HiPhi X,更是把保时捷Taycan比了下去。至于排在前五的红旗E-HS9,同样也是吊打奥迪e-tron。

看着这些“贵价”国产车的畅销,网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觉得贵价的国产车,已经逐步得到了国人认可;另一种则是觉得这些车只是个例,贵价国产其实普遍没有得到国人的承认。究竟孰是孰非呢?今天,疆哥就来跟大家聊一下。

确实,单纯的从车价和销量排名来看,贵价国产明显是得到了国人认可的,毕竟已经有那么多消费者掏出真金白银去购买了。并且它们面对的对手,也是诸如保时捷Taycan(88.80-180.80万)、奔驰EQC(49.98-57.98万)、奥迪e-tron(54.68-64.88万)等实打实的豪华品牌车型。

保时捷Taycan

奔驰EQC

奥迪e-tron


另外更重要的是,这些贵价国产车不仅仅只是12月单月领先了对手,在过去的多个月份,它们都有出现过把同价豪车压在身下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卖出好销量的同时,这些贵价国产车的价格还相当坚挺,这明显说明了国产车的贵价,已经得到了消费者们的认可。

不过,在一些网友的眼里,却是另外一种景象。首先它们的这种贵价“畅销”,是建立在车型稀少的新能源车领域,而不是建立在整个豪车市场,毕竟燃油车仍然是目前市场的主流。

也就是说,这些车型只是尝到了“物以稀为贵”的甜头,在小的细分市场里呼风唤雨而已。放大到整个豪车市场的话,国产豪华其实还是被保时捷、BBA等一众老牌豪华吊打。

除此之外,它们之所以能卖贵,更多还是因为它们主要卖点并非传统的“三大件”,比如高合HiPhi X卖的是它那同级罕有的复杂多样NT门、花里胡哨大灯等。

而理想ONE,卖的则是无里程忧虑、大6座新能源、SUV设定。

蔚来的ES系列(EC6、ES6、ES8),卖的则是较为优质的服务。

这些元素,和保时捷、BBA等品牌给出的豪华感比起来,明显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倘若那些消费者不追求这些噱头,或者是其它品牌给出了相同的替代品,它们的“畅销”就会如同无根浮萍一般,难以长久持续下去。

其实在疆哥看来,这些车型的获胜,虽然不能说明贵价国产车已经完全得到了国人的认可,但它的出现多少也反映了贵价或者是说高价,已经不再是和自主完全绝缘的东西。倘若产品力达到了“物有所值”的水平,国人也还是愿意放弃海外豪华品牌车型,考虑国产车的。

与此同时,这些国产车在新能源领域上的突破,也给那些有志立足于燃油高端领域的国产车,指明了一个向上的思路。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参照,所以自主车企才在近些年推出了那么多个性十足的燃油高端车型,然后在相辅相成的作用之下,收获国人的认可。

如果放在早几年,说国产车低端、便宜,这个或许不得不承认。但要放在今天,这个说法就得与时俱进了。国产车或许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进步速度不得不承认,甚至让合资品牌都惊讶。

但愿以后的自主车型能越造越好,而不是单纯的越造越贵,那样国人才会越来越愿意接受这些贵价国产车。对此,你又怎么看呢?欢迎关注“车域无疆”,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对国产高端的看法。

       原文标题 : 50万以上吊打保时捷,30万爆锤BBA,“贵价”国产车真的被接受了?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